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887,分126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典故(续上)
风流贺季真
子真(又作:子真矜谷口 ...)
海棠春睡
真龙(又作:真龙反惊叶 ...)
真珠换妾
真妃解语
华阳真逸铭
九炊为真玉
醉有真乡
季真
九真君
小槽红,真珠滴
懒是真
刘惔倾酿
刘尹
典故
风流贺季真

相关人物
李白
 
贺知章


《全唐诗》卷一百八十二〈对酒忆贺监二首〉
〈对酒忆贺监二首〉其一:「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昔好杯中物,翻为松下尘【今为松下尘】。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
典故 
子真矜谷口
 
子真谷口耕
 
子真谷口
 
寻谷口
 
岩石卧
  
生涯如谷口
  
耕谷口
   
谷口樵归
  
谷口终身隐
   
谷口郑夫子
 
躬耕谷口
 
郑子真
  
相关人物
郑朴(子真)


《法言义疏》卷八〈问神〉~73~
或曰:「君子病没世而无名,盍势诸名卿,可几也。」曰:「君子德名为几。梁、齐、赵、楚之君非不富且贵也,恶乎成名?谷口郑子真,不屈其志,而耕乎岩石之下,名振于京师。岂其卿!岂其卿!」
《汉书》卷七十二〈王贡两龚鲍列传〉
其后谷口有郑子真,蜀有严君平,皆修身自保,非其服弗服,非其食弗食。成帝时,元舅大将军王凤以礼聘子真,子真遂不诎而终。君平卜筮于成都韨,以为「卜筮者贱业,而可以惠众人。有邪恶非正之问,则依蓍龟为言利害。与人子言依于孝,与人弟言依于顺,与人臣言依于忠,各因势导之以善,从吾言者,已过半矣。」裁日阅数人,得百钱足自养,则闭肆下帘而授老子。博览亡不通,依老子、严周之指著书十馀万言。扬雄少时从游学,以而仕京师显名,数为朝廷在位贤者称君平德。杜陵李彊素善雄,久之为益州牧,喜谓雄曰:「吾真得严君平矣。」雄曰:「君备礼以待之,彼人可见而不可得诎也。」彊心以为不然。及至蜀,致礼与相见,卒不敢言以为从事,乃叹曰:「杨子云诚知人!」君平年九十馀,遂以其业终,蜀人爱敬,至今称焉。及雄著书言当世士,称此二人。其论曰:「或问: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盍势诸?名,卿可几。曰:君子德名为几。梁、齐、楚、赵之君非不富且贵也,恶虖成其名!谷口郑子真不诎其志,耕于岩石之下,名震于京师,岂其卿?岂其卿?楚两龚之絜,其清矣乎!蜀严湛冥,不作苟见,不治苟得,久幽而不改其操,虽随、和何以加诸?举兹以旃,不亦宝乎!」

简释

郑生谷:喻隐居或隐居之所。唐岑参《终南山双峰草堂作》:“缅怀郑生谷,颇忆严子懒。”


