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炼 → 鍊炼”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摩监(摩監)
犹磨炼。《淮南子·修务训》:“君子有能精摇摩监,砥礪其才,自试神明。”
分類:磨炼
《漢語大詞典》:砻炼(礱鍊)
磨炼。 晋 葛洪 抱朴子·勖学:“夫学者所以清澄性理,簸扬埃秽,雕锻鑛璞,礱鍊屯钝。”
分類:磨炼
《國語辭典》:难行(難行)  拼音:nán xíng
1.不容易行走。如:「风雨肆虐之后,原本已经崎岖的山路,更是寸步难行。」《三国演义》第五○回:「小路投华容道,却近五十馀里;只是地窄路险,坑坎难行。」
2.不易施行。如:「这个办法虽然窒碍难行,却值得一试。」
《漢語大詞典》:百鍊
1.亦作“ 百炼 ”。多次锻炼;久经磨炼。 汉 应劭 汉官仪卷上:“金取坚刚,百鍊不秏。”三国志·魏志·崔琰传:“ 孙 ( 孙礼 )疏亮亢烈,刚简能断; 卢 ( 卢毓 )清警明礼,百鍊不消,皆公才也。”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郊遇》:“三昧上真炁已全,百炼中凡心俱浄。”
2.宝刀名。 晋 崔豹 古今注·舆服:“ 吴大帝 有宝刀三……一曰百鍊,二曰青犊,三曰漏影。”
《漢語大詞典》:百炼(百煉,百鍊)
(1).多次锻炼;久经磨炼。 汉 应劭 汉官仪卷上:“金取坚刚,百鍊不秏。”三国志·魏志·崔琰传:“ 孙 ( 孙礼 )疏亮亢烈,刚简能断; 卢 ( 卢毓 )清警明礼,百鍊不消,皆公才也。”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郊遇》:“三昧上真炁已全,百炼中凡心俱浄。”
(2).宝刀名。 晋 崔豹 古今注·舆服:“ 吴大帝 有宝刀三……一曰百鍊,二曰青犊,三曰漏影。”
《漢語大詞典》:煅炼(煅煉)
(1).谓冶炼;铸造。 元 张宪 《北庭宣元杰西番刀歌》:“金神起持水火齐,煅炼阴阳结精鋭。”
(2).烧熬。朱子语类卷一○七:“但恐如草药煅炼得无性了,救不得病耳!”
(3).修炼,磨炼;烧炼。 元 岳伯川《铁拐李》第四折:“终不脱腥羶臭秽,煅炼就地水火风。”红楼梦第一回:“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
(4).琢磨诗文,以臻精美。 宋 陆游 《岁暮遣兴》诗:“新诗煅炼功何似,问着衰翁自不知。” 元 刘埙 隐居通议·诗歌一:“至於辞语刻琢精丽,殆煅炼而成者歟。” 明 唐寅 《〈作诗三法〉序》:“为句之法,在模写,在剪裁……煅炼之,欲如制药必极其精。”
(5).谓以逼供等高压手段,陷人于罪。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林复:“ 復 乃挺身白尹,乞任其事。讫就煅炼成罪,当流海外,因寓客舶以往。” 清 恽敬 《上陈笠帆按察书》:“其时当事者,或以煅炼之法行其调停,或以调停之法行其煅炼。”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香云》:“公子羞且怒,执 乔 送太守,谓某以妖术惑人,煅炼成狱, 乔 居犴狴。”
《漢語大詞典》:摩厉(摩厲)
切磋,磨炼。国语·越语上:“其达士,絜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 元 安如山 《曹将军》诗:“正当摩厉间,一鼓拔勍敌。” 明 吾邱瑞《运甓记·诸贤渡江》:“干将摩厉,把王家社稷澄清。” 清 姚鼐 《朱竹君先生传》:“是时皆年二十餘,相聚慷慨论事,摩厉讲学,其志诚伟矣。”
