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53,分17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淑灵
灵感
灵神
遗灵
冥昧
长灵
灵君
灵眷
灵华
玄灵
神真
灵主
灵元
祥灵
天地
《漢語大詞典》:淑灵(淑靈)
(1).美善灵慧。汉书·外戚传下·孝成班倢伃:“承祖考之遗德兮,何性命之淑灵。” 汉 蔡邕 《郭有道碑文》:“纯懿淑灵,受之自天。” 宋 王安石 《寄吴氏女子》诗:“因之授汝季,季也亦淑灵。”
(2).神灵。指天地间神灵之气。 汉 蔡邕 《彭城姜伯淮碑》:“邈矣先生,应天淑灵;孝友是备,上德是经。” 唐 徐彦伯 《仪坤庙乐章·永和》:“国荐严祀,坤舆淑灵。” 清 侯方域 《赠倪荥阳序》:“至其淑灵和清之气,磅礴委积於天地之间,万物之所以不能得者,乃属之於人意者,其钟之先生耶?” 清 刘大櫆 《〈海日楼诗集〉序》:“登 岳阳楼 以望 君山 ,则所谓山川淑灵之气,尽寓之於目而得之於心矣。”
(3).神灵。指死去人的神灵。宋史·乐志九:“旨酒嘉粟,有飶其香。衎我淑灵,歆此令芳。”元史·后妃传一·仁宗庄懿慈圣皇后:“伏惟淑灵如在,合饗太宫。”
《國語辭典》:灵感(靈感)  拼音:líng gǎn
1.灵验有感应。《西游记》第六回:「话表南海普陀落伽山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灵感观世音菩萨,自王母娘娘请赴蟠桃大会,与大徒弟惠岸行者,同登宝阁瑶池。」《初刻拍案惊奇》卷六:「弟子有恨在心,望菩萨灵感报应则个。」
2.思考活动中,忽然出现且超越平时思考层面的想法。如:「作文不能只靠灵感,要多方面充实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修辞技巧,才会有进步。」
《漢語大詞典》:灵神(靈神)
(1).犹神灵。《后汉书·胡广传》:“窃见詔书以立后事大,谦不自专,欲假之筹策,决疑灵神。篇籍所记,祖宗典故,未尝有也。”《宋史·乐志十二》:“灵神峻密,祀事寅恭。” 元 无名氏 《神奴儿》第四折:“便不念自家骨肉自家亲,也须知举头三尺有灵神。”
(2).灵验,灵应。 贺敬之 丁毅 等《白毛女》第五幕第一场:“ 穆仁智 也说过:‘ 白毛仙姑 有灵神,四方黎民莫胡行。’”
(3).指人的精神。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四五:“乐极消灵神,哀深伤人情。”
《漢語大詞典》:遗灵(遺靈)
(1).谓留下灵验。 晋 夏侯湛 《东方朔画赞》:“昔在有德,罔不遗灵;天秩有礼,神监孔明。” 唐 徐安贞 《让皇帝哀册文》:“兹冢嗣之谦德,迨遗灵而受命。”
(2).指前贤的神灵。 唐 卢照邻 《文翁讲堂》诗:“良哉二千石, 江 汉 表遗灵。” 宋 欧阳修 《樊侯庙灾记》:“故后世言雄武,称 樊将军 ,宜其聪明正直,有遗灵矣。” 清 吴廷桢 《观潮》诗:“水犀强弩千雕翎,欲寻断鏃扬遗灵。”
(3).指被遗忘的神灵。 明 唐顺之 《重修瓜州镇龙祠记》:“於此见天地之功为甚大,人欲报天地之功而无由,则虽猫虎之效一能於天地者亦秩之祀,而无遗灵焉。”
《漢語大詞典》:冥昧
(1).指天地未形成时的混沌状态。《易纬乾凿度》卷上:“一阳二阴,物之生於冥昧,气之起於幽蔽。” 三国 魏 嵇康 《太师箴》:“爰初冥昧,不虑不营。” 唐 李义府 《承华箴》:“邃初冥昧,元气氤氲,二仪始阐,三才既分。”
(2).幽暗。 三国 魏 阮籍 《大人先生传》:“跃潜飘之冥昧兮,濯光曜之昭明。”周书·晋荡公护传:“戴天履地,中有鬼神,勿云冥昧而可欺负。” 唐 李白 《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此中冥昧失昼夜,隐几寂听无鸣蝉。”
(3).犹蒙昧。《后汉书·隗嚣传》:“ 莽 明知之,而冥昧触冒,不顾大忌,诡乱天术,援引史传。” 清 方苞 《读经解》:“每至郊庙大议,众皆冥昧而莫知其原。” 严复 《救亡决论》:“八股取士,使天下消磨岁月于无用之地,堕坏志节于冥昧之中,长人虚骄,昏人神智,上不足以辅国家,下不足以资事畜。”
(4).犹冥默,沉默。 宋 王禹偁 《拟裴寂祷华山文》:“余志若是,神心则那,苟无言而冥昧,俾没世以蹉跎。”
(5).指死亡。 唐 沈佺期 《哭苏眉州崔司业二公》诗:“ 崔 昔挥宸翰, 苏 尝济巨川。絳衣陪下列。黄阁谬差肩。及此俱冥昧,云谁叙播迁。”
(6).指神灵。太平御览卷五七三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精气感冥昧,所降若有缘。”
《漢語大詞典》:长灵(長靈)
(1).谓神思。 三国 魏 阮籍 《清思赋》:“焉长灵以遂寂兮,将有歙乎所之。” 陈伯君 笺注:“长灵,谓亡之神思。易·繫辞:‘无思也,无虑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2).指神灵。 南朝 宋 鲍照 《登庐山》诗:“深崖伏化迹,穹岫閟长灵。”