例句

柴门草舍绝风尘,空谷耕田学子真。 刘长卿 寻龙井杨老

已比子真耕谷口,岂同陶令卧江边。 张乔 七松亭

市门逐利终身饱,谷口躬耕尽日饥。 徐夤 偶书

山中宰相陶弘景,谷口耕夫郑子真。 徐夤 岚似屏风

谷口郑子真,躬耕在岩石。 李白 赠韦秘书子春二首

迹向尘中隐,书从谷口来。 李端 得山中道友书寄苗钱二员外

共有樽中好,言寻谷口来。 杜审言 夏日过郑七山斋

不但习池归酩酊,君看郑谷去夤缘。 杜甫 宇文晁尚书之甥崔彧司业之孙尚书之子重泛郑监前湖

耕岩非谷口,结草即河滨。 杜甫 寄张十二山人彪三十韵

自是秦楼压郑谷,时闻杂佩声珊珊。 杜甫 郑驸马宅宴洞中

谷口旧相得,濠梁同见招。 杜甫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

谷口子真正忆汝,岸高瀼滑限西东。 杜甫 江雨有怀郑曲设

幽深不让子真居,度日闲眠世事疏。 武元衡 春暮郊居寄朱舍人

废寺连荒垒,那知见子真。 卢纶 关口逢徐迈

如能固旷怀,谷口期穷年。 权德舆 酬李二十二兄主簿马迹山见寄

何事须夫子,邀予谷口真。 王维 戏赠张五弟諲三首

时美城北徐,家承谷口郑。 皎然 答郑方回

输他谷口郑夫子,偷得闲名说至今。 罗隐 皇陂

秩满归白云,期君访谷口。 钱起 赠东邻郑少府

酒酣出谷口,世网何羁束。 钱起 过沈氏山居

谷口好泉石,居人能陆沉。 钱起 题玉山村叟屋壁

路傍谁识郑公子,谷口应知汉逸人。 韩翃 送别郑明府

典故
海棠春睡

相关人物
太真妃
 
杨玉环(杨贵妃)


《苏轼诗集》卷二十二〈海棠〉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濛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太真外传》
上皇登沉香亭,诏太真妃子。妃子时卯醉未醒,命力士从侍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上皇笑曰:「岂是妃子醉,真海棠睡未足耳。」
典故
好龙
 
牖下窥龙
  
画龙在叶
  
真龙反惊叶
 
叶公
 
叶公好尚
  
叶公见真龙
 
叶公岂好真龙
 
叶龙
 
郝贞隆

相关人物
子张
 
鲁哀公
 
沈诸梁


《新序》卷五〈杂事〉~90~
子张见鲁哀公,七日而哀公不礼,托仆夫而去曰:「臣闻君好士,故不远千里之外,犯霜露,冒尘垢,百舍重趼,不敢休息以见君,七日而君不礼,君之好士也,有似叶公子高之好龙也,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夫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拖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今臣闻君好士,不远千里之外以见君,七日不礼,君非好士也,好夫似士而非士者也。诗曰:『中心藏之,何日忘之。』敢托而去。」

简释

叶公:喻徒有所好之人。唐齐己《谢惠卜人见惠二龙障子以短歌酬之》:“恐是叶公好假龙,及见真龙却惊怕。”

叶公好尚:喻只是表面上爱好某事物。唐郑谷《兵部卢郎中光济借示诗集以四韵谢之》:“叶公好尚浑疏阔,忽见真龙几丧明。”

叶龙:比喻名义上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唐温庭筠《开成五年秋……兼呈袁郊苗绅李逸三友人一百韵》:“叶龙图天矫,燕鼠笑胡卢。”


例句

多愧书传鹤,深惭纸画龙。 徐灵府 言志献浙东廉访辞召

因君访遗迹,此日见真龙。 戴叔伦 同赋龙沙墅

仙禁何人蹑近踪,孔门先选得真龙。 李频 贺同年翰林从叔舍人知制诰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杜甫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真龙竟寂莫,土梗空俯偻。 杜甫

叶龙图夭矫,燕鼠笑胡卢。 温庭筠 病中书怀呈友人(并序)

叶公好尚浑疏阔,忽见真龙几丧明。 郑谷 兵部卢郎中光济借示诗集以四韵谢之(一本题中无光济二字)

画龙俱在叶,宠鹤先居卫。 高适 赠别王十七管记

惠我双龙不言价,等闲不敢将悬挂。恐是叶公好假龙,及见真龙却惊怕。 齐己 谢徽上人见惠二龙障子以短歌酬之

典故
斛量买婢
 
明珠换绿珠
 
明珠买妾
 
真珠换妾
 
量珠买娉婷

相关人物
绿珠


《太平御览》卷一百八十九〈居处部十七·井〉~047~
《岭表录》:「绿珠井在白州双角山下。昔梁氏之女有容貌,石季伦为交趾使,以真珠三斛买之。梁氏之居,旧井存焉。」
典故
太液池
 
妖妃污太液
 
真妃解语
 
花解语

相关人物
李隆基(唐玄宗)
 
杨玉环


《开元天宝遗事》卷下〈解语花〉
明皇秋八月,太液池,有千叶白莲,数枝盛开。帝与贵戚宴赏,左右皆叹美久之。帝指贵妃示左右曰,争如我解语花。
典故
瘗鹤立碑
 
华阳真逸铭

相关人物
陶弘景


《欧阳修全集·集古录跋尾》卷十〈瘗鹤铭〉
右《瘗鹤铭》,题云华阳真逸,撰刻于焦山之足,常为江水所没,好事者伺水落时,模而传之。……华阳真逸是顾况道号,今不敢遂以为况者,碑无年月,不知何时,疑前后有人同斯号者也。
典故
九炊为真玉
 
