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割臂盟公  拼音:gē bì méng gōng
割破手臂,歃血为盟。语出《左传。庄公三十二年》:「初,公筑台临党氏,见孟任,从之,閟,而以夫人言,许之。割臂盟公,生子般焉。」后用以比喻男女相爱,私自订立婚约盟誓。也作「割臂盟」、「割臂以盟」。
《国语辞典》:割臂以盟  拼音:gē bì yǐ méng
比喻男女私订终身。参见「割臂盟公」条。《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初,庄公筑台临党氏,见孟女,说而爱之,许立为夫人,割臂以盟。」
分类:男女
《国语辞典》:金石之盟  拼音:jīn shí zhī méng
比喻誓言如金石般坚固,不可变更。如:「他们的感情历经各种艰难考验,犹胜于金石之盟。」
《国语辞典》:家族同盟  拼音:jiā zú tóng méng
十八世纪法国与西班牙在西元一七三三年及一七六一年二度缔结的同盟。因两国国王均出身波旁王朝,故称此为「家族同盟」。
《国语辞典》:北日耳曼联盟(北日耳曼联盟)  拼音:běi rì ěr màn lián méng
西元一八六六年,普奥战争后,普鲁士结合德意志联邦各国,组成北日耳曼联盟,至一八七一年,建立德意志帝国。
《国语辞典》:同盟会宣言(同盟会宣言)  拼音:tóng méng huì xuān yán
清光绪三十一年(西元1905)国父于东京成立同盟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并规定革命建国程序为军政、训政、宪政三期。
《国语辞典》:阿拉伯联盟(阿拉伯联盟)  拼音:ā lā bó lián méng
西元一九四五年,由阿拉伯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其宗旨在促进会员国间的合作交流,维护主权与领土完整。其创立时原有埃及、沙乌地阿拉伯、约旦、伊拉克、黎巴嫩、叙利亚、叶门等七国,发展至今已有二十二个成员国,是中东地区重要的国际组织。
《国语辞典》:世界反共联盟(世界反共联盟)  拼音:shì jiè fǎn gòng lián méng
国际性的反共组织,以团结世界各国,从事反共大业,维护人类自由为目的。坚持两大基本信念:一、自由是人类的共同愿望。二、自由是时代潮流和历史方向。区域性的会员团体有亚洲、中东、北美、拉丁美洲、非洲及欧洲等。缩称为「世盟」。
《国语辞典》:德意志关税同盟(德意志关税同盟)  拼音:dé yì zhì guān shuì tóng méng
十九世纪初年,工业革命传入日耳曼,然各邦关卡林立,阻碍工商业发展,普鲁士遂于西元一八一八年提倡组织日耳曼联邦的关税同盟,促使工商业发展。除了奥国等几个邦未参加外,其他各邦纷纷加入,形成日后日耳曼统一的经济基础。
《国语辞典》:伯罗奔尼撒同盟(伯罗奔尼撒同盟)  拼音:bó luó bēn ní sā tóng méng
西元前六世纪,雅典和斯巴达为经济利益的冲突和政治制度的差异,各率一批城邦缠战不休。由于以斯巴达为首所结成的军事、政治同盟,大部分为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城邦,故称为「伯罗奔尼撒同盟」。
《国语辞典》:比荷卢经济联盟(比荷卢经济联盟)  拼音:bǐ hé lú jīng jì lián méng
西元一九五八年二月,比利时、卢森堡、荷兰三国于海牙签署比荷卢经济联盟条约。自一九六○年十一月起生效。
《国语辞典》:西欧联盟(西欧联盟)  拼音:xī ōu lián méng
由英国、法国、义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西德七国所结盟的组织。于西元一九四八年的布鲁塞尔条约(Brussels Treaty)中组成,目的在加强西欧国家的经济、社会合作及军事方面的集体防护,以对抗东欧集团。同时并监督西德重整军备,以防止德国再度侵略。联盟中置有理事会和秘书处,总部设于伦敦。
《国语辞典》:指地为盟(指地为盟)  拼音:zhǐ dì wéi méng
指著地发誓,表示绝对诚信。如:「他指地为盟,发誓若不成功必不归来。」
《国语辞典》:指水盟松  拼音:zhǐ shuǐ méng sōng
对著绵延不断的流水与万年长青的松树发誓。表明情谊深厚,永远不变。明。陈汝元《金莲记》第二四出:「章相与学士,初方指水盟松,后反操戈入室,不免乘此机会嘲他几句,有何不可?」
《国语辞典》:不结盟(不结盟)  拼音:bù jié méng
不联结成同一组织。如:「不结盟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