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353,分291页显示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9  20  21  2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石交
石公
石家
乌石
树石
青石
石出
石子
越石
乐石
石乳
石麟
燕石
刊石
石氏
《國語辭典》:石交  拼音:shí jiāo
如石头般坚固的深厚情谊。《史记。卷六九。苏秦传》:「燕无故而得十城,必喜;秦王知以己之故而归燕之十城,亦必喜。此所谓弃仇雠而得石交者也。」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谐讔》:「若效而不已,则髡袒而入室,旃孟之石交乎?」
《骈字类编》:石公
越绝书阊门外高颈山东桓石人古者名石公去县二十里 明一统志石公山在镇江府城东北八里濒江与焦山相对上有送江亭如又石公山在苏州府城西南一百二十里山根有石 老翁立水中涸不露潦不没故名山葛一龙宿永福寺诗见 长下
《骈字类编》:石家
唐 杜牧 蔷薇花 石家锦幛依然在,闲倚狂风夜不收。
唐 李商隐 牡丹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唐 薛逢 悼古 汉武玉堂人岂在,石家金谷水空流。
唐 李咸用 金谷园 石家旧地聊登望,宠辱从兹信可惊。
唐 唐彦谦 咏葡萄 石家美人金谷游,罗帏翠幕珊瑚钩。
《骈字类编》:乌石(乌石)
元 虞集 赋故宋李文襄公植乌石渡旧隐 试询乌石江头水,宁有微波接汨罗。
《骈字类编》:树石(树石)
画鉴五代妇人童氏画六隐图见于宣和图谱今藏山阴王子才监簿家乃画范蠡至张志和等六人乘舟而隐居山水树石人物如豆许亦甚可爱之历代名画记刘方平工山水树石汧国公李勉甚重画论画有宾主不可使宾胜主谓如山水则山水是主烟云树石人物禽畜楼观皆是宾且如一尺之山是主凡宾者远近折算须要停均谓如人物是主凡宾者皆随远近高下布景不可意推也 画禅法常号牧溪喜画龙虎猿鹤芦雁山水树石人物皆随笔点墨而成意思简当不费妆饰 王无竞和宋之问下山歌日云暮兮下嵩山路连绵兮树石间树陈子昂酬夏日登华观诗崖前万丈流 石千年古
《漢語大詞典》:青石
(1).青色的岩石。可作建筑材料、碑版等用。 汉 东方朔 神异经·中荒经:“东方有宫,青石为墻……门有银牓,以青石碧鏤。” 唐 白居易 《青石》诗:“青石出自 蓝田山 ,兼车载运来 长安 。”《水浒传》第十四回:“僧人指个去处,教用青石凿箇寳塔,放於所在,镇住溪边。”
(2).指青石般的色、质。 宋 梅尧臣 《钓蟹》诗:“老蟹饱经霜,紫螯青石壳。”
(3).石灰岩的俗称。
《骈字类编》:石出
唐 杜甫 送李八秘书赴杜相公幕 石出倒听枫叶下,橹摇背指菊花开。
《國語辭典》:石子  拼音:shí zi
小石头。《水浒传》第七○回:「韩滔却待挺搠来迎,被张清暗藏石子,手起望韩滔鼻凹里打中。」《红楼梦》第四一回:「刘姥姥便度过石来,顺著石子甬路走去。」也称为「石头子儿」。
《漢語大詞典》:越石
(1).见“ 越石父 ”。