火辨良玉
 
美玉经三火
 
良玉猛火
 
试玉烧三日


《淮南子》卷二〈俶真训〉~52~
譬若钟山之玉,炊以炉炭,三日三夜而色泽不变。则至德天地之精也。
典故
以醉为乡
  
王绩醉乡
 
身入醉乡
 
醉有真乡
 
醉为乡
 
相关人物
王绩


《新唐书》卷一百九十六〈隐逸列传·王绩〉~5594~
王绩字无功,绛州龙门人。……著《醉乡记》以次刘伶《酒德颂》。其饮至五斗不乱,人有以酒邀者,无贵贱辄往,著《五斗先生传》。
《全唐文》卷一百三十二〈王绩二·醉乡记〉~325~
醉之乡。去中国不知其几千里也。其土旷然无涯。无邱陵阪险。其气和平一揆。无晦明寒暑。其俗大同。无邑居聚落。其人甚精。无爱憎喜怒。吸风饮露。不食五谷。其寝于于。其行徐徐。与鸟兽鱼鳖杂处。不知有舟车器械之用。昔者黄帝氏尝获游其都。归而杳然丧其天下。以为结绳之政已薄矣。降及尧舜。作为千钟百壶之献。因姑射神人以假道。盖至其边鄙。终身太平。禹汤立法。礼繁乐杂。数十代与醉乡隔。其臣羲和。弃甲子而逃。冀臻其乡。失路而道夭。故天下遂不宁。至乎末孙桀纣。怒而升其糟邱。阶级千仞。南向而望。卒不见醉乡。武王得志于世。乃命公旦立酒人氏之职。典司五齐。拓土七千里。仅与醉乡达焉。故四十年刑措不用。下逮幽厉。迄乎秦汉。中国丧乱。遂与醉乡绝。而臣下之爱道者。亦往往窃至焉。阮嗣宗陶渊明等十数人。并游于醉乡。没身不返。死葬其壤。中国以为酒仙云。嗟乎。醉乡氏之俗。岂古华胥氏之国乎。其何以淳寂也如是。今予将游焉。故为之记。
典故
季真
 
接子

相关人物
季真
 
接子


《庄子集释》卷八下〈杂篇·则阳〉~96~
少知曰:「季真之莫为,接子之或使,二家之议,孰正于其情,孰偏于其理?」唐·成玄英疏:「季真接子,并齐之贤人,俱游稷下,故托二贤明于理。莫,无也。使,为也。季真以无为为道,接子谓道有使物之功,各执一家,未为通论。今少知问此以定臧否,于素情妙理谁正谁偏者也。」
典故
九真君


《黄庭内景经》
「泥丸九真皆有房。」《注》:「三元隐化则成三宫,三三如九,故有三丹田,又有三洞房,合上元为九宫,中有九真君。」

例句

茜璨玉琳华,翱翔九真君。 李商隐 戊辰会静中出贻同志二十韵

典故
小槽红,真珠滴
 
小槽红酒
 
小槽酒珍珠滴
 
酒滴小槽红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十一〈白香山〉
苕溪渔隐曰:「江南人家造红酒,色味两绝。李贺《将进酒》云:『小槽酒滴真珠红』,盖谓此也。」

例句

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烹龙炮凤玉脂泣。 李贺 将进酒

典故
懒是真
 
看鸟应人


《全唐诗》卷二百三十六〈漫成二首〉
〈漫成二首〉其二:「江皋已仲春,花下复清晨。仰面贪看鸟,回头错应人。读书难字过,对酒满壶频。近识峨眉老【案:东山隐者。】,知予懒是真。」
典故
刘惔倾酿

相关人物
何充(字次道)
 
刘惔(字真长)


《世说新语》中卷下《赏誉》
「刘尹云:『见何次道饮酒,使人欲倾家酿』。」
《晋书》卷七十七《何充传》
充能饮酒,雅为刘惔所贵。惔每云:「见次道饮,令人欲倾家酿。」言其能温克也。

