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32,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违事
夷仪
屈礼
应唯
逾礼
设仪
顺礼
曲顾
愆仪
摈相
宾仆
元序
仪饰
仪禁
哀忧
《漢語大詞典》:违事(違事)
指违背礼仪的事。左传·昭公二十年:“若有德之君,外内不废,上下无怨,动无违事,其祝史荐信,无愧心矣。” 杨伯峻 注:“违事,违礼之事。”
《漢語大詞典》:夷仪(夷儀)
通常的礼仪。文选·扬雄〈剧秦美新〉:“羣公先正,罔不夷仪。” 李善 注:“言有常仪也。”
分類:礼仪
《漢語大詞典》:屈礼(屈禮)
(1).曲尽礼仪。陈书·高祖纪上:“屈礼交盟,神祇感咽,故能使舟师并路,远邇朋心。”
(2).谓屈身降礼。新唐书·韦思谦传:“性謇諤,颜色庄重,不可犯。见王公,未尝屈礼。”
《漢語大詞典》:应唯(應唯)
古代礼仪。口应“唯”声,表示遵从。多用于对尊长。礼记·内则:“在父母舅姑之所,有命之,应唯,敬对,进退周旋慎齐。” 唐 谷神子 《博异志·马侍中》:“又曰:‘大惊怕否? 胡二姊 知君在此,故来安慰,无至忧疑也。’ 燧 乃应唯而出。”
《漢語大詞典》:逾礼(逾禮)
亦作“踰礼”。
(1).违反礼法。 汉 王充 论衡·答佞:“小人纵贪利之欲,逾礼犯义,故进得苟佞,苟佞则有罪。” 宋 惠洪 冷斋夜话·邪言罪恶之由:“师曰:‘若以邪言荡人淫心,使彼逾礼越禁,为罪恶之由,吾恐非止堕恶道而已。’” 林纾 《译〈贼史〉序》:“豪门朱邸沉沉中,踰礼犯分,有百倍於穷巷之荒傖者,乃百无一知。”
(2).谓行动超出礼仪所要求。陈书·徐陵传论:“ 孝克 砥身厉行,养亲逾礼,亦 参 閔 之志歟!” 唐 刘肃 《大唐新语·孝行》:“ 孟景休 事亲以孝闻,丁母忧,哀毁逾礼,殆至灭性。” 清 王源 《文林郎中书科中书舍人侯君墓志铭》:“君数年来积劳成疾,至是哀毁逾礼,遂不起。”
《漢語大詞典》:设仪(設儀)
谓设立诸侯与诸臣的礼仪。周礼·夏官·大司马:“大司马之职……设仪辨位,以等邦国。” 郑玄 注:“仪谓诸侯及诸臣之仪。”
《漢語大詞典》:顺礼(順禮)
顺从礼仪。国语·晋语四:“君补王闕,以顺礼也。” 韦昭 注:“补王失位之闕,以顺为臣之礼。”后汉书·舆服志上:“故礼尊尊贵贵,不得相踰,所以为礼也。非其人不得服其服,所以顺礼也。”
分類:顺从礼仪
《漢語大詞典》:曲顾(曲顧)
古代迎亲礼仪之一。婿至女家迎女,出门登车,授女以绥,自御轮三周,然后下车先女而归。此时须回头顾视,谓之曲顾礼。《诗·大雅·韩奕》“ 韩侯 顾之” 毛 传:“顾之,曲顾道义也。” 孔颖达 疏:“既受女,揖以出门及升车授綬之时,当曲顾以道引其妻之礼义。於是之时则有曲顾也。” 汉 刘向 列女传·齐孝孟姬:“ 孝公 亲迎 孟姬 于其父母,三顾而出,亲授之绥,自御轮三,曲顾,姬舆遂纳于宫。” 汉 班固 《白虎通·嫁娶》:“夫亲迎,御轮三周,下车曲顾者,防淫佚也。”参阅 清 马瑞辰 毛诗传笺通释·韩奕
《漢語大詞典》:愆仪(諐儀)
越礼,违失礼仪。 清 曾国藩 《西征一首呈李石梧前辈》诗:“壹志事呻吟,諐仪任嘲駡。”
《國語辭典》:摈相(擯相)  拼音:bìn xiàng
1.摈,在外接待宾客。相,在内赞礼。傧相指辅助主人迎宾行礼的人。《周礼。秋官。司仪》:「掌九仪之宾客摈相之礼,以诏仪容辞令揖让之节。」《礼记。深衣》:「故可以为文,可以为武,可以摈相,可以治军旅。」也作「傧相」。
2.结婚典礼中,引导新郎、新娘行礼的人。也作「傧相」。
《漢語大詞典》:宾仆(賓僕)
(1).宾朋仆从。 南朝 宋 鲍照 《拟古》诗之一:“宗党生光华,宾僕远倾慕。”
(2). 唐 代典客署的属官名。执掌礼仪之事。旧唐书·职官志三:“典客署……宾僕十八人,掌固二人。”
《漢語大詞典》:元序
最根本的秩序,指礼仪。后汉书·礼仪志赞:“元序斯立,家邦乃隆。”
《漢語大詞典》:仪饰(儀飾)
古代依照礼仪制度佩带或应用的装饰物。世说新语·容止“ 左太冲 絶丑” 刘孝标 注引《续文章志》:“ 思 貌丑顇,不持仪饰。”晋书·礼志下:“ 康帝 建元 元年,纳皇后 褚氏 ……又詔曰:‘旧制既难準,且於今而备,亦非宜。府库之储,惟当以供军国之费耳。法服仪饰粗令具,其餘兼副杂器停之。’” 郭沫若 《蒲剑集·蒲剑、龙船、鲤帜》:“ 日本 人以五月为男童节(以三月为女儿节),一家有多少男童,便挂多少鲤鱼。这不用说是 中国 的鲤鱼跳龙门的演化,但用以为端午的一种仪饰,在 中国 不知道有没有它的母家。”
《漢語大詞典》:仪禁(儀禁)
礼仪的约束。 汉 荀悦 《汉纪·昭帝纪》:“纵情遂欲,不顾礼度;出入游放,不拘仪禁。”
分類:礼仪约束
《漢語大詞典》:哀忧(哀憂)
(1).指居丧中的悲伤。《韩诗外传》卷四:“愁悴哀忧,衰絰之色也。”
(2).指居丧之礼仪。 唐 元稹 《授杜元颖户部侍郎依前翰林学士制》:“尔亦祗奉顾命,咨授旧章,辅釐哀忧,俾克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