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棺束
谓以皮革束合棺木。礼记·檀弓上:“棺束,缩二,衡三;衽,每束一。” 孔颖达 疏:“棺束者,古棺木无钉,故用皮束合之。”
分類:皮革棺木
《漢語大詞典》:车轖(車轖)
古代车箱旁或车前曲栏上用皮革交错缠缚的障蔽物。《楚辞·九辩》“倚结軨兮长太息” 宋 洪兴祖 补注:“軨音零,车轖间横木。”
《漢語大詞典》:傍囊
即鞶囊。用皮革制作的袋子,古时官吏用以盛放印绶。晋书·舆服志:“ 汉 世著鞶囊者,侧在腰间,或谓之傍囊,或谓之綬囊。”
《漢語大詞典》:帱革(幬革)
蒙在车毂上的皮革。周礼·考工记·轮人“是故以火养其阴而齐其阳,则轂虽敝不藃” 汉 郑玄 注:“藃,藃暴,阴柔后必橈减,幬革暴起。”周礼·考工记·轮人“幬必负干” 清 孙诒让 正义:“长轂之軧,犹云小车轂之幬革。”
分類:车毂皮革
《國語辭典》:锉刀(銼刀)  拼音:cuò dāo
以钢铁制成,上有锯齿状纹路,可用来磨铜、铁、竹、木等物品的工具。其形多种,如扁锉、方锉、圆锉、半圆锉等。
《国语辞典》:皮夹(皮夹)  拼音:pí jiá
用薄软的皮革制成的扁平小钱包。如:「昨天在公车上掉了皮夹,幸好善心人士拾获送警局招领。」
《漢語大詞典》:皮库(皮庫)
清 代储藏皮革的仓库,是内务府所设的六库之一。《清会典·内务府·广储司》:“凡府库有六,曰银库,曰段(缎)库,曰衣库,曰茶库,曰皮库,曰瓷器库,各有专司。”
《漢語大詞典》:皮排
古代以皮革制作的鼓风器具。北史·韦孝宽传:“又於堑外积柴贮火,敌人有在地道内者,便下柴火,以皮排吹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云萝公主:“婢出一物,状类皮排,就地鼓之。” 何垠 注:“皮排,韝韦囊以吹火,即古橐籥。”参见“ 橐籥 ”。
《國語辭典》:橐籥  拼音:tuó yuè
1.古代冶炼时用来鼓风吹火的装置。现在称为「风箱」。《老子》第五章:「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2.比喻自然、造化。《文选。陆机。文赋》:「同橐籥之罔穷,与天地乎并育。」
《國語辭典》:水球  拼音:shuǐ qiú
一种于水上进行的球类运动。比赛多在游泳池内进行,球场两端各设有一张带网的球门,运动员利用传球、运球等各种技巧将球射入对方球门,分数多者为优胜。
《國語辭典》:熟皮  拼音:shú pí
经过鞣制的皮革。
《漢語大詞典》:书革(書革)
书写在皮革上。谓以皮革为书写材料。汉书·西域传上·安息国:“书革,旁行为书记。” 颜师古 注:“今西方 胡 国及南方 林邑 之徒,书皆横行,不直下也。革为皮之不柔者。”
《國語辭典》:鞣酸  拼音:róu suān
一种有机化合物,可用作收敛剂或鞣料。参见「单宁酸」条。
《漢語大詞典》:人造革
类似皮革的塑料制品。将塑料薄膜滚压在棉布上或将混有增塑剂的合成树脂涂在棉布上制成。
《漢語大詞典》:桑枢韦带(桑樞韋帶)
庄子·让王:“ 原宪 居 鲁 ……桑以为枢。” 汉 贾山 《至言》:“夫布衣韦带之士,修身於内,成名於外。”桑枢,桑木的门轴。韦带,无饰的皮革腰带。后因以“桑枢韦带”形容贫家寒士。 南朝 梁 江淹 《狱中上建平王书》:“下官本蓬户桑枢之人,布衣韦带之士。” 唐 骆宾王 《上司列太常伯启》:“某蓬庐布衣,桑枢韦带。”
《漢語大詞典》:马靳(馬靳)
指马身前部。靳,古代车上夹辕两马当胸的皮革。墨子·鲁问:“是鼓鞭於马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