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祠馆(祠館)
犹祠堂。 宋 李纲 《与潘子贱龙图书》:“仰荷上恩宽厚,復畀祠馆第,深感涕。”
分類:祠堂
《漢語大詞典》:祠事
祭礼,祭祀之事。史记·天官书:“两河、天闕閒为关梁,舆鬼,鬼祠事;中白者为质。火守南北河,兵起,穀不登。” 张守节 正义:“舆鬼四星,主祠事,天目也,主视明察姦谋……中一星为积尸,一名质,主丧死祠祀。占:鬼星明大,穀成;不明,百姓散。质欲其没不明;明则兵起,大臣诛,下人死之。”
分類:祭礼祭祀
《骈字类编》:岳祠(岳祠)
唐书地理志华州华阴郡华阴有岳祠 张翥三生藏诗见山掩下
《漢語大詞典》:祠廪(祠廩)
即祠禄。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赵伯美:“ 吴农丞 辨析状云:‘ 革 弟 蒙 分符罔功,以病丐祠。增秩改麾,既被缴驳,圣恩宽大,遂畀祠廩。或予或夺,惟上所命。’”参见“ 祠禄 ”。
分類:祠禄
《漢語大詞典》:祠禄
官名。 宋 制,大臣罢职,令管理道教宫观,以示优礼,无职事,但借名食俸,谓之“祠禄”。 宋 陆游 《秋晚岁登戏作》自注:“时方谋祠禄。”宋史·职官志十:“宋制,设祠禄之官,以佚老优贤,先时员数絶少, 熙寧 以后乃增置焉。” 元 王士熙 《送华山隐归西湖故居》诗:“欲向君王乞祠禄,安排杖屨来相从。” 明 王鏊 震泽长语·杂论:“ 宋 有西北二边岁币百万,百官祠禄郊赐之类,今皆无之。”
《漢語大詞典》:祠祀
祭祀;立祠祭神或祭祖。史记·孝文本纪:“﹝今崩﹞毋禁取妇、嫁女、祠祀、饮酒食肉者。”新唐书·王缙传:“初, 代宗 喜祠祀,而未重浮屠法。” 明 刘基 《再和倒用前韵》:“房帷瓜果纷祠祀,霄汉云霓隔晦冥。” 刘师培 《文学出于巫祝之官说》:“古代祠祀之官,惟祝及巫。”
《漢語大詞典》:仁祠
(1).佛教的祭祀。《后汉书·楚王英传》:“ 楚王 诵 黄 老 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
(2).佛寺的别称。 唐 宋之问 《秋晚游普耀寺》诗:“薄暮 曲江 头,仁祠暂可留。” 唐 权德舆 《八月十五日夜瑶台寺对月绝句》:“ 嬴女 乘鸞已上天,仁祠空在 鼎湖 边。”释门正统卷三:“精舍所踞,号曰仁祠。”
《國語辭典》:淫祠  拼音:yín cí
滥设的祠庙。《宋书。卷三。武帝本纪下》:「淫祠惑民费财,前典所绝,可并下在所除诸房庙。」《新唐书。卷一一五。狄仁杰传》:「吴、楚俗多淫祠,仁杰一禁止,凡毁千七百房,止留夏禹、吴太伯、季札、伍员四祠而已。」
《漢語大詞典》:祠屋
即祠宇。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淄水:“列仙传曰, 鹿皮公 者, 淄川 人也。少为府小史,才巧,举手成器。山岑上有神泉,人不能到……数十日梯道成,上其巔作祠屋。” 唐 杜甫 《咏怀古迹》之四:“ 武侯 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新唐书·王仲舒传:“除 江西 观察使……有为佛老法,兴浮屠祠屋者,皆驱出境。”
《漢語大詞典》:乞祠
(1). 宋 时,高级官员老病不宜任事者,请求赐予“奉祠”之职,以享受其俸禄。 宋 陆游 《与汪郎中启》:“去 蜀 归 吴 ,已侵寻於晚境;乞祠得郡,尚记録於明时。”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洪君畴:“乃令堂自陈乞祠,除职予郡。”
(2).指自请退职。 陶牧 《偕吴门诸寓公探梅邓尉作》诗:“便欲乞祠从 邓尉 ,落英长与荐氍毹。”
《漢語大詞典》:内祠
指宫观使。 宋 真宗 时设宫观使,掌在京宫观,以宰执充任。后作为安置罢职大臣的职衔。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故相入朝,以经筵或内祠奉朝请。”续资治通鉴·宋理宗淳祐十年:“朕眷倚甚切,而不能强其从也,姑畀内祠,以便咨访。”
分類:宫观真宗
《漢語大詞典》:晋祠(晉祠)
周 代 晋国 开国君主 唐叔虞 的祠庙。在今 山西省 太原市 西南 悬瓮山 麓。 晋水 发源于此。风景优美,为当地名胜之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唐 李白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诗:“时时出向城西曲, 晋祠 流水如碧玉。”
《國語辭典》:龙祠(龍祠)  拼音:lóng cí
匈奴称祭祀天神为「龙祠」。《后汉书。卷八九。南匈奴传》:「匈奴俗,岁有三龙祠,常以正月、五月、九月戊日祭天神。」
《漢語大詞典》:佛祠
犹佛堂。奉祀佛像的处所。 宋 赵抃 《次韵程给事会稽八咏·戒珠寺》:“ 蕺山 下视无穷景,况压山颠是佛祠。” 金 元好问 《白云乡》诗:“白塔亭亭古佛祠,往年曾此走京师。”
《骈字类编》:一祠
史记封禅书若月祠陈宝莭来一祠
《高级汉语词典》:祠墓  拼音:cí mù
祠堂与坟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