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具眼  拼音:jù yǎn
1.具有鉴别事物的眼光。《宋史。卷三九四。谢深甫传》:「文士世不乏,求具眼如深甫者实鲜。」
2.具有鉴别事物眼光的人。明。冯梦龙《智囊补。闺智。漂母》:「楚汉皆豪杰,无一人知信者,虽高祖亦不知,仅一萧相国,亦以与语故奇之,而母独识拔于邂逅憔悴之中,真古今第一具眼矣。」
《漢語大詞典》:道眼
(1).佛教语。指能洞察一切,辨别真妄的眼力。《敦煌变文汇录·维摩诘经问疾品变文》:“必使天龙开道眼,教伊八部悟深因。” 宋 苏轼 《与王定国书》:“粉白黛緑者,俱是火宅中狐狸射干之流,愿公以道眼照破。”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艺文赏鉴一:“今此幅得 李唐 法,世人以肉眼观之,则无足取也。若以道眼观之,则形不足而意有餘矣。” 易宗夔 《新世说·巧艺》:“具道眼者,必有以教我。”
(2).旷野中行人踩出来的小路。 刘白羽 《一个温暖的雪夜》:“开头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后来风雪又下得漫天漫地,不知道什么时候一离开道眼,我们就在荒草甸子里转游开了。”
(3).办法;主意。 端木蕻良 《科尔沁旗草原》十八:“你的道眼比我多,快快想个好法子,把 大山 那小子烟消火灭。” 曲波 《林海雪原》十三:“快把你的道眼拿出来呀!留在肚子里叫它生小崽呀!”
(4).指达到目的的途径。 梁斌 《播火记》二一:“你天不怕地不怕,连我也不看在眼里。道眼儿越走越窄,窄到挤不过身子去了。”
(5).言外之意。 管桦 《小英雄雨来》一:“ 雨来 听出 铁头 话里面有道眼,就折转身,朝着河沿跑。”
《國語辭典》:慧眼  拼音:huì yǎn
1.佛教用语。指能照见一切现象皆空的眼睛。《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如来有慧眼否?如是也善!如来有慧眼。」
2.敏锐的眼力。如:「慧眼识英雄」。
《漢語大詞典》:五眼
佛教语。指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凡夫所见为肉眼,天人禅定所见为天眼,小乘照见真空之理为慧眼,菩萨照见普度众生的一切法门为法眼,佛陀具种种眼而照见中道实相为佛眼。大智度论卷三三:“菩萨摩訶萨欲得五眼者,当学般若波罗蜜。”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藴终古於三季,俟通明於五眼。” 唐 独孤及 《观世音菩萨等身绣像赞》:“五眼周视,四魔怖慑。”
《國語辭典》:高眼  拼音:gāo yǎn
眼力高、眼界广。如:「此事难逃老兄高眼,一定会看出破绽。」
《國語辭典》:凡眼  拼音:fán yǎn
平庸的眼光或普通的见识。如:「一般的凡眼,怎能识得真正的千里马?」宋。陆游 次韵邢德允见赠:「马骏初非凡眼识,源深终与大川通。」《红楼梦》第五回:「此各司中皆贮的是普天之下所有的女子过去未来的簿册,尔凡眼尘躯,未便先知的。」
《漢語大詞典》:俊眼
(1).高明的眼力。 元尚仲贤《柳毅传书》第四折:“欲待对官人説个明降,又恐怕肉身人道我荒唐,不俊眼的 襄王 对面儿犹疑梦想。” 明孙仁孺《东郭记·郁陶思君尔》:“还亏杀中庭一泪动伊心,发愤去叨咱福荫,一回头便觉惊人甚。俺俊眼儿可也煞堪钦,选得个良人直恁。” 清 李渔 《慎鸾交·赠妓》:“ 又嫱 谢絶吾儕,单近老社翁一位,可见他有识英雄的俊眼。”
(2).秀美的眼睛。红楼梦第三回:“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儿,俊眼修眉,顾盼神飞。”
《國語辭典》:凤眼(鳳眼)  拼音:fèng yǎn
形容人的眼睛横长而秀气,如凤凰的眼睛一般。《红楼梦》第五二回:「晴雯听了,果然气的蛾眉倒蹙,凤眼圆睁,即时就叫坠儿。」
《漢語大詞典》:凤眼草(鳳眼草)
指椿树上丛生的荚。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二·椿樗﹝附方﹞:“洗头明目,用凤眼草(即椿树上丛生荚也)烧灰淋水洗头,经一年眼如童子。”
《漢語大詞典》:众视(衆視)
(1).众人的眼力。吕氏春秋·用众:“以众视无畏乎 离娄 矣,以众知无畏乎 尧 舜 矣。”
(2).众人的观瞻。 南朝 宋 颜延之 《庭诰》:“言不入於高听,人见弃於众视。”
《漢語大詞典》:眼瞎
眼睛失明。亦喻眼力差。 明 高濂 《玉簪记·幽情》:“天生眼瞎,又兼折脚。不会念经,只好捧盒。”儿女英雄传第七回:“姑娘,是我小老儿眼瞎了。姑娘,你是何人,前来救我?”
《漢語大詞典》:眼眯(眼瞇)
眼皮微合;小睡。《东周列国志》第一回:“ 宣王 在玉輦之上,打个眼瞇,忽见远远一辆小车,当面衝突而来。”
眼力差,判断错误。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马僧:“两盗,雏耳;虽相伺而眼眯,误赤金为钱鏹,故不直一下手。”
《漢語大詞典》:辨眼
敏锐的眼力。 唐 杜甫 《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诗:“ 顾 於 韩 蔡 内,辨眼工小字。”一本作“ 辩眼 ”。
分類:敏锐眼力
《國語辭典》:眼毒  拼音:yǎn dú
1.眼光锐利。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二折:「(正末云)敢问哥哥,这嫂嫂敢不和哥哥是儿女夫妻么?(燕大云)兄弟,你好眼毒也,你怎生便认的出来?」
2.恶意的凝视。如:「你在这里也要惹人厌,招人的眼毒。」
《漢語大詞典》:眼水
(1).眼泪,泪水。
(2).方言。眼光;眼力。 克非 《春潮急》四:“‘是的,土改时分的。’ 李春山 笑着回答,‘兄弟,你好眼水。’”
《國語辭典》:眼辨  拼音:yǎn biàn
眼能明辨。形容眼力好。《刘知远诸宫调。第一二》:「强人眼辨世中希,彦威乎亲天下少。」《董西厢》卷二:「不惟眼辨与身轻,那更马疾手妙。」
分類:眼力
《漢語大詞典》:眼筋
眼睛。亦借指眼光,眼力。古尊宿语录·云峰悦禅师:“诸禪德,大凡发足超方,也须甄别邪正,识辨真伪,带些眼筋始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