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废典(廢典)  拼音:fèi diǎn
废置常法。《三国演义》第九回:「灭纪废典,岂能久乎。」
《國語辭典》:方外人  拼音:fāng wài rén
称僧道等出家人。《老残游记》第一九回:「你究竟是方外人,岂有个才明保了的就撤省的道理呢?天下督抚谁不护短?这官保已经是难得的了。」也作「方外之士」、「方外之人」。
《國語辭典》:仪轨(儀軌)  拼音:yí guǐ
法度规范。《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评曰》:「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
《漢語大詞典》:乖乱(乖亂)
(1).变乱;动乱。左传·昭公二十三年:“诸侯乖乱, 楚 必大奔。” 汉 贾谊 《治安策》:“ 秦 灭四维而不张,故君臣乖乱。”隋书·天文志中:“狼弧张,害及胡,天下乖乱。”
(2).反常。资治通鉴·晋安帝隆安四年:“ 魏太史 屡奏天文乖乱。” 清 戴震 《原善》卷中:“当其气无乖乱,莫不衝虚自然也。”
(3).谓不守礼法,胡作非为。清史稿·傅喇塔传:“諭责 富善 乖乱,夺爵。”
《漢語大詞典》:家节(家節)
家庭的礼法。易·家人:“‘妇子嘻嘻’,失家节也。”
分類:家庭礼法
《漢語大詞典》:法见(法見)
谓依据礼法,正式朝见天子。史记·梁孝王世家褚少孙论:“诸侯王朝见天子, 汉 法凡当四见耳。始到,入小见;到正月朔旦,奉皮荐璧玉贺正月,法见。”
《漢語大詞典》:蹈矩
遵守礼法。《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二·登歌三》:“应规蹈矩,玉色金声。” 清 尤兴诗 《读书》诗:“间有獧介士,蹈矩不破觚。”
《國語辭典》:拘礼(拘禮)  拼音:jū lǐ
为礼法所拘束,不能变通以适应环境。《淮南子。泛论》:「拘礼之人,不可使应变。」
《漢語大詞典》:礼谊(禮誼)
礼义。礼法道义。 汉 贾谊 《治安策》:“今或言礼谊之不如法令,教化之不如刑罚,人主胡不引 殷 、 周 、 秦 事以观之也?” 汉 贾谊 《治安策》:“今世以侈靡相竞,而上亡制度,弃礼谊,捐廉耻,日甚,可谓月异而岁不同矣。”汉书·货殖传序:“礼谊不足以拘君子,刑戮不足以威小人。”
《漢語大詞典》:被出
(1).妻子遭到丈夫援引封建礼法公开休弃。 清 杭世骏 《质疑·礼记》:“夫妇人至於被出,则必有淫、妬、多言、窃盗、恶疾、无子等过。”参见“ 七出 ”。
(2).谓贬官外调。 唐 王维 有《被出济州》诗。
《國語辭典》:七出  拼音:qī chū
旧时七种休妻的条件。一为无子,二为淫佚,三为不事舅姑,四为口舌,五为盗窃,六为妒忌,七为恶疾。《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岂期过门之后,本妇多有过失,正合七出之条。」
《漢語大詞典》:治亲(治親)
古代指依礼法端正亲属之间的关系。礼记·大传:“圣人南面而听天下,所且先者五,民不与焉。一曰治亲,二曰报功,三曰举贤,四曰使能,五曰存爱。”《汉书·梁怀王刘揖传》:“詔廷尉选上德通理之吏,更审考清问,著不然之效,定失误之法,而反命於下吏,以广公族附疏之德,为宗室刷污乱之耻,甚得治亲之谊。” 宋 王安石 《皇侄右卫大将军知宗正寺》:“今朕选於近属,以修宗正之官,亦先王治亲之意也。”
《漢語大詞典》:德法
儒家谓合乎仁德的礼法。大戴礼记·盛德:“故明堂,天法也;礼度,德法也。所以御民之嗜慾好恶,以慎天法,以成德法也。刑法者,所以威不行德法者也。” 卢辩 注:“礼,谓三百三千也,唯有仁德也。” 王聘珍 解诂:“德法者,躬行心德,垂为法象也。”《孔子家语·执辔》:“夫德法者,御民之具,犹御马之有衔勒也。”
《漢語大詞典》:背礼(背禮)
违背礼法。 汉 王充 论衡·本性:“性恶者虽能察之,犹背礼畔义。”晋书·何曾传:“ 曾 面质 籍 ( 阮籍 )於 文帝 座曰:‘卿纵情背礼,败俗之人。’”
《漢語大詞典》:宪言(憲言)
(1).格言。国语·周语下:“观之,与民之宪言,则皆亡王之为也。”
(2).合乎礼法之言。 汉 赵岐 《〈孟子〉题辞》:“﹝ 孟子 ﹞耻没世而无闻焉,是故垂宪言而詒后人。”
分類:格言礼法
《漢語大詞典》:八经(八經)
旧谓八种永恒不变的礼法。管子·五辅:“所谓八经者何?曰: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等,贫富有度。凡此八者,礼之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