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舞师(舞師)
古官名。职掌仪礼中的舞蹈。周礼·地官·舞师:“舞师,掌教兵舞,帅而舞山川之祭祀;教帗舞,帅而舞社稷之祭祀;教羽舞,帅而舞四方之祭祀;教皇舞,帅而舞旱暵之事。凡野舞,则皆教之。凡小祭祀,则不兴舞。”左传·襄公十年:“舞师题以旌夏。”
《漢語大詞典》:献侑(獻侑)
(1).指古祭礼中主人献酒于侑尸者(即陪侍“尸”之人)。仪礼·有司:“尸升筵,立于筵末。主人酌献侑,侑西楹西北面,拜受爵,主人在其右,北面答拜。” 贾公彦 疏:“此则以其献尸讫即献侑,中閒无别酢酬之事,故不洗。”
(2).劝酒助兴。《宋史·乐志十二》:“爰展献侑,酌则三兮。” 宋 张耒 《寄杨应之》诗:“行当酿秫从子游,更以新诗相献侑。”
《漢語大詞典》:齐牢(齊牢)
旧时婚礼中新郎新娘同牢而食的仪式。牢,肉类制成的肴食。 清 钮琇 觚賸·河东君:“辛巳初夏,结褵於芙蓉舫中,簫鼓遏云,麝兰袭岸,齐牢合卺,九十其仪。”
《漢語大詞典》:头盖(頭蓋)
(1).指物体顶端扁大似伞盖的部分。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草篇:“又 梁简文 延香园 , 大同 十年,竹林吐一芝,长八寸,头盖似鸡头实,黑色。”
(2).颅骨;头盖骨。 菡子 《妈妈的故事》:“‘不要紧的,孩子,一会儿就好了。’这句话一直响到你妈被埋到头盖以后才没有听见。”
(3).旧时婚礼中新娘蒙头的红布或纱巾。
《國語辭典》:伴娘  拼音:bàn niáng
1.从前女子出嫁,以熟悉礼节的妇女随伴,称为「伴娘」。
2.今指陪伴新娘行婚礼的女子。也称为「女傧相」。
《漢語大詞典》:合欢铃(合歡鈴)
古代婚礼中所用的铃。取其音声和谐以象征夫妇和睦。参阅通典·礼十八引 汉 郑众 《婚礼谒文赞》
《漢語大詞典》:傧赞(儐贊)
(1).相礼;赞礼。后汉书·百官志二“治礼郎四十七人” 刘昭 注引《东观书》:“主斋祠儐赞九宾。”
(2).婚礼中的赞礼者。 唐 高彦休 唐阙史·许道敏同年:“俄有 张希復 员外结婚于丞相 奇章公 之门,亲迎之夕,辟 道敏 为儐赞。”
《漢語大詞典》:授勋
在公开典礼中授予勋章或其他荣誉标志。例如:给立功人员授勋。
《漢語大詞典》:逆降
谓古代丧礼中后升阼阶者先下的仪式。仪礼·士丧礼:“卒,公卿大夫逆降復位。” 郑玄 注:“逆降者,后升者先降。”
(1).迎降,投降。三国志·魏志·荀彧传:“会 表 病死, 太祖 直趋 宛叶 如 彧 计, 表 子 琮 以州逆降。”
(2).指受降。 明 冯梦龙 《智囊补·闺智·王翠翘》:“ 翘 日在帐中,从容言大事必不可成,不如降也。 江 南苦兵久,降且得官,终身共富贵。 海 计遂决。督府佯称逆降,迫 海 寨, 海 信 翘 言,不为备,官兵突入,斩 海 首而生致 翘 。”
《漢語大詞典》:劝防(勸防)
古丧礼中用六绋引导灵柩。劝,谓倡帅前引者;防,谓执披备倾亏。周礼·春官·丧祝:“丧祝掌大丧劝防之事。” 郑玄 注:“ 郑司农 云:劝防,引柩也。 杜子春 云:防当为披。 玄 谓劝犹倡帅前引者,防谓执披备倾戏。” 陆德明 释文:“戏音亏。”周礼·春官·大史:“大丧执灋,以涖劝防。” 郑玄 注:“ 郑司农 云:劝防,引六紼。”
《漢語大詞典》:五牢
(1).即五太牢。牛羊豕各五头。 周 代宾礼中有牢礼。按照宾客的等级而陈献牢物。周礼·秋官·掌客:“掌客,掌四方宾客之牢礼餼献……羣介行人宰史,皆有牢,飱五牢,食四十。”
(2).为祭祀时的供物。史记·封禅书:“立 五帝坛 ,祠以五牢具。”
《漢語大詞典》:献尸(獻尸)
古代祭礼中向尸者进献祭品。尸,祭礼中代表死者受祭的人。仪礼·特牲馈食礼:“主妇洗爵于房,酌亚献尸,尸拜受,主妇北面拜送。”礼记·祭义:“君献尸。”
《國語辭典》:替罪羊  拼音:tì zuì yáng
比喻代人受罪过的人。参见「替罪羔羊」条。如:「你明明知道是我偷的,为什么要拿他当替罪羊?」
《国语辞典》:烧活(烧活)  拼音:shāo huó
丧礼中焚化纸制车、马、楼、库等给亡者。
《国语辞典》:牵彩(牵彩)  拼音:qiān cǎi
旧式婚礼中,新郎新娘各持一端的红绿连理锦带。见《通俗编。仪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