(2).指 晋 代抗敌名臣 刘琨 。晋书·刘琨传:“ 琨 字 越石 ……在 晋阳 ,尝为胡骑所围数重,城中窘迫无计, 琨 乃乘月登楼清啸,贼闻之,皆悽然长叹。中夜奏胡笳,贼又流涕歔欷,有怀土之切。向晓復吹之,贼并弃围而走。” 清 钱谦益 《浩气吟序》:“ 睢阳 苦战,更楼起‘横笛’之吟; 越石 重围,长啸发《扶风》之咏。” 清 顾炎武 《又酬傅处士次韵》之一:“清切频吹 越石 笳,穷愁犹驾 阮生 车。”
分類:名臣
《漢語大詞典》:越石父
春秋 时 齐国 贤人。 齐 相 晏婴 解左骖赎之于缧絏之中,归而久未延见, 越石父 以为辱己,要求绝交, 晏婴 谢过,延为上客。见晏子春秋·杂上二四。 清 吴嘉纪 《归东淘答汪三韩过访》诗之二:“嗟哉 越石父 !脱驂人安在?”亦省称“ 越石 ”。 明 沈自徵 《鞭歌妓》:“你肯解赠 越石 驂,我怎便占住了 陈蕃 榻。”《觚賸·虎林军营唱和》引 清 潘力田 诗:“敢望左驂归 越石 ,还期长珮拟 灵均 。”
《漢語大詞典》:乐石(樂石)
古文苑·李斯〈峄山刻石文〉:“今皇帝壹家天下,兵不復起……群臣颂略,刻此乐石,以著经纪。” 章樵 注:“石之精坚堪为乐器者,如 泗 滨浮磬之类。”原指可制乐器的石料,因《峄山石刻文》用此石镌刻,后以之泛指碑石或碑碣。 唐 柳宗元 《故殿中侍御史柳公墓表》:“刊乐石,篆遗德,延休烈,垂宪则。” 清 赵翼 《奉和相公经略来滇》之二:“相公自来功自速,好磨乐石待 韩 碑。” 清 龚自珍 《〈阮尚书年谱〉第一序》:“公谓吉金可以证经,乐石可以劻史,玩好之侈,临摹之工,有不预焉。”参阅 唐 颜师古 匡谬正俗·乐石说文·石部“磬” 段玉裁 注。
《漢語大詞典》:石乳
(1).见“ 石鐘乳 ”。
(2).茶名。 宋 顾文荐 《负暄杂录·建茶品第》:“又一种茶,聚生石崖,枝叶尤茂。 至道 初,有詔造之,别号石乳。”宋史·地理志五:“ 建寧府 贡火箭、石乳、龙茶。”宋史·食货志下五:“茶有二类,曰片茶,曰散茶。片茶蒸造……有龙、凤、石乳、白乳之类十二等。”
分類:茶名
《國語辭典》:石钟乳(石鐘乳)  拼音:shí zhōng rǔ
石灰岩洞中悬在洞顶壁上的锥状物体,由含碳酸钙的水溶液逐渐蒸发凝结而成。也称为「钟乳石」。
《漢語大詞典》:石麟
(1).见“ 石麒麟 ”。
(2).一种大蛤蟆。 明 屠本畯 闽中海错疏卷中:“石麟生高山深涧中,皮斑,肉白味美。昼伏竇中,夜居山头石顶最高处。”参见“ 石撞 ”。
分類:大蛤蛤蟆
《漢語大詞典》:石麒麟
亦省作“ 石麟 ”。 1.古代帝王陵前的石雕的麒麟。西京杂记卷三:“观前有三梧桐树,树下有石麒麟二枚,刊其胁为文字,是 秦始皇 驪山 墓上物也。”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 丹阳 大姑陵 ,陵下有石麟二枚,不知年代。” 唐 刘禹锡 《汉寿城春望》:“田中牧竖烧芻狗,陌上行人看石麟。” 前蜀 韦庄 《上元县》:“止竟霸图何物在,石麟无主卧秋风。”
(2).对幼儿的美称。陈书·徐陵传:“时 寳誌上人 者,世称其有道。 陵 年数岁,家人擕以候之; 寳誌 手摩其顶,曰:‘天上石麒麟也。’” 宋 苏轼 《徐元用使君与其子端常邀仆与小儿过同游东山浮金堂戏作》诗:“使君有令子,真是石麒麟;我子乃散材,有如木轮囷。” 明 何景明 《相逢行赠孙从一》:“石麟在天动鳞甲,赤凤排云生羽毛。” 清 方文 《吴次暹瓶桂自开而举子同人觞之》诗:“太乙想传天马信,长庚先产石麟儿。” 清 赵翼 《昨岁除夕香远内弟得一子书以奉贺》诗:“八十四翁来发兆,上堂亲抚石麒麟。”
