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21,分22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财能
明算
学民
遗知
医博士
有见识
工专
镕化
专校
访乐
洽识
普法
实习
寡闇
红专
《漢語大詞典》:财能(財能)
才能,知识和能力。财,通“ 才 ”。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必仁且知:“不仁而有勇力财能,则狂而操利兵也。”
《漢語大詞典》:明算
唐 代科举取士的科目名称。主要考试关于算学的知识。参见“ 明法 ”。
《國語辭典》:明法  拼音:míng fǎ
1.申明法令。《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皇帝临位,作制明法。」,参见「明法审令」条。
2.自然的规律。《庄子。知北游》:「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3.明的法令。《汉书。卷五二。窦田灌韩传。韩安国》:「今大王列在诸侯,訹邪臣浮说,犯上禁,桡明法。」
《漢語大詞典》:学民(學民)
指有知识的人,儒生。《商君书·农战》:“国有事,则学民恶法,商民善化,技艺之民不用,故其国易破也。”
《漢語大詞典》:遗知(遺知)
未学不懂的知识。 清 陈确 《大学辨》:“天下之理无穷,一人之心有限,而傲然自信,以为吾无遗知焉者,则必天下之大妄人矣。”
分類:不懂知识
《漢語大詞典》:医博士(醫博士)
官名。负责教授医学知识。 隋 始置, 唐 沿之。隋书·百官志下:“太医署有主药,二人……医博士,二人。”新唐书·百官志三:“医博士一人,正八品上;助教一人,从九品上。掌教授诸生以《本草》《甲乙》《脉经》。”
《国语辞典》:有见识(有见识)  拼音:yǒu jiàn shì
有知识见闻。《文明小史》第三八回:「我说贵省抚台是个极有见识的,区区小事,没有个商量不通。」
《国语辞典》:工专(工专)  拼音:gōng zhuān
传授工科知识、训练工业技能、培养实用工业人才的专科学校。设有电子、机械、工业管理、建筑、纺织等科。有二年制、三年制与五年制之分。
《國語辭典》:镕化(鎔化)  拼音:róng huà
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变成液体。
《国语辞典》:专校(专校)  拼音:zhuān xiào
专科学校,传授专门知识技能,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学校。如:「专校毕业的学生具有专业技术的才能,是国家发展工商经济的主力。」
《漢語大詞典》:访乐(訪樂)
请教音乐知识。《孔子家语·观周》:“﹝ 孔子 ﹞至 周 ,问礼於 老聃 ,访乐於 萇弘 。”
《漢語大詞典》:洽识(洽識)
知识丰富。北史·刘芳传:“ 刘芳 矫然特立,沉深好古,博通洽识,为世儒宗。” 元 陆友仁 《砚北杂志》卷下:“ 袁伯长 学士,博闻洽识, 江 左絶伦。”
分類:知识丰富
《國語辭典》:普法  拼音:pǔ fǎ
1.三阶教对修行方式、态度的一种方法。分为普法和别法两类,普法是指对法不分大、小乘,于人不辨圣、凡,普信普敬,不尊此法而斥他法,这是第三阶众生最适合修行的方法。
2.大陆地区指普及法律知识。
《國語辭典》:实习(實習)  拼音:shí xí
实地练习及操作。如:「他还得实习一年,才能成为正式老师。」
《漢語大詞典》:寡闇
犹寡昩。知识浅陋,不明事理。 南朝 梁 沈约 《改天监元年恩诏》:“朕以寡闇,命不先后,寧济之功,属当期运。” 南朝 梁 沈约 《与谢朏敕》:“吾以菲德,属当期运,鉴与吾言,思隆治道,而明不远烛,所蔽者多,实寄贤能,匡其寡闇。”
《漢語大詞典》:红专(紅專)
谓又红又专。红,指具有政治觉悟;专,指掌握专业知识。如:红专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