分類:切磋磨炼
《漢語大詞典》:濯磨
亦作“ 濯摩 ”。 洗涤磨炼。比喻加强修养,以期有为。 宋 苏轼 《〈居士集〉叙》:“自 欧阳子 出,天下争自濯磨,以通经学古为高,以救时行道为贤,以犯颜纳説为忠。” 宋 叶适 《题贾俨不忘室》诗:“子先法曹掾,仁义躬濯磨。” 元 刘埙 隐居通议·杂录:“思昔 仁祖 尝下詔书,以古道飭天下士。天下士皆自濯摩,亦翕然丕变,一归于正。”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然则 满洲 弗逐,而欲士之争自濯磨,民之敌愾效死,以期至乎独立不羈之域,此必不可得之数也。”
《漢語大詞典》:磨错(磨錯)
磨光锉平。多比喻磨炼意志。 宋 叶适 《徐德操墓志铭》:“虽然,世之操纵方圆,雕琢技能,梳櫛缴绕以赴绳墨,磨错椎钝以就锋鋭,死往生来不能絶也。”《唐明律合编·私铸铜钱》:“磨错成钱令薄小者,徒一年。”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捣蚯蚓成浆,以箭括淬之,其锋之銛利,过於磨错。”
《漢語大詞典》:锤鍊(錘鍊)
亦作“ 锤炼 ”。
1.锻炼,磨炼。 瞿秋白 《〈饿乡纪程〉跋》:“饿乡之‘饿’,锤炼我这绕指柔钢。” 杨朔 《三千里江山》不是尾:“不用装大人,自自然然锤炼成大人了。” 袁鹰 《悲欢·深深的怀念》:“去到祖国山南海北的广阔天地里锤炼红心。”
2.谓刻苦钻研,反复琢磨,使之精炼、纯熟。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李青莲诗:“皆奇警极矣,而以浑洒出之,全不见其锤鍊之迹。” 清 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 杜 诗锤炼精纯, 李 诗瀟洒落拓。” 秦牧 《语林采英·妙语如珠》:“不是从一个方面,而是从多方面来锤炼语言,就可以收到妙语如珠,佳句迭出了。”
《國語辭典》:锤鍊(錘鍊)  拼音:chuí liàn
1.冶金。如:「钢铁必经锤鍊,方能坚强。」
2.磨炼。如:「从艰难困苦中不断锤鍊,才能养成任劳吃苦的习惯、坚强刚毅的体魄、敏锐的知觉和正确的观念。」也作「锤炼」。
《漢語大詞典》:底厉(底厲)
(1).砥砺。指磨石。底,通“ 砥 ”。汉书·枚乘传:“磨礱底厉,不见其损,有时而尽;种树畜养,不见其益,有时而大。”
(2).引申为磨炼,磨砺。汉书·邹阳传:“底厉名号者,不以利伤行。” 颜师古 注:“底厉,言其自修廉隅,若磨厉於石也。” 宋 苏辙 《君术》第三道:“其进也无所据依,而其退也无所底厉。”
《漢語大詞典》:砻淬(礱淬)
磨炼刀刃。比喻刻苦锻炼。 唐 白行简 《李娃传》:“子行秽跡鄙,不侔於他士。当礱淬利器,以求再捷。”
《國語辭典》:锤鍊(錘鍊)  拼音:chuí liàn
1.冶金。如:「钢铁必经锤鍊,方能坚强。」
2.磨炼。如:「从艰难困苦中不断锤鍊,才能养成任劳吃苦的习惯、坚强刚毅的体魄、敏锐的知觉和正确的观念。」也作「锤炼」。
《國語辭典》:藻厉(藻厲)  拼音:zǎo lì
修饰砥砺。《三国志。卷四九。吴书。刘繇传。评曰》:「刘繇藻厉名行,好尚臧否,至于扰攘之时,据万里之土,非其长也。」
分類:整饰磨炼
《漢語大詞典》:砺淬(礪淬)
刻苦磨炼。 元 吴澄 《江西秋闱分韵》:“皇心灭广远,鸿泽海汪濊,猗歟际休明,光垢勇礪淬。”
分類:刻苦磨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