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844
典故
11
词典
260
佛典
308
其它
265
共844,分5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
(续上)
禅堂
学禅
禅栖
禅味
禅居
入禅
禅扃
禅枝
禅人
禅和
禅观
禅诵
禅伯
悟禅
诗禅
《國語辭典》:
禅堂(禪堂)
拼音:
chán táng
在中国禅宗的寺院建筑结构中,专供集体坐禅之场所。在禅堂参禅时,主持和尚会就根器成熟的禅修者,用棒、喝等方法,使其开悟,故禅堂也称为「选佛场」。唐。
沈佺期
〈
峡山寺赋
〉:「若乃忍殿临岸,禅堂枕江。」《西游记》第三六回:「著几个去前面,把那三间禅堂打扫乾净,铺设床帐,快请老爷安歇。」
分類:
禅房
僧堂
打坐
习静
《漢語大詞典》:
学禅(學禪)
犹学佛。 宋
翁卷
《山中》
诗:“不奈邻峰学禪伴,时时来此叩巖扉。” 清 恽敬
《与李汀州书》
:“自 隋 唐 学禪者,以山名寺名称其本师。”参见“ 学佛 ”。
分類:
学佛
《漢語大詞典》:
学佛(學佛)
(1).学习佛法。谓出家做和尚。 唐
方干
《贻亮上人》
诗:“人间学佛知多少,浄尽心花只有师。” 唐
黄滔
《送僧》
诗:“纔年七岁便从师,犹説辞家学佛迟。” 五代
徐夤
《山寺寓居》
诗:“披緇学佛应无分,鹤氅谈空亦不妨。” 宋
李觏
《回明上人诗卷》
诗:“学佛有餘力,吟诗过一生。”
(2).指信仰或研究佛教。 唐
郑愚
《潭州大沩山同庆寺·大圆禅师碑铭序》
:“知余学佛,求为讚説。”
《
新五代史·杂传·马胤孙
》
:“ 胤孙 既学 韩愈 为文,故多斥浮屠之説,及罢归,乃反学佛,撰
《法喜集》
、
《
佛国记
》
行於世。”
分類:
学佛
学习
信仰
佛法
佛教
出家
僧
《漢語大詞典》:
禅栖(禪棲)
谓出家隐居。 北魏
郦道元
《
水经注·淄水
》
:“所谓修修释子,眇眇禪栖者也。” 北魏
郦道元
《
水经注·清水
》
:“南峯北岭,多结禪栖之士,东巖西谷,又是刹灵之图。”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诟奸》
:“经年一别对禪栖,门外红尘总不知。”
分類:
出家
隐居
《國語辭典》:
禅味(禪味)
拼音:
chán wèi
进入禅定时所体会到的妙味。唐。
杜甫
〈
唐故万年县君京兆杜氏墓碑
〉:「绝荤血于禅味,混出处于度门。」
分類:
禅定
安稳
寂静
妙趣
《漢語大詞典》:
禅居(禪居)
僧人居住之所。指寺院。 隋
江总
《修心赋》
:“邇迺野开灵塔,地筑禪居。” 唐
王勃
《梓州郪县兜率寺浮图碑》
:“悲梵室之未宏,悼禪居之犹褊。” 宋
苏轼
《白云居》
诗:“禪居何所有,户牖白云分。” 金
刘仲尹
《西溪牡丹》
诗:“我欲禪居浄餘习,湖滩枕石看游鱼。”
分類:
僧
居住
寺院
《漢語大詞典》:
入禅(入禪)
犹入定。 南朝 齐
萧子良
《迴向佛道门》
:“十方诸菩萨,读诵於经法。入禪出禪者,劝总行众善。” 唐
宋之问
《游云门寺》
诗:“入禪从鸽遶,説法有龙听。”
分類:
入定
《漢語大詞典》:
禅扃(禪扃)
(1).佛寺之门。 唐
独孤及
《题思禅寺上方》
诗:“攀云到金界,合掌开禪扃。” 清
赵翼
《至福宁游望海楼》
诗:“歌板新声催曲部,弓刀小队叩禪扃。”
(2).指禅房。 唐
刘禹锡
《赠别约师》
诗:“师逢 吴兴 守,相伴住禪扃。” 宋
苏舜钦
《清轩》
诗:“谁凿幽轩刮眼清,湖中嘉处更禪扃。”
分類:
佛寺
禅房
《漢語大詞典》:
禅枝(禪枝)