分類:神灵神思
《漢語大詞典》:灵君(靈君)
(1).指神灵。 宋 叶适 《和答徐斯远兼简赵昌甫韩仲止》:“ 江 东文士称数人,宝冠霞珮朝灵君。”云笈七籤卷一○四:“今故报盈以凤鸞之簫,金鐘玉磬,可以和神虚,馆乐真,舞灵君。”
(2).指心。 陈三立 《由江入彭蠡次黄鲁直宫亭湖韵》:“胸置灵君剷城府,鼉驾龙吟徧处处。”
分類:神灵
《漢語大詞典》:灵眷(靈眷)
神灵。 南朝 梁 沈约 《桐柏山金庭馆碑》:“东採 震泽 ,西游 汉 滨,依稀灵眷,髣髴幽人。” 南朝 梁 沈约 《南郊恩诏》:“朕仰祗灵眷,俯临亿兆。”
分類:神灵
《漢語大詞典》:灵华(靈華)
(1).灵芝的美称。《汉书·礼乐志》:“蔓蔓日茂,芝成灵华。” 宋 王圭 《题瑞芝图》诗:“灵华粲九枝,幽阴吐光怪。”
(2).佛教语。天上之妙花。 南朝 梁简文帝 《七励》:“玩灵华於仙掌,度窈窕於飞虹。”参见“ 灵花 ”。
(1).指神灵。 唐 慧净 《和琳法师初春法集之作》:“因兹仰积善,灵华庶可逢。”《云笈七籤》卷九六:“纷纷灵华散,晃晃焕神庭。” 清 冯桂芬 《题蔡庶常殿齐悼亡诗后》:“灵华自天上,薄謫人间游。”
(2).犹光辉。云笈七籤卷八十:“三景吐灵华,晃朗八门开。”
《漢語大詞典》:灵花(靈花)
(1).佛教语。谓神妙绚丽之天花。 唐 宋之问 《游法华寺》诗:“晨行踏忍草,夜诵得灵花。”
(2).泛指神奇的花。 南唐 陈陶 《竹》诗之七:“一溪云母间灵花,似到封侯逸士家。”云笈七籤卷一一七:“好鸟灵花,灿然在目。”
《漢語大詞典》:玄灵(玄靈)
神灵。文选·班固〈封燕南山铭〉:“将上以攄 高 文 之宿愤,光祖宗之玄灵。” 吕向 注:“玄,神也。” 晋 陆云 《晋故豫章内史夏府君诔》:“虽光百辟,託晷玄灵。”
分類:神灵
《漢語大詞典》:神真
犹神灵。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三:“昔有 杨 许 者, 杨 恒有神真往来,而 许 永不得见。” 明 张居正 《泰陵春祀》诗:“圣泽流寰宇,神真妥閟宫。”参见“ 神灵 ”。
分類:神灵
《國語辭典》:神灵(神靈)  拼音:shén líng
1.神祇。《汉书。卷二五。郊祀志上》:「神灵之休,祐福兆祥。」
2.神奇、不平凡。《史记。卷一。五帝本纪》:「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
《漢語大詞典》:灵主(靈主)
(1).明君。文选·张衡〈东京赋〉:“神歆馨而顾德,祚灵主以元吉。” 薛综 注:“灵,明也……言天神覩人主之明肃,顾饗其馨香之祭,故报之以大福。”
(2).众神之长;神灵。 三国 魏 曹植 《社颂》:“於惟太社,官名后土。是曰 勾龙 ,功著上古。德配帝王,实为灵主。”云笈七籤卷七九:“人有带此文及执持以履山林者,其山地源灵主皆出境拜迎。”
(3).神主;牌位。《晋书·李含传》:“ 秦王 始封,无所连祔,灵主所居,即便为庙。”
《漢語大詞典》:灵元(靈元)
(1).道家称脾神为“灵元”。《〈黄庭内景经〉叙》“若困病者,心存读之,垂死亦愈” 务成子 注:“ 涓子 云:灵元是脾神,长四寸,坐脾上,如婴儿著黄衣,位为中部明堂老君。”
(2).七窍之元神。 唐 吕岩 《绝句》之三:“白虎神符潜姹女,灵元镇在七元君。”
(3).神灵。云笈七籤卷四六:“欲传某上法,敢告灵元,未知可否。”
《漢語大詞典》:祥灵(祥靈)
对神灵的美称。 晋 郭璞 《省刑疏》:“祥灵表瑞,人鬼献谋。”
分類:神灵
《國語辭典》:天地  拼音:tiān dì
1.天空与地表。《易经。说卦》:「天地定位,山泽通气。」《文心雕龙。原道》:「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
2.天下、世界。汉。张衡〈南都赋〉:「方今天地之睢剌,帝乱其政,豺虎肆虐,真人革命之秋也。」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卷六。韦楚老》:「陈胜城中鼓三下,秦家天地如崩瓦。」
3.比喻相差极远。《乐府诗集。卷七三。杂曲歌辞十三。古辞。焦仲卿妻》:「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清。魏源〈太室北溪石淙谷序〉:「自此峡出,旷然禾畴,与峡中个一天地。」
4.境界、境地。唐。李白 山中问答诗:「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5.指天地间的神灵。《金瓶梅》第三五回:「遇閒时,在吴先生那里一年打上个醮,答报答报天地就是了。」《红楼梦》第六九回:「于是天地前烧香礼拜,自己通陈祷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