例句

刘惔倾酿,孝伯痛饮。 李瀚 蒙求

典故
刘尹

相关人物
刘惔(字真长)


《世说新语》上卷上《德行》
「刘尹在郡,临终绵惙,闻阁下祠神鼓舞。正色曰:『莫得淫祀!』」南朝梁·刘孝标注引《刘尹别传》:「惔字真长,沛国萧人也。汉氏之后。真长有雅裁,虽荜门陋巷,晏如也。历司徒左长史,侍中,丹阳尹。为政务镇静信诚,风尘不能移也。」

例句

传书报刘尹,何事忆陶家。 李端 和张尹忆东篱菊

《漢語大詞典》:子真
汉 褒中 人 郑朴 的字。居 谷口 ,世号 谷口子真 。修道守默, 汉成帝 时大将军 王凤 礼聘之,不应;耕于岩石之下,名动京师。见《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序》。 唐 张乔 《七松亭》诗:“已比 子真 耕 谷口 ,岂同 陶令 卧江边。” 宋 范仲淹 《送鄞江窦尉》诗:“ 王 谢 江山久萧索, 子真 今为起清风。”
分類:子真谷口
《漢語大詞典》:岩耕(巖耕)
耕种于山中。借指隐居。语本 汉 扬雄 《法言·问神》:“ 谷口 郑子真 ,不屈其志而耕乎巖石之下,名震于京师。” 南朝 宋 颜延之 《车驾幸京口侍游蒜山作》诗:“空食疲廊肆,反税事巖耕。” 唐 宋之问 《陆浑山庄》诗:“归来物外情,负杖閲巖耕。” 宋 朱熹 《六月十五日诣水公庵雨作》诗:“归路緑泱漭,因之想巖耕。”
《漢語大詞典》:耕岩(耕巖)
(1). 汉 名士 郑子真 (名 朴 )隐居不仕,耕于岩石之下。见 汉 扬雄 《法言·问神》。后因以“耕巖”指隐居。 唐 杜甫 《寄张十二山人》诗:“耕巖非 谷口 ,结草即河滨。” 唐 杜甫 《夔府书怀四十韵》:“钓瀨疏坟籍,耕巖进弈棋。”
(2).指隐居之处。 宋 辛弃疾 《沁园春·答余叔良》词:“相君高节崔嵬,是此处耕巖与钓溪。”
《國語辭典》:谷口  拼音:gǔ kǒu
1.地名。位于今陕西省泾阳县西北。汉时置谷口县,相传为黄帝升仙处。
2.山的入口。如:「这谷口地势险要陡峭,为一天然绝景。」
《漢語大詞典》:谷口子真
同“ 谷口真 ”。 唐 杜甫 《江雨有怀郑典设》诗:“ 谷口 子真 正忆汝,岸高瀼滑限西东。”
《漢語大詞典》:谷口真
典出 汉 扬雄 《法言·问神》:“ 谷口 郑子真 ,不屈其志而耕乎巖石之下,名震于京师,岂其卿?岂其卿?”后以“谷口真”指隐居躬耕、修身自保的隐士。 唐 王维 《戏赠张五弟諲》诗之三:“何事须夫子,邀予 谷口真 。”
《漢語大詞典》:谷口耕
典出 汉 扬雄 《法言·问神》:“ 谷口 郑子真 ,不屈其志而耕乎巖石之下,名震于京师,岂其卿?岂其卿?”后以“谷口耕”指隐居生活。 唐 李商隐 《五言述德抒情诗一首四十韵献上杜七兄仆射相公》:“废忘淹中学,迟迴 谷口 耕。”
分類:隐居
《漢語大詞典》:谷口躬耕
同“ 谷口耕 ”。 闽 徐夤 《偶书》诗:“市门逐利终身饱, 谷口 躬耕尽日飢。”
《漢語大詞典》:郑生谷(鄭生谷)
同“ 郑谷 ”。 唐 岑参 《终南山双峰草堂作》诗:“缅怀 郑生谷 ,颇忆 严子瀨 。”
《漢語大詞典》:郑谷(鄭谷)
汉 郑子真 隐居 谷口 。见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序。后以“郑谷”泛指隐居地。 唐 杜甫 《郑驸马宅宴洞中》诗:“自是 秦 楼压郑谷,时闻杂佩声珊珊。” 仇兆鳌 注:“《扬子法言》:‘ 谷口 郑子真 ,耕於巖石之下,名震京师。’” 唐 黄滔 《祭先外舅文》:“实期归钓严滩,终栖郑谷。户外山碧,樽中酒緑。”
