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盼 → 眄盼”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鹤立(鶴立)  拼音:hè lì
1.引颈企望。《三国志。卷一九。魏书。陈思王植传》:「是臣慺慺之诚,窃所独守,实怀鹤立企伫之心。」
2.形容直立的姿态。三国魏。应璩与广川长岑文瑜书〉:「土龙矫首于玄寺,泥人鹤立于阙里。」
《國語辭典》:眼穿  拼音:yǎn chuān
望眼欲穿。形容盼望殷切。唐。韩愈〈酒中留上襄阳李相公〉诗:「眼穿常讶双鱼断,耳热何辞数爵频。」
《國語辭典》:延首  拼音:yán shǒu
伸长颈项盼望。《周书。卷一四。贺拔胜传》:「怀朔被围,旦夕沦陷,士女延首,企望官军。」三国魏。曹丕济川赋〉:「永号长吟,延首相望。」
《漢語大詞典》:延望
(1).引颈远望。后汉书·方术传上·李南:“旦日, 棱 延望景晏,以为无徵。” 唐 刘商 《泛舒城南溪赋得沙鹤歌》:“延望乘虚入紫霞,陌头回首空烟树。” 明 钟惺 《五月七日吴伯霖要集秦淮水榭》诗:“今兹坐綺阁,閒閲舟迟疾。从舟视阁中,延望当如昔。”
(2).形容盼望或仰慕之切。东观汉记·邓禹传:“今 长安 饥民,孰不延望?”《宋书·何承天传》:“经畧既张,宏图将举,士女延望,华、夷慕义。” 清 黄辅辰 《戴经堂日钞》:“﹝ 安应 ﹞存亡尚无消息,大军亦未进战,上日延望,甚切。”
(3).延请探望。 唐 柳宗元 《先侍御史府君神道表》:“﹝先君﹞授左卫率府兵曹参军,尚父 汾阳王 居 朔方 ,备礼延望。”
《國語辭典》:渴望  拼音:kě wàng
1.十分思念。南朝宋。谢灵运 武帝诔:「将陟井陉,薄扫白登,北朔渴望,飞旌衡輣。」也作「渴念」、「渴想」。
2.希望、盼望。如:「出国多年,他十分渴望与你见面。」
《漢語大詞典》:翘足(翹足)
(1).举足。形容时间短暂。旧唐书·陆贽传:“覆亡之祸,翘足可期。” 唐 刘得仁 《陈情上李景让大夫》诗:“从兹更无限,翘足俟为霖。”参见“ 翘足而待 ”、“ 翘陆 ”。
(2).形容盼望仰慕之切。 汉 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是以立功之士,莫不翘足引领,望风响应。” 唐 慧立 彦悰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一:“望 给园 而翘足,相 鷲岭 而载怀,愿一拜临,启伸宿惑。”
《漢語大詞典》:翘望(翹望)
仰首而望。形容盼望殷切。旧唐书·陆贽传:“想闻德声,翘望圣泽。” 宋 范仲淹 《韩魏公书》:“每想松柏之情,金石之论,则心醉神騖,坐越千里,翘望翘望。” 明 张景《飞丸记·得稿赓词》:“一似春光泄漏满庭芳,游人墙外多翘望。” 宋庆龄 《两个“十月”》:“我们翘望自由,我们的心随着鼓舞起来。”
《漢語大詞典》:瞻企
亦作“ 瞻跂 ”。 盼望;仰望。 晋 陆云 《与戴季甫书》:“瞻企勒恋,守以委重。” 明 李东阳 《修建广平府庙学记》:“然则学必有庙,自昔而然。而以祭为教者,亦恶可徒有其诚而无瞻企对越之地哉?” 明 归有光 《与徐子言》:“会晤未卜,不胜瞻跂。” 清 吴嘉宾 《上林少穆先生》:“盖公为国之公诚,自处之高旷,经济宏富,道德渊深,后学须瞻跂之无由。”
分類:盼望仰望
《國語辭典》:守望  拼音:shǒu wàng
看守瞭望。《孟子。滕文公上》:「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宋。苏轼。《应诏集。策断二五》:「其居处以逐水草为常,故无城郭邑居聚落守望之勤。」
《國語辭典》:翘企(翹企)  拼音:qiáo qì
翘首企足。形容非常盼望的样子。《后汉书。卷七四下。袁绍传》:「翘企延颈,待望雠敌。」
分類:盼望殷切
《漢語大詞典》:盼盼
(1).急切盼望貌。 宋 文天祥 《议纠合两淮复兴》诗序:“予既遗书,盼盼焉望报。”
(2). 唐 代 徐州 妓 关盼盼 。 贞元 中, 张建封 纳为妾。 建封 死后,楼居十五年不嫁。后因 白居易 赠诗中有“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死不相随”之句,遂感愤不食而死。 清 汪立名 著《白香山年谱》,考定纳 盼盼 为妾者,非 建封 ,乃其子 愔 。《剪灯馀话·田洙遇薛涛联句记》:“ 小小 ( 苏小小 )真能謔, 盼盼 最解诗。”
《國語辭典》:悬望(懸望)  拼音:xuán wàng
挂念、系念。《三国演义》第二六回:「公速作回书,免致刘使君悬望。」《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但只愿你早去早来,免使我两口儿悬望。」
分類:盼望挂念
《漢語大詞典》:跂踵
(1).踮起脚跟。形容盼望或仰慕之切。 宋 苏轼 《上执政乞度牒赈济因修廨宇书》:“日与吏民延颈跂踵,虽大旱望云,执热思濯,未喻其急也。” 元 元明善 《平章政事廉文正王神道碑》:“ 秦 蜀 士女,跂踵引领。” 明 归有光 《顾夫人八十寿序》:“天下之士,谁不扼腕跂踵而慕艳之?”
