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盛气(盛氣)  拼音:shèng qì
1.蓄怒将发的样子。《战国策。赵策四》:「左师触詟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
2.咄咄逼人的气势。《红楼梦》第一○回:「金氏听了这半日话,把方才在他嫂子家里那一团要向秦氏论理的盛气,早吓的都丢在爪洼国去了。」
《國語辭典》:破蒸笼不盛气(破蒸籠不盛氣)  拼音:pò zhēng lóng bù chéng qì
盛,容纳。「破蒸笼不盛气」比喻人没出息、没志气。六十种曲本。明。龙子犹《杀狗记》第六出:「呸!破蒸笼不盛气。他是孙大哥家里使唤的,我每吃酒,他来伏事的,到与他结义做朋友,没志气。」
《國語辭典》:盛气临人(盛氣臨人)  拼音:shèng qì lín rén
以傲慢的气势压迫别人。宋。楼钥 敷文阁学士宣奉大夫致仕赠特进汪公行状:「时户部侍郎李公椿年建议行经界,选公为龙游县覆实官,约束严峻,已量之田隐藏亩步,不以多寡率至黥配,盛气临人,无敢忤者。」也作「盛气凌人」。
《國語辭典》:盛气凌人(盛氣凌人)  拼音:shèng qì líng rén
用傲慢的气势压迫别人。《元诗纪事。卷八。赵孟頫。讥留梦炎诗》:「论事厉声色,盛气凌人,若好己胜者,刚直太过,故多怨焉。」也作「盛气临人」。
《國語辭典》:盛气凌人(盛氣凌人)  拼音:shèng qì líng rén
用傲慢的气势压迫别人。《元诗纪事。卷八。赵孟頫。讥留梦炎诗》:「论事厉声色,盛气凌人,若好己胜者,刚直太过,故多怨焉。」也作「盛气临人」。
《漢語大詞典》:溢气(溢氣)
犹盛气。 汉 孔融 《荐祢衡表》:“飞辩骋辞,溢气坌涌。”
分類:盛气
《漢語大詞典》:盛德
(1).指四时之盛气。礼记·月令:“﹝孟春之月﹞某日立春,盛德在木。” 孔颖达 疏:“四时各有盛时,春则为生,天之生育盛德在於木位,故云盛德在木。”
(2).指盛美之事。左传·僖公七年:“夫诸侯之会,非德刑礼义无国不记,记姦之位,君盟替矣。作而不记,非盛德也。”
(3).品德高尚;高尚的品德。《易·繫辞上》:“日新之谓盛德。”《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唐 岑参 《故仆射裴公挽歌》之一:“盛德资邦杰,嘉謨作世程。”儒林外史第二七回:“后来我家岳选了典史, 安庆 的乡绅人家,因他老人家为人盛德,所以同他来往起来。”
(4).敬称有高尚品德的人。左传·文公十八年:“ 少皥氏 有不才子,毁信废忠,崇饰恶言,靖譖庸回,服谗蒐慝,以诬盛德。” 杜预 注:“盛德,贤人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企羡:“后取 殷浩 为长史,始到, 庾公 欲遣 王 使下都, 王 自启求住,曰:‘下官希见盛德, 渊源 始至,犹贪与少日周旋。’”
《漢語大詞典》:畜怒
谓蓄积的壮盛气势。 南朝 宋 颜延之 《赭白马赋》:“踠迹迴唐,畜怒未洩。”
《國語辭典》:痰厥  拼音:tán jué
因痰多致使呼吸道受阻而引起的昏厥。
《漢語大詞典》:欻欻
亦作“歘欻”。
(1).动貌。 唐 陈劭 《通幽记·皇甫恂》:“其夜忽闻敲门声,时有风歘歘然。”《初刻拍案惊奇》卷七:“念动咒语,未及念完, 法善 身体歘歘就瓶,念得两遍, 法善 已至瓶嘴边,翕然而入。”
(2).盛气貌。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规箴:“ 王绪 、 王国寳 相为唇齿,并上下权要。 王大 不平其如此,乃谓 绪 曰:‘汝为此歘歘,曾不虑狱吏之为贵乎?’”
《国语辞典》:富贵骄人(富贵骄人)  拼音:fù guì jiāo rén
有钱财和地位就盛气淩人。《陈书。卷一三。列传。鲁悉达》:「悉达虽仗气任侠,不以富贵骄人。」《东周列国志》第八五回:「自古以来,只有贫贱骄人,那有富贵骄人之理?」
《國語辭典》:咄咄逼人  拼音:duò duò bī rén
咄咄,本为惊惧之声,后用来表示气势很盛。咄咄逼人指盛气凌人,使人惊惧。晋。王羲之杂帖三〉:「十一月四日右将军会稽内史琅琊王羲之敢致书司空高平郗公足下:……献之字子敬,少有清誉,善隶书,咄咄逼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桓南郡与殷荆州语次,……次复作危语……殷有一参军在坐,云:『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殷曰:『咄咄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