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安香  拼音:ān xiāng
新安设供奉的神明或搬迁后重新安设供奉的神明。传统上在进行安香仪式前,一定要选择吉日吉时。
《国语辞典》:龙山寺(龙山寺)  拼音:lóng shān sì
主祀观音菩萨,从祀妈祖等神明的寺庙。香火极为鼎盛。在台湾以台北万华龙山寺及彰化鹿港龙山寺最为有名。
《漢語大詞典》:神世
谓神明之世。古时对当代朝政的美称。 南朝 宋 谢庄 《和元日雪花应诏》:“从候昭神世,息燧应颂道。”
《漢語大詞典》:薄佑(薄祐)
缺少神明的佑助。犹不幸。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薄祐不天,早离大忧。”《后汉书·清河孝王庆传》:“既以薄祐,早离顾復,属遭大忧,悲怀感伤。”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婆罗痆斯国:“ 如来 再叹,愍其薄祐。”
《国语辞典》:耿梦(耿梦)  拼音:gěng mèng
相传为梨园的神明──老郎神。姓耿名梦。见清。杨懋建《梦华琐簿》。
分类:梨园神明
《国语辞典》:供果  拼音:gòng guǒ
祭拜祖宗、神明的瓜果。
《漢語大詞典》:福飨(福饗)
亦作“ 福嚮 ”。 谓神明受祭飨而赐福。汉书·叙传上:“然后精诚通乎神明,流泽加於生民,故能为鬼神所福饗,天下所归往。”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五作“福嚮”。三国志·魏志·刘晔传:“潜修德让,行动神明,乃乾坤所福饗,光灵所从来也。”隋书·经籍志一:“然则圣人之受命也……泽被生人,万物之所归往,神明之所福饗,则有天命之应。”
《漢語大詞典》:喢血
(1).歃血。古时订盟,口含牲血(一说,用牲血涂于口旁)以告誓神明,谓之歃血。后汉书·窦武传:“﹝ 朱瑀 ﹞乃夜召素所亲壮健者 长乐 从官史 共普 、 张亮 等十七人,喢血共盟诛 武 ( 竇武 )等。”
(2).喋血。谓踏血而进。《后汉书·冯衍传》:“皇帝以圣德灵威,龙兴凤举,率 宛 叶 之众,将散乱之兵,喢血 昆阳 ,长驱 武关 。”
《国语辞典》:刈香  拼音:yì xiāng
一种庙会活动。庙宇中分灵出去的神明,在祖庙主神诞辰日,坐著神舆回庙谒主,并绕境巡行,称为「刈香」。
《漢語大詞典》:鸣神(鳴神)
向神明祈告。 清 李渔 《慎鸾交·赠妓》:“再鸣神,男儿变节遭雷震,女子更操遇火焚。”
分類:神明
《漢語大詞典》:贞神(貞神)
正直的神明;贞洁的神。 晋 李阐 《右光禄大夫西平靖侯颜府君碑》:“以为人神相与,何远之有?但患人心浇伪,自絶于神耳。苟能无以伪杂,贞神其舍诸?”太平广记卷六一引 前蜀 杜光庭 《集仙录·王妙想》:“始终如一,守道不邪,存念贞神,遵稟玄戒,汝亦至矣。” 清 沈懋良 《江南春梦庵笔记》载 太平军 《礼拜祝辞》:“讚美上帝为天圣父,讚美 耶穌 为救世主,讚美圣神封为神灵,讚美三位合一贞神。”
《漢語大詞典》:握粟出卜
《诗·小雅·小宛》:“握粟出卜,是何能穀。” 郑玄 笺:“但持粟行卜,求其胜负。”后用以指祈求神明护佑,去凶赐吉。三国志·魏志·陶谦传“ 广陵 太守 琅邪 赵昱 , 徐方 名士也,以忠直见疏”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谢承 后汉书:“ 昱 年十三,母尝病,经涉三月。 昱 惨戚消瘠,至目不交睫,握粟出卜,祈祷泣血,乡党称其孝。”亦省作“ 握粟 ”。 清 黄宗羲 《高古处府君墓表》:“有所疑者,待君而决。君亦间应握粟之求,无不奇验。”
《国语辞典》:天知地知  拼音:tiān zhī dì zhī
1.众人俱知的事。元。杨梓《敬德不服老》第三折:「你须知咱名讳,尽忠心天知地知。」
2.事理难以告人,唯有天地神明察鉴。元。高栻〈集贤宾。倚帏屏套。梧叶儿〉曲:「到如今怨他谁,这烦恼则除是天知地知。」明。汤显祖《还魂记》第五三出:「生员为小姐费心,除了天知地知,陈最良那得知?」
《国语辞典》:欺天诳地(欺天诳地)  拼音:qī tiān kuáng dì
欺骗天地神明。比喻昧著良心做事。元。无名氏《看钱奴》第一折:「这等穷儿乍富,瞒心昧己欺天诳地,只要损别人,安自己,正是一世儿不能勾发迹的。」也作「欺天罔地」。
《国语辞典》:马雅文字(马雅文字)  拼音:mǎ yǎ wén zì
一种以神明和鬼怪头像为主要表意符号的象形文字。一般都写在鹿皮或无花果树皮纸上,有些则刻在石头上。大多是和宗教信仰密切相关的天文、历算,以及祭典仪式的文献。因西班牙入侵后,马雅文卷大部分被焚毁,只留下三卷残本,现代学者只能解读部分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