寺庙禅堂周围的树木。 南朝 梁
萧统
《讲解将毕赋三十韵》
:“药树永繁稠,禪枝詎凋槭。” 唐
孟浩然
《夜泊庐江闻故人在东寺以诗寄之》
:“石镜山精怯,禪枝怖鸽栖。” 唐
杜甫
《游修觉寺》
诗:“禪枝宿众鸟,漂转暮归愁。”
分類:
寺庙
周围
树木
《漢語大詞典》:
禅人(禪人)
泛指修持佛学、皈依佛法的人。
《
摩诃止观
》
卷五上:“又一种禪人,不达他根性纯教乳药。”
《
古尊宿语录·慈明禅师
》
:“杖林山下竹筋鞭,南北禪人万万千,莫恠相逢不下马,东西各自有前程。”
分類:
修持
佛学
皈依佛法
人
《漢語大詞典》:
禅和(禪和)
禅和子。谓参禅之人。 唐
裴铏
《传奇·马拯》
:“众怒曰:‘朝来被二贼杀我禪和,今方追捕之,又敢有人张我将军。’” 元
张可久
《寨儿令·鉴湖即事》
曲:“白髮禪和,墨本 东坡 ,相伴住山阿。” 清
黄景仁
《摸鱼儿》
词:“禪和滋味,叹我已能堪,君真可惜,还觅市酤醉。”
分類:
参禅
《漢語大詞典》:
禅观(禪觀)
谓依禅理参究修行。 唐
姚合
《闲居》
诗:“何当学禪观,依止古先生。” 宋
陈师道
《比丘理公塔铭》
:“日诵
《金刚》
、
《行愿》
两经,闔户禪观,不近人事,凡二十年。” 章炳麟
《答铁铮》
:“ 明 之末世与 满洲 相抗,百折不回者,非耽悦禪观之士,即 姚江 学派之徒。”
寺院。 唐
钱起
《送僧归日本》
诗:“水月通禪观,鱼龙听梵声。”
分類:
寺院
禅理
修行
《漢語大詞典》:
禅诵(禪誦)
佛教语。谓坐禅诵经。 北魏 杨炫之
《
洛阳伽蓝记·崇真寺
》
:“沙门之体,必须摄心守道,志在禪诵。” 唐
张说
《唐陈州龙兴寺碑》
:“昼则目禪诵之事,夜则耳鐘梵之音。” 唐
王维
《山中寄诸弟妹》
诗:“山中多法侣,禪诵自为羣。”
分類:
佛教语
坐禅
诵经
《漢語大詞典》:
禅伯(禪伯)
对有道僧人的尊称。 唐
李白
《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诗:“宗英乃禪伯,投赠有佳篇。” 宋
陈与义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诗:“西菴禪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 明
袁宏道
《虎耳岩不二和尚碑记》
:“余童年熟 不二 师名,以为古尊宿也,既而閲 元美 、 伯玉 二先生集,往往道之,始知为近代禪伯。”
分類:
有道
僧
尊称
《國語辭典》:
悟禅(悟禪)
拼音:
wù chán
参悟禅理。唐。
苑咸
酬王维
诗:「莲花梵字本从天,华省仙郎早悟禅。」《花月痕》第一三回:「搔首苍茫欲问天,分明紫玉竟如烟!九州铸铁轻成错,一笑拈花转悟禅。」
分類:
参悟
禅理
《漢語大詞典》:
诗禅(詩禪)
(1).诗中隐含的禅理。亦指隐含禅理的诗。 宋
周密
《
齐东野语·潘庭坚王实之
》
:“且举诗禪问答以困之, 潘 气略不慑,应对如流。” 明
李开先
《诗禅序》
:“诗禪何所於始乎?其当中古之时乎?人心稍变,直道难行,有託兴,有佹诗,有讽諫,有寓言,有隐语,有廋词,俗谓之谜,而士夫谓之诗禪。如禪教深远,必由猜悟,不可直指径陈,径直则非禪矣。” 清
孔尚任
《街西三绝刘生索赋》
:“不是诗禪不是谜,灯昏酒散费人猜。”
(2).诗道与禅道的并称。 清
王士禛
《
香祖笔记
》
卷八:“捨筏登岸,禪家以为悟境,诗家以为化境,诗禪一致,等无差别。”
分類:
中隐
隐含
禅理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