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打破头屑(打破头屑)  拼音:dǎ pò tóu xiè
破坏买卖双方的议价。《醒世姻缘传》第六回:「又恐怕旁边人有不帮衬的打破头屑,做张做智的圆成著。」
《国语辞典》:外毒素  拼音:wài dú sù
有些细菌所分泌的毒素,会破坏其入侵之组织,助长细菌本身之繁衍。
《国语辞典》:挖地弹(挖地弹)  拼音:wā dì dàn
一种专门破坏机场跑道的炸弹。在低空投射后,弹尾会张开一组阻力伞,一方面调整弹头朝地的姿势,同时延缓爆炸时间,使投射飞机有充分时间离开。在弹头将触及跑道时弹尾一组火箭加力器会点燃,并自动丢弃阻力伞,炸弹藉其反作用力,加速贯穿进跑道深层。
《国语辞典》:挖墙根(挖墙根)  拼音:wā qiáng gēn
挖毁墙脚地基。比喻在暗中阻挠或破坏别人的计画、行动。如:「他专在上司面前打小报告挖墙根,扯同事后腿。」也作「挖墙脚」。
《国语辞典》:挖墙角(挖墙角)  拼音:wā qiáng jiǎo
拆台,比喻从根本上破坏、损害别人。如:「这件事进行这么不顺,是不是有人在挖墙角?」
《国语辞典》:天疱疮(天疱疮)  拼音:tiān pào chuāng
病名。因免疫原因,破坏表皮细胞间黏著构造而引起细胞间分离而形成水泡,泡体大小不一,小如豌豆,大如鸡蛋,泡皮薄且透明,容易溃破。多发生于成人。
《国语辞典》:思想战(思想战)  拼音:sī xiǎng zhàn
1.因思想冲突而引发的战争,如自由主义与全体主义的战争。
2.战时以宣传等手段破坏对方战争信念的战术。
《漢語大詞典》:攻击行为
心理生物学能力的一种形式,或者是先天性的,或者是由于受挫而引起的反应,或者因受挫而加强,表现为
公开的破坏、打架、加痛苦于人、性暴行或强行夺取
隐蔽的敌对态度、妄想占有或贪心
《漢語大詞典》:钝化
在半导体表面上生成一层能促进电性能稳定的氧化层,通常将晶体管表面与周围电的和化学的条件相隔离,以减少反向漏电流,提高击穿电压,增加功耗的定额
金属经强氧化剂或电化学方法氧化处理,使呈钝状的过程
催化剂、血清等活性的破坏
《漢語大詞典》:放射病
病,由各种放射线(如原子弹或氢弹爆炸时放出的射线)破坏人体组织而引起。症状是体温增高,恶心,皮肤和黏膜出血,毛发脱落,白细胞减少等。
《漢語大詞典》:放射疗法
简称“放疗”。利用放射线的照射,破坏、杀灭肿瘤细胞的治疗方法。各种癌细胞对放射线敏感程度不一,因此并非所有的癌肿都适宜进行放射疗法。放射源可分为x线、放射性同位素和加速器三大类。
《漢語大詞典》:放析
散乱,破坏。史记·汲郑列传:“非苦就行,放析就功,何乃取 高皇帝 约束纷更之为?公以此无种矣。” 王伯祥 注:“放析,散乱,破坏。”
《漢語大詞典》:防爆
防止破坏性爆炸发生(如由产生火花引起的爆炸)
《國語辭典》:反革命  拼音:fǎn gé mìng
违反革命理念的意图或行为。在革命政权发展的过程中,「反革命」常成为指控政敌的罪名。
《國語辭典》:坏分子(壞分子)  拼音:huài fèn zǐ
大陆地区称犯法作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