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磨室
即磨坊。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十二:“峡中小室累累,各就水次,其瓦俱白,乃磨室也。以水运机,磨麦为麵。”参见“ 磨坊 ”。
分類:磨坊
《國語辭典》:磨坊  拼音:mò fāng
将米、麦等研磨成粉的工场。
《國語辭典》:磨房  拼音:mò fáng
设有磨盘的房屋。
分類:磨坊
《國語辭典》:磨坊  拼音:mò fāng
将米、麦等研磨成粉的工场。
《漢語大詞典》:辗房(輾房)
磨坊。 高玉宝 《高玉宝》第十二章:“有的工友用小车一车车地从辗房里推来和好的细泥,向每个机器旁边放。”
分類:磨坊
《漢語大詞典》:磨道
磨坊里牲口推磨时的走道。东北民歌《白吃饱》:“铁蹄子,踏烂百姓肉皮子,炕头卷去破席子,磨道牵去毛驴子。” 王汶石 《大木匠》:“衣服脏得像个土驴儿,恰像刚打磨道里钻出来一样。” 魏巍 《东方》第一部第二章:“多么黑的磨房呀,黑洞洞的,什么也瞧不见。他蹲在磨道里,一时听见脚步声响,觉得有人来套磨了。”
《国语辞典》:南山可移  拼音:nán shān kě yí
唐代太平公主与僧寺争夺磨坊,对簿公堂,当时官吏皆忌惮太平公主权势而有所偏袒,但雍州司户李元纮判断磨坊应还给僧寺。典出《旧唐书。卷九八。李元纮传》。后比喻意志坚定或判决已定,绝对不可更改。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三。滦阳消夏录三》:「问官申辨百端,终以为南山可移,此案不动。」也作「南山铁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