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砥砺清节(砥砺清节)  拼音:dǐ lì qīng jié
磨鍊清廉高尚的节操。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虞文绣砥砺清节,耽学好古。」
《国语辞典》:砥名励节(砥名励节)  拼音:dǐ míng lì jié
磨鍊名誉与节操。唐。高迈〈济河焚舟赋〉:「砥名励节,易地改辙,冀桑榆之未晚,得雌雄之一决。」
《国语辞典》:砥平绳直(砥平绳直)  拼音:dǐ píng shéng zhí
磨刀石极平,墨线绷的很直。形容十分平直。汉。蔡邕〈隶势〉:「或砥平绳直,或蜿蜒缪戾。」
《国语辞典》:砥行立名  拼音:dǐ xìng lì míng
磨砺德行,建立功名。《史记。卷六一。伯夷列传》:「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
《国语辞典》:砥行磨名  拼音:dǐ xìng mó míng
磨砺德行与名节。南朝宋。周朗〈报羊希书〉:「夫天下之士,砥行磨名,欲不辱其志气,运奇蓄异,将进善于所天。」
《国语辞典》:砥志砺行(砥志砺行)  拼音:dǐ zhì lì xìng
磨鍊志节和品行。如:「他以陶渊明做为砥志砺行的目标。」
《分类字锦》:操行砥平
刘克庄撰楮知白诏养素林下洁已不污操行砥平襟怀宽博
分类:
《分类字锦》:碧山砥行
孟郊 荅友人诗 砥行碧山石,结交青松枝。碧山无转易,青松难倾移。
分类:节操
《漢語大詞典》:砥京
犹砥原。平原。引申为坦途。 清 曹寅 《巫峡石歌》:“铲削嶮巇作平地,周行万里歌砥京。”
分類:平原坦途
《漢語大詞典》:砥厉廉隅(砥厲廉隅)
谓磨练节操。廉隅,棱角,喻指方正的操守。礼记·儒行:“近文章,砥厉廉隅。” 孔颖达 疏:“言儒者习近文章,以自磨厉,使成己廉隅也。”孔丛子·连丛子下:“志不在小,则不可度,砥厉廉隅,则不可越,行高体卑,则不可阶。”亦作“ 砥礪廉隅 ”。 宋 苏轼 《刘有方可昭宣使依旧嘉州刺史内侍押班制》:“砥礪廉隅,有搢绅之风。” 梁启超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四节:“儒学本有名教之目,故砥礪廉隅,崇尚名节。”
《漢語大詞典》:砥厉名号(砥厲名號)
见“ 砥礪名号 ”。
《國語辭典》:砥砺名号(砥礪名號)  拼音:dǐ lì míng hào
磨鍊自己使名誉高尚。汉。荀悦《汉纪。卷九。景帝纪》:「臣闻盛饰入朝者,不以私污义,砥砺名号者,不以利伤行。」
分類:品节令名
《國語辭典》:砥砺廉隅(砥礪廉隅)  拼音:dǐ lì lián yú
廉隅,品行方正不苟。砥砺廉隅指磨鍊之,使品行方正不苟。宋。苏轼〈除苗授特授武泰军节度使殿前副都指挥使勋封食实封如故制〉:「砥砺廉隅,得士君子之概。」《官场现形记》第四六回:「本大臣砥砺廉隅,一介不取,所到之处,一概不许办差。」
《漢語大詞典》:砥厉廉隅(砥厲廉隅)
谓磨练节操。廉隅,棱角,喻指方正的操守。礼记·儒行:“近文章,砥厉廉隅。” 孔颖达 疏:“言儒者习近文章,以自磨厉,使成己廉隅也。”孔丛子·连丛子下:“志不在小,则不可度,砥厉廉隅,则不可越,行高体卑,则不可阶。”亦作“ 砥礪廉隅 ”。 宋 苏轼 《刘有方可昭宣使依旧嘉州刺史内侍押班制》:“砥礪廉隅,有搢绅之风。” 梁启超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四节:“儒学本有名教之目,故砥礪廉隅,崇尚名节。”
《國語辭典》:砥砺名号(砥礪名號)  拼音:dǐ lì míng hào
磨鍊自己使名誉高尚。汉。荀悦《汉纪。卷九。景帝纪》:「臣闻盛饰入朝者,不以私污义,砥砺名号者,不以利伤行。」
分類:品节令名
《國語辭典》:砥砺名节(砥礪名節)  拼音:dǐ lì míng jié
磨鍊名誉与节操。《晋书。卷五五。夏侯湛传》:「论者谓湛虽生不砥砺名节,死则俭约令终,是深达存亡之理。」
《漢語大詞典》:砥廉峻隅
经过磨砺,使棱角更加分明。 明 唐顺之 《方砚铭》:“汝之守,足以砥廉峻隅,而不刓于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