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28,分42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琢磨
琢磨
磨砻
销磨
达磨
磨崖
磨牙
相磨
磨墨
磨刀
磨蝎
磨镜
磨砺
研磨
切磨
《國語辭典》:琢磨  拼音:zhuó mó
1.雕琢和磨制玉石。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七。委羽山》:「洞之侧产方石,周正光泽,五色错杂,虽加琢磨,殆不是过。」
2.比喻对品德或文章不断精益求精。《荀子。大略》:「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诗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谓学问也。」
3.思索、研究。如:「他琢磨了一夜,终于把问题想通了。」
《漢語大詞典》:琢磨
思索,考虑。 老舍 《赵子曰》第十四:“好极了,你算把古人的举动态度琢磨透了!”《花城》1981年第6期:“他话中的意思,我当然可以琢磨出来!”
分類:思索考虑
《漢語大詞典》:磨砻(磨礱)
亦作“ 磨礲 ”。亦作“磨垄”。
(1).磨石。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杂记下:“ 枚乘 有之:磨礱不见其损,有时而尽。” 唐 黄滔 《书怀寄友人》诗:“此生如孤灯,素心挑易尽,不及如顽石,非与磨礱近。” 清 钱谦益 《保砚斋记》:“以磨礲比德焉,以介石比贞焉。”参见“ 磨礱砥礪 ”。
(2).磨治。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一夜天生神木一双,大二十围,长五十寻,阳为文梓,阴为楩柟,巧工施校,制以规绳,雕治圆转,刻削磨礱。”太平广记卷三九八引 唐 张鷟 朝野佥载:“ 赵州 石桥甚工,磨壠密致,如削焉。”一本作“ 磨礲 ”。 宋 黄庭坚 《谢王仲至惠洮州砺石黄玉印材》诗:“磨礲顽钝印此心,佳人持赠意坚密。”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七·沧溟见梦:“ 愚山 适将往南山购石,见墓道间有石仆地,磨礱如新,遂刻己文。” 郭沫若 《赠朝鲜同志》诗:“江山锦绣三千里,寳剑磨礱十万横。”
(3).磨练;切磋。 唐 刘禹锡 《酬湖州崔郎中见寄》诗:“磨礱老益智,吟咏閒弥精。” 宋 陆游 《示友》诗:“学问更当穷广大,友朋谁与共磨礱。” 明 方孝孺 《先府君行状》:“先君日以师道磨礲学者,昼夜辨析,谆谆不懈。”
(4).折磨。 明 陆采 《明珠记·别母》:“薄命合遭逢,自古佳人,偏受磨礱。” 明 张凤翼 《红拂记·奇逢旧侣》:“数载飘零似转蓬,为恩情多少磨礱。”
《國語辭典》:磨砻砥砺(磨礱砥礪)  拼音:mó lóng dǐ lì
砻,磨。砥砺,磨刀石。磨砻砥砺喻指严加磨练。汉。枚乘 上书谏吴王:「据其未生,先其未形也,磨砻砥砺,不见其损,有时而尽。」《明史。卷一六四。范济传》:「择民间子弟性行端谨者为生徒,……磨砻砥砺,使其气充志定,卓然成材,然后举而用之,以任天下国家事无难矣。」
《國語辭典》:销磨(銷磨)  拼音:xiāo mó
销耗磨灭。《儒林外史》第五五回:「话说万历二十三年,那南京的名士都已渐渐销磨尽了。」
《漢語大詞典》:达磨(達磨)
见“ 达摩 ”。
《國語辭典》:达摩(達摩)  拼音:dá mó
1.一切的现象、法则或佛陀的教法。为梵语Dharma的音译。也作「达磨」。
2.印度高僧,中国禅宗的初祖。参见「菩提达摩」条。
《漢語大詞典》:磨崖
亦作“ 磨厓 ”。
(1).山崖石壁上镌刻的文字。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南屏兴教磨崖:“今 南屏山 兴教寺 磨崖,《家人》卦、《中庸》《大学》篇, 司马公 书,《新图经》不载。” 元 马致远 《哨遍·张玉嵓草书》套曲:“通三昧,磨崖的本,画赞初碑。”
