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点字(點字)  拼音:diǎn zì
供盲人书写摸读的拼音文字。现通行的点字符号,是法人布累尔(Louis Braille)所创。由一到六个不同排列位置的圆点所组成。也称为「盲字」。
《漢語大詞典》:眇跛
盲人和跛子。北史·魏纪三·孝文帝:“﹝ 太和 十七年八月﹞壬寅,车驾至 肆州 。人年七十已上,赐爵一级。路见眇跛,停驾亲问,赐衣食,復终身。”
分類:盲人跛子
《漢語大詞典》:御瞽
侍奉帝王的乐工。以盲人为之,故称。《礼记·玉藻》:“御瞽几声之上下。” 郑玄 注:“瞽,乐人也。” 孔颖达 疏:“御者,侍也。以瞽人侍侧,故云御瞽。” 明 张居正 《人主保身以保民论》:“御瞽几声,士庶传谤。”
《漢語大詞典》:披瞽
使盲人复明。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夸饰:“信可以发藴而飞滞,披瞽而骇聋矣。”
分類:盲人复明
《國語辭典》:明杖  拼音:míng zhàng
瞎子用以探路的手杖。元。刘唐卿《降桑椹》第二折:「糊突虫云:『你敢柱著明杖儿走。』」《西游记》第二一回:「先生,你的明杖儿呢?」
《漢語大詞典》:瞽词(瞽詞)
一种民间曲艺形式。演唱者多盲人,故称。 明 刘若愚 酌中志·饮食好尚纪略:“司礼监刷印《九九消寒诗图》,每九诗四句,自‘一九初寒纔是冬’起,至‘日月星辰不住忙’止,皆瞽词俚语之类,非词臣应制所作。”参见“ 盲词 ”。
《國語辭典》:盲词(盲詞)  拼音:máng cí
昔时盲人所弹唱的鼓子词。《土风录。卷二。唱盲词》:「或呼琵琶唱盲词,今人谓之盲字,字为词字之转,以为盲者所唱故名。」
《漢語大詞典》:瞽旷(瞽曠)
指 春秋 晋 盲人乐官 师旷 。庄子·胠箧:“擢乱六律,鑠絶竽瑟,塞 瞽旷 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 汉 扬雄 《法言·问神》:“ 瞽旷 能默, 瞽旷 不能齐不齐之耳。” 晋 葛洪 抱朴子·喻蔽:“ 瞽旷 之调鐘,未必求解於同世;格言高文,岂患莫赏而减之哉?”
《漢語大詞典》:以瞽引瞽
让盲人给盲人引路。比喻让愚昧无知的人去引导愚昧无知的人,只能使其更加迷惑。 太平天囯 洪秀全 《原道觉世训》:“怪人佛老之徒出,自中魔计,以瞽引瞽,讹人以不可知之事,以售己诈……兼之魔鬼入心,遂造出无数怪诞邪説,迷惑害累世人。”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醒世文》:“迨至妖胡窃天囯,以瞽引瞽害愈深。”
《漢語大詞典》:摘埴索涂(摘埴索塗)
盲人以杖点地,探索道路。喻盲目的行为。 严复 《救亡决论》:“凡舟车之运转流行,道里之险易涩滑,岩墙之必压,坎陷之至凶,摘埴索涂,都忘趋避。” 孙中山 《〈民报〉发刊词》:“姱词以为美,嚣听而无所终,摘埴索涂,不获则反覆其词而自惑。”
《國語辭典》:擿埴索涂(擿埴索塗)  拼音:tì zhí suǒ tú
盲人用手杖点地,探求道路。比喻暗中摸索。汉。扬雄《法言。修身》:「荧魂旷枯,糟莩旷沉,擿埴索涂,冥行而已矣。」亦比喻研究学问寻找门径。明。童轩〈答丁凤仪书〉:「以学文之人而欲导以入海之地,譬犹适九折之坂而驱盲者先登,固将擿埴索涂,终日而不得其所向也。」
《漢語大詞典》:以耳代目
(1).盲人目不能视,凭听觉来了解外界事物。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司文郎:“ 王 具白请教之意。僧(瞽僧)笑曰:‘是谁多口?无目何以论文?’ 王 请以耳代目。”
(2).犹言以耳为目。 清 田北湖 《与某生论韩文书》:“世人盛称扬 韩愈 矣,其文章道谊,莫或訾议。以耳代目之説,固结於人心,师表神明之弗暇,况从而指斥乎?我则未敢过信也。” 臧克家 《以耳代目之类》:“这种以耳代目的情况是令人吃惊的,但这种情况却并不是罕见的。”
《國語辭典》:瞎子摸象  拼音:xiā zi mō xiàng
几个盲人摸大象的身躯,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所摸到的部分是大象的整个形象。典出佛经,如《长阿含经》第十九兽鸟品、《大般涅槃经》第三十二、《义足经》卷下等。比喻观察判断事物以偏概全。如:「对事情的判断不宜太过主观,否则往往会瞎子摸象,自以为是。」
《國語辭典》:盲人摸象  拼音:máng rén mō xiàng
数个盲者各自摸一只大象,所摸的部位各不相同,然都误以为自己所知才是大象真正的样子。见《六度集经》卷八。后比喻以偏概全,而未能洞明真相。也作「盲人说象」、「众盲摸象」。
分類:问题
《漢語大詞典》:瞎生
旧称以卜卦算命为业的盲人。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至于那些算命瞎生的奉承话,原不足信,只讲叔父、婶娘当日给你算命,可可儿的那瞎生就説了这等一句话,你可可儿的在悦来店遇着的是这个属马的。”参见“ 瞎子 ”。
《國語辭典》:瞎子  拼音:xiā zi
失去视觉能力的人。《儒林外史》第五四回:「是虔婆叫了一个男瞎子来替姑娘算命。」《红楼梦》第一○回:「他素日又和宝玉鬼鬼祟祟的,只当人都是瞎子看不见。」
《国语辞典》:盲人读物(盲人读物)  拼音:máng rén dú wù
供盲人使用的点字书籍或有声书等。
《国语辞典》:求道于盲(求道于盲)  拼音:qiú dào yú máng
向盲人问路。比喻向无知的人请教。唐。韩愈〈答陈生书〉:「是所谓借听于聋,求道于盲。」也作「问道于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