分類:隐居谷口
《漢語大詞典》:画龙(畫龍)
(1).绘画龙的形象。隋书·礼仪志三:“轜车,三品已上油幰,朱丝络网,施襈,两箱画龙。” 宋 梅尧臣 《还吴长文舍人诗卷》诗:“我辈彊追仿,画龙成蜥蜴。” 元 夏文彦 图绘宝鉴·元朝:“道士 吴霞 ,所居 龙虎山 ,善画龙。”
(2).龙的图像。 唐 李贺 《平城下》:“青帐吹短笛,烟雾湿画龙。” 王琦 汇解:“画龙,即旗帜上所画者也。”宋史·礼志五:“﹝《画龙祈雨法》﹞坛上植竹枝,张画龙……俟雨足三日,祭以一豭,取画龙投水中。”
(3).比喻徒有其表而无其实的事物。 明 李贽 《史纲评要·后秦纪·二世》:“ 沛公 乃真好儒,后世好儒,好画龙耳。”《梅村诗话》十二引 清 苍雪师 《赠方密之》诗:“山中久不见神骏,世上人多好画龙。”参见“ 叶公好龙 ”。
《國語辭典》:叶公好龙(葉公好龍)  拼音:shè gōng hào lóng
古人叶子高喜欢龙,家里全用龙来雕饰。天上的龙知道此事,特到叶公家的窗口窥视。叶公见了真龙,却吓得面无人色。典出汉。刘向《新序。杂事》。后以叶公好龙比喻表里不一,似是而非的假象。《三国志。卷三八。蜀书。秦宓传》:「昔楚叶公好龙,神龙下之,好伪彻天,何况于真。」
《漢語大詞典》:真龙(真龍)
(1).龙。真,谓非其他变种。 汉 王充 论衡·乱龙:“夫言云从龙者,谓真龙也,岂谓土哉?” 唐 杨炯 《从弟杨去溢墓志铭》:“至如白雪迴光,清风度曲, 崔亭伯 真龙之气, 扬子云 吐凤之才,莫不玉振金声,笔有餘力。” 宋 王安石 《再用前韵寄蔡天启》诗:“伪凤易悦 楚 ,真龙反惊 叶 。”
(2).称骏马。 唐 杜甫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明 陈子龙 《献马行》:“世上纷纷尽凡马,一入天廐成真龙。”
(3).比喻皇帝。 明 高启 《穆陵行》:“幸逢中国真龙飞,一函雨露 江 南归。”《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回:“大凡真龙降生,没有一定之地,不信,你但看 朱洪武皇帝 。”
《國語辭典》:叶公好龙(葉公好龍)  拼音:shè gōng hào lóng
古人叶子高喜欢龙,家里全用龙来雕饰。天上的龙知道此事,特到叶公家的窗口窥视。叶公见了真龙,却吓得面无人色。典出汉。刘向《新序。杂事》。后以叶公好龙比喻表里不一,似是而非的假象。《三国志。卷三八。蜀书。秦宓传》:「昔楚叶公好龙,神龙下之,好伪彻天,何况于真。」
《漢語大詞典》:无功乡(無功鄉)
唐 王绩 字 无功 ,性嗜酒;尝采 杜康 、 仪狄 以来善酒者为谱,著《醉乡记》。见新唐书·隐逸传·王绩。后世因以“无功乡”指醉乡。 宋 苏轼 《真一酒歌》:“湛然寂照非 楚 狂,终身不入无功乡。”
《國語辭典》:醉乡(醉鄉)  拼音:zuì xiāng
酒醉后精神所进入的昏沉、迷糊境界。唐。王绩醉乡记:「阮嗣宗陶渊明等十数人,并游于醉乡,没身不返,死葬其壤,中国以为酒仙云。」南唐。李煜 锦堂春。昨夜风兼雨词:「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