(2).磨平山崖石壁镌刻文字。 明 郭贞顺《上俞将军》诗:“但属壶民歌太平,磨厓勒尽 韩山 石。” 清 顾炎武 《浯溪碑歌》:“ 真卿 作大字,笔法名天下,磨厓勒斯文,神理遗来者。” 金松岑 《文学上之美术观》:“异日者龙跳虎卧,磨崖 昆崙 之巔;波涌云垂,张乐 洞庭 之泽。”
(3).磨擦山崖。 宋 苏轼 《黄牛庙》诗:“山下耕牛苦磽确,两角磨崖四蹄溼。”
《國語辭典》:磨牙  拼音:mó yá
1.牙齿上下摩擦。唐。李白 蜀道难:「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怎当得做鸨儿龟子的,吮血磨牙,不管天理。」
2.称人话多,喜欢争辩或啰嗦。《醒世姻缘传》第五五回:「我的性儿你是知道的,我是合你磨牙费嘴的人么?」《红楼梦》第二○回:「二人在镜内相视,宝玉便向镜内笑道:『满屋内就只是他磨牙。』」也作「摩牙」。
《漢語大詞典》:相磨
见“ 相摩 ”。
分類:相磨
《漢語大詞典》:相摩
亦作“ 相靡 ”。亦作“ 相磨 ”。
(1).互相摩擦。庄子·马蹄:“夫马,陆居则食草饮水,喜则交颈相靡。” 成玄英 疏:“靡,摩也。”文选·宋玉〈高唐赋〉:“砾磥磥而相摩兮,巆震天之礚礚。” 李善 注:“相摩,言水急石流,自相摩礪,声动彻天。” 明 张居正 《答列卿毛介川书》:“今之士大夫,冠缨相摩,踵足相接,一时号为交游者,盖不少矣。”
(2).互相切磋。 宋 苏轼 《张作诗送砚反剑乃和其诗卒以剑归之》:“作诗反剑亦何谓,知君欲以诗相磨。” 梁启超 《新民说》第十一节:“夫羣治之进,非一人所能为也,相摩而迁善,相引而弥长。”
《国语辞典》:磨墨  拼音:mó mò
研墨成汁。《儒林外史》第五五回:「但凡人要请他写字时,他三日前,就要斋戒一日,第二日磨一天的墨,却又不许别人替磨。」
分类:磨墨
《国语辞典》:磨刀  拼音:mó dāo
刀与砥石相磨而使其锋利。《三国演义》第二三回:「李典可使传书送檄,吕虔可使磨刀铸剑。」
《國語辭典》:磨蝎  拼音:mó hé
1.「摩羯座」之古称。参见「摩羯座」条。
2.俗称命运不佳为命宫磨蝎。也作「磨羯」。
《漢語大詞典》:磨蝎宫
星宿名。旧时星象家言,身、命居此宫者,常多磨难。 清 李慈铭 《越缦堂日记·南濠诗话》:“ 韩 诗曰:‘我生之初,月宿南斗。’ 东坡 谓公身坐磨蝎宫,而己命亦居是宫,盖磨蝎星纪之次为斗宿所缠。星家言身命舍者是,多以文显。”
《漢語大詞典》:磨镜(磨鏡)
磨治铜镜。古用铜镜,须常磨光方能照影。 汉 刘向 列仙传·负局先生:“ 负局先生 不知何许人,语似 燕 代 间人,常负磨镜局,循 吴 市中,衒磨镜一钱。”太平御览卷七一七引《海内士品》:“ 徐孺子 尝事 江夏 黄公 , 黄公 薨,往会其葬,家贫无以自致,賷磨镜具自随,赁磨取资,然后得前。” 唐 刘得仁 《赠道人》诗:“ 长安 城中无定业,卖丹磨镜两途贫。”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神女:“问其人,乃 诸 姓,市中磨镜者也。”
《國語辭典》:磨砺(磨礪)  拼音:mó lì
磨物使其锐利。引申为磨鍊。北齐。颜之推〈勉学〉:「有志尚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无履立者,自兹堕慢,便为凡人。」
《國語辭典》:研磨  拼音:yán mó
磨碎。如:「研磨成细末儿。」
《漢語大詞典》:切磨
切磋相正。 唐 元稹 《叙诗寄乐天书》:“每公私感愤,道义激扬,朋友切磨……凡所对遇异於常者,则欲赋诗。” 宋 苏洵 《与欧阳内翰第三书》:“非徒援之於贫贱之中,乃与切磨议论共为不朽之计。”
摩擦;摩搓。 汉 王充 论衡·定贤:“今又但取刀、剑,恒铜鉤之属,切磨以嚮日,亦得火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