(2).举足。比喻顷刻。宋书·自序传·沈田子:“ 泓 丧旗弃众,奔还 霸 西, 咸阳 空尽,义徒四合,清荡餘烬,势在跂踵。”南史·张弘策传:“ 祏 怯而无断, 暄 弱而不才,折鼎覆餗,跂踵可待。”
(3).企求达到。南齐书·王僧虔传:“曲全者禄厚,艺妙者位优。利以动之,则人思刻厉。反本还源,庶可跂踵。” 宋 范仲淹 《四德说》:“后之人孰能生知,宜乎跂踵而勤行矣。”
(4).传说中的鸟名。山海经·中山经:“又西二十里,曰 復州之山 ……有鸟焉,其状如鴞,而一足彘尾,其名曰跂踵,见则其国大疫。” 晋 郭璞 《山海经图赞·跂踵》:“青耕御疫,跂踵降灾。”
(5).传说中的国名。山海经·海外北经:“ 跂踵国 在 拘缨 东,其为人大,两足亦大。一曰 大踵 。” 郭璞 注:“其人行,脚根不著地也。”
(6).指边远化外之地或化外之人。 南朝 梁 沈约 《齐武帝谥议》:“ 丹徼 、 青丘 之野, 跂踵 、 反舌 之民。” 谭作民 噩梦诗:“ 蓐收 凛命舞节旄,挺鉞立斩 蛮蛮 、 獙獙 兼 跂踵 。”
《國語辭典》:引首  拼音:yǐn shǒu
1.伸头。《新五代史。卷三五。唐六臣传。苏循传》:「循父子皆自以附会梁得所托,旦夕引首,希见进用。」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二○。神奇》:「祭之日,既酌酒,蛇乃自奁中引首吸之。」
2.说书人于开讲前用以引入正文的诗词或小故事。亦指小说前导出正文的开头部分。也作「引子」。
《漢語大詞典》:候望
(1).伺望;侦察。墨子·备穴:“城内为高楼,以谨候望敌人。” 宋 王明清 《摭青杂说》:“主将每遣小校将数队四出,游奕候望。”
(2).指用以候望的军中哨所。新唐书·元结传:“ 岭南 诸州,寇盗不尽,得守捉候望四十餘屯,一有不靖, 湖南 且乱。”
(3).观望。南史·齐文惠太子长懋传:“ 梁州 刺史 范柏年 颇著威名, 沈攸之 事起,候望形势,事平,朝廷遣 王玄邈 代之。”
(4).占候观察(星象时气)。 清 龚自珍 《平均篇》:“岁终,太师执律而告声;月终,太史候望而告气。”参见“ 候气 ”。
(5).等候盼望。 清 曾国藩 《大界墓表》:“吾……又好宾接文士,候望音尘,常愿通材宿儒,接迹吾门,此心乃快。”
《漢語大詞典》:候气(候氣)
占验节气的变化。古人将苇膜烧成灰,放在律管内,到某一节气,相应律管内的灰就会自行飞出,据此,可预测节气的变化。后汉书·律历志上:“候气之法,为室三重,涂衅必周,密布緹縵。室中以木为案,每律各一,内庳外高,从其方位,加律其上,以葭灰抑其内端,案历而候之。气至者灰动。其为气所动者其灰散,人及风所动者其灰聚。” 元 刘埙 隐居通议·律管候气:“ 北齐 神武 霸府田曹参军 信都芳 ,世号知音,能以管候气。” 清 吴伟业 《读端清郑世子传》诗:“候气推黄鐘,攷风定六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