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衒玉贾石(衒玉賈石)  拼音:xuàn yù gǔ shí
衒,誇示他人。贾,贩卖。衒玉贾石指沿街誇示、叫卖玉石,但所卖的却只是石头。比喻虚假欺诈,言行不相符。汉。扬雄《法言。问道》:「衒玉而贾石者,其狙诈乎?」唐。柳宗元〈银青光禄大夫右散骑常侍轻车都尉宜城县开国伯柳公行状〉:「是夫喋喋,衒玉而贾石者也。」
《國語辭典》:以碫投卵  拼音:yǐ duàn tóu luǎn
用砺石砸鸡蛋。比喻以强攻弱,必定成功。《孙子。势》:「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也作「以石投卵」。
《国语辞典》:怒猊渴骥(怒猊渴骥)  拼音:nù ní kě jì
愤怒的狮子用脚挑动石头,口渴的骏马奔向水泉。比喻书法的骨力雄健,笔势奔驰。语本《新唐书。卷一六○。徐浩传》:「尝书四十二幅屏八体皆备,草隶尤工。世状其法曰:『怒猊抉石,渴骥奔泉』。」
《国语辞典》:璞玉为石(璞玉为石)  拼音:pú yù wéi shí
把未经琢磨的玉石当普通石头。比喻见识短浅。《幼学琼林。卷三。珍宝类》:「楚王以璞玉为石,两刖卞和之足。」
《国语辞典》:石头子儿(石头子儿)  拼音:shí tou zǐ ér
小石头。如:「他喜欢到河边捡各种石头子儿。」也称为「石子」。
分类:小石石头
《国语辞典》:石枯松老  拼音:shí kū sōng lǎo
石头枯裂,松树老朽。形容经历时间长久。金。丘处机〈水龙吟。混元南岳初开〉词:「吟咏从佗,海移山变,石枯松老。」
《国语辞典》:石刻史料  拼音:shí kè shǐ liào
泛指刻在石头上的文献资料。包括碑碣、造像记、石经、壁画石像、后人的题识等。
《国语辞典》:水清石见(水清石见)  拼音:shuǐ qīng shí jiàn
当水清澈时可见水底石头。比喻事情真相大白。如:「这件事经过许多波折后,终于水清石见,还他一个公道。」
《国语辞典》:如水投石  拼音:rú shuǐ tóu shí
像水泼在石头,滴水不透。比喻空忙一场,不具效果。《资治通鉴。卷一八七。唐纪三。高祖武德二年》:「陛下创业明主,臣不才,所言如水投石,言于太子亦然。」
分类:石头滴水
《国语辞典》:负石赴河(负石赴河)  拼音:fù shí fù hé
背负石头,投河而死。语本《庄子。盗蹠》:「申徒狄谏而不听,负石自投于河,为鱼鳖所食。」比喻有必死的决心。《荀子。不苟》:「故怀负石而赴河,是行之难为者也。」
《国语辞典》:匪石之心  拼音:fěi shí zhī xīn
匪石指不是石头。「匪石之心」比喻坚贞,不可动摇。语本《诗经。邶风。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晋书。卷六五。列传。王导》:「实赖元宰,固怀匪石之心。」
《国语辞典》:李广射虎(李广射虎)  拼音:lǐ guǎng shè hǔ
西汉名将李广,在蓝田南山射猎,将草中石头误为老虎而射,竟一箭射入石中。后又多次射杀猛虎。典出《史记。卷一○九。李将军传》。后用以形容功夫深湛,勇猛过人。如:「看他表演的这手功夫,真有李广射虎之势。」
《国语辞典》:一块石头掉井里(一块石头掉井里)  拼音:yī kuài shí tou diào jǐng lǐ
(歇后语)不懂。石头掉入井中,发出扑通声,而扑通音谐「不懂」。如:「刚才王先生的一连串解说,对我们而言,如同一块石头掉井里──不懂。」
《国语辞典》:它山之石,可以为错(它山之石,可以为错)  拼音:tuō shān zhī shí,kě yǐ wéi cuò
别座山上的石头,可以取来制作治玉的磨石。语出《诗经。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可以为错……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指别国的贤才可以用来治理本国。后比喻借助外力,改正自己的缺失。如:「它山之石,可以为错。韩国能把汉江整治成功,他们的经验,正可以让我们在整治淡水河上作参考。」也作「他山攻错」、「他山之攻」、「他山之石」、「他山之石,可以攻错」。
《国语辞典》:茅厕里的石头(茅厕里的石头)  拼音:máo si lǐ de shí tou
(歇后语)又臭又硬。意谓茅厕里的石头很臭且质地又硬,就像一个人固执不通的脾气。《醒世姻缘传》第一九回:「莫说一个晁大舍,就是十个晁大舍,当真怕他强奸了不成?谁想这样邪皮物件,就如那茅厕里的石头一般,又臭又硬,见了晁大舍,故意躲藏不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