《漢語大詞典》:石撞
一种大蛤蟆。又名“石榜”、“石獷”。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二:“予世居 德兴 ,有 毛山 环三州界,广袤数百里,每岁夏间,山傍人夜持火炬,入深溪或巖洞间捕大虾蟆,名曰石撞,乡人贵重之。”
《漢語大詞典》:燕石
(1). 燕山 所产的一种类似玉的石头。山海经·北山经“北百二十里,曰 燕山 ,多婴石” 晋 郭璞 注:“言石似玉,有符彩婴带,所谓 燕 石者。”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圣水:“ 圣水 又东,逕 玉石山 ,谓之 玉石口 。山多珉玉 燕 石,故以玉石名之。” 清 谈迁 《故宫赋》:“卜我 郟鄏 ,重拓帝城。神木自效, 燕 石相迎。”
(2).太平御览卷五一引《阙子》:“ 宋 之愚人得 燕 石於 梧臺 之东,归西藏之,以为大寳。 周 客闻而观焉,主人端冕玄服以发寳,华匱十重,緹巾十袭。客见之,卢胡而笑曰:‘此 燕 石也,与瓦甓不异。’主人大怒,藏之愈固。”后以“燕石”喻不足珍贵之物。 晋 葛洪 抱朴子·吴失:“乐天任命,混一荣辱,进无悦色,退无戚容者,固有伏死乎瓮牖,安肯沽衒以进趋,揭其不貲之寳,以竞 燕 石之售哉!” 唐 李白 《赠范金乡》诗之一:“我有结緑珍,久藏浊水泥。时人弃此物,乃与 燕 石齐。”石,一本作“ 珉 ”。 清 胡凤丹 《重刻〈日损斋笔记〉序》:“以视碔砆 燕 石,车载斗量,无所短长轻重者,其贵与贱之相去何如也。”
(3).用为自谦凡庸之词。 晋 郭璞 《〈方言〉序》:“余少玩雅训,旁味《方言》,復为之解。触事广之,演其未及,摘其谬漏,庶以 燕 石之瑜,补琬琰之瑕,俾后之瞻涉者,可以广寤多闻尔。” 唐 包佶 《酬于侍郎湖南见寄十四韵》:“ 楚 材欣有适, 燕 石愧无功。” 宋 苏轼 《九日邀仲屯田为大水所隔以诗见寄次其韵》:“漫遣鲤鱼传尺素,却将 燕 石报琼华。”
(4).指 燕然 石。 唐 李商隐 《行次昭应县道上送户部李郎中充昭义攻讨》诗:“早勒勋庸 燕 石上,佇光纶綍 汉 庭中。” 冯浩 笺注:“《后汉书》: 竇宪 大破北单于於 稽落山 ,遂登 燕然山 ,刻石勒功,令 班固 作铭。” 唐 霍总 《塞下曲》:“岂要铭 燕 石,平生重武威。”参见“ 燕然石 ”。
《漢語大詞典》:燕然石
东汉 窦宪 破 北匈奴 ,登 燕然山 ,刻石记功。后以“燕然石”指建立边功的记功碑。 唐 李昂 《从军行》:“ 田畴 不卖 卢龙 策, 竇宪 思勒 燕然 石。” 唐 耿湋 《送王将军出塞》诗:“更就 燕然 石,行看奏虏功。” 唐 李益 《统汉峰下》诗:“只今已勒 燕然 石,北地无人空月明。” 南朝 梁 徐悱 《古意酬到长史溉登琅邪城》诗:“怀纪 燕山 石,思开 函谷 丸。”
《國語辭典》:刊石  拼音:kān shí
刻在石上。《后汉书。卷二三。窦融传》:「乃遂封山刊石,昭铭上德。」《文选。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乃刊石图徽,寄情铭颂。」
分類:刻石
《骈字类编》:石氏
唐 罗邺 落第书怀寄友人 去国汉妃还似玉,亡家石氏岂无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