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371,分9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典故(续上)
杜后生齿
渡浙
反璧
访蓬瀛
皇后舞
锋镝铸
凤皇
古鼎跃水
一朵红云侍虚皇
汉皇思故剑
国玺危皇后
皇后发
皇甫谧
皇华(又作:皇华使)
皇览揆予
典故
杜后生齿

相关人物
司马衍(晋成帝)
 
晋成帝皇后杜氏


《晋书》卷三十二《后妃传下·成恭杜皇后传》
「成恭杜皇后讳陵阳,京兆人,镇南将军预之曾孙也。父乂,见外戚传。成帝以后奕世名德,咸康二年备礼拜为皇后,即日入宫。帝御太极前殿,群臣毕贺,昼漏尽,悬籥,百官乃罢。后少有姿色,然长犹无齿,有来求婚者辄中止。及帝纳采之日,一夜齿尽生。」

例句

杜后生齿,灵王出髭。 李瀚 蒙求

典故
渡浙
 
秦山
 
铭功会稽

相关人物
秦始皇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260~
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左丞相斯从,右丞相去疾守。少子胡亥爱慕请从,上许之。十一月,行至云梦,望祀虞舜于九疑山。浮江下,观籍柯,渡海渚。过丹阳,至钱唐。临浙江,水波恶,乃西百二十里从狭中渡。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而立石刻颂秦德。

例句

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 李白 古风之三

枕戈忆句践,渡浙想秦皇。 杜甫 壮游

典故
相关人物
秦始皇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259~
三十六年,荧惑守心。有坠星下东郡,至地为石,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始皇闻之,遣御史逐问,莫服,尽取石旁居人诛之,因燔销其石。始皇不乐,使博士为仙真人诗,及行所游天下,传令乐人歌弦之。秋,使者从关东夜过华阴平舒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为吾遗滈池君。」因言曰:「今年祖龙死。」使者问其故,因忽不见,置其璧去。使者奉璧具以闻。始皇默然良久,曰:「山鬼固不过知一岁事也。」退言曰:「祖龙者,人之先也。」使御府视璧,乃二十八年行渡江所沈璧也。于是始皇卜之,卦得游徙吉。迁北河榆中三万家。拜爵一级。」唐·司马贞《史记索隐》:「苏林曰:祖,始也。龙,人君象。谓始皇也。」
晋·干宝《搜神记》
始皇三十六年,使者郑容从关东来,将入函关,西至华阴,望见素车白马,从华山上下。疑其非人,道住止而待之。遂至,问郑容曰:「安之?」答曰:「之咸阳。」车上人曰:「吾华山使也。愿托一牍书,致镐池君所。子之咸阳,道过镐池,见一大梓,有文石,取款梓,当有应者。」即以书与之。容如其言,以石款梓树,果有人来取书。明年,祖龙死。

例句

卯金竟握谶,反璧俄沦祀。 王无竞 北使长城

典故
访蓬瀛

相关人物
刘彻(汉武帝)
 
秦始皇


《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
「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傅在勃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至云。世主莫不甘心焉。及至秦始皇并天下,至海上,则方士言之不可胜数。始皇自以为至海上而恐不及矣,使人乃赍童男女入海求之。」

例句

仍闻遣方士,东海访蓬瀛。 王维 早朝

典故
上掌
 
君王掌上
 
掌上人
 
掌上怜
 
掌上承恩
   
掌上轻
 
掌中托
 
掌中无力
 
掌中看
  
掌中行
 
掌中轻
 
掌中飞燕
 
汉后身轻
 
汉宫舞腰
 
皇后舞
 
纤腰掌上
 
舞掌轻
 
赵后身轻
 
轻身舞
 
转纤腰
  
静婉舞
 
飞燕掌中娇
 
飞燕身轻
 
飞燕轻

相关人物
张净琬
 
赵飞燕


《梁书》卷三十九〈羊侃列传〉~56~
侃性豪侈,善音律,自造采莲、棹歌两曲,甚有新致。姬妾侍列,穷极奢靡。有弹筝人陆太喜,著鹿角爪长七寸。舞人张净琬,腰围一尺六寸,时人咸推能掌中舞。又有孙荆玉,能反腰帖地,衔得席上玉簪。敕赉歌人王娥儿,东宫亦赉歌者屈偶之,并妙尽奇曲,一时无对。
《白氏六帖》卷十八〈舞〉
赵飞燕体轻,能为掌上舞。

例句

客泪休沾汉水滨,舞腰羞杀汉宫人。 司空图 杨柳枝寿杯词十八首

掌中舞罢箫声绝,三十六宫秋夜长。 徐凝 汉宫曲

莫恃芙蓉开满面,更有身轻似飞燕。 李咸用 婕妤怨

整羽庄姜恨,回身汉后轻。 李山甫

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肠断掌中轻。 杜牧 遣怀

正悦掌中舞,宁哀团扇诗。 武平一 妾薄命

汉皇若遇红儿貌,掌上无因著别人。 罗虬 比红儿诗之三十一

装束赵飞燕,教来掌上舞。 聂夷中 大垂手

愁来自觉歌喉咽,瘦去谁怜舞掌轻。 韩偓 偶见

典故
锋镝铸

相关人物
秦始皇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
《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
始皇既立,并兼六国,销锋铸鐻,维偃干革,尊号称帝,矜武任力。

例句

愿闻锋镝铸,莫使栋梁摧。 杜甫 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

典故 
相关人物
赵飞燕


旧题晋·葛洪《西京杂记》
赵后有宝琴曰凤凰。皆以金玉隐起为龙凤螭鸾古贤列女之象。

例句

醉客沾鹦鹉,佳人指凤皇。 杜甫 陪柏中丞观宴将士二首

典故
古鼎跃水

相关人物
秦始皇


《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
周太史儋见秦献公……其后百二十岁而秦灭周,周之九鼎入于秦。或曰宋太丘社亡,而鼎没于泗水彭城下。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二十五《泗水》
周显王四十二年,九鼎沦没泗渊。秦始皇时,而鼎见于斯水。始皇自以德合三代,大喜,使数千人没水求之,不得,所谓鼎伏也。
《楼炭经》
地深二十亿万里,下有金粟、金刚,亦各二十亿万里。下有水际,八十亿万里。此虽六重,前四是地轮,第五水轮,第六风轮。

例句

金绳铁索锁纽壮,古鼎跃水龙腾梭。 韩愈 石鼓歌

典故
一朵红云侍虚皇
 

《苏轼诗集》卷三十六〈上元侍饮楼上三首呈同列〉
〈上元侍饮楼上三首呈同列〉其一:「澹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侍臣鹄立通明殿,一朵红云捧玉皇。」
《新增月日纪古》卷之一下〈正月卷之一下·十五日〉~423~
苏东坡上元侍宴御楼,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侍臣鹄立通明殿,一红云捧玉皇。
典故
思故剑
  
故剑相追
 
汉皇思故剑


《汉书》卷九十七上〈外戚列传上·孝宣许皇后〉~3964~
孝宣许皇后,元帝母也。父广汉,昌邑人,少时为昌邑王郎。从武帝上甘泉,误取它郎鞍以被其马,发觉,吏劾从行而盗,当死,有诏募下蚕室。后为宦者丞。上官桀谋反时,广汉部索,其殿中庐有索长数尺可以缚人者数千杖,满一箧缄封,广汉索不得,它吏往得之。广汉坐论为鬼薪,输掖庭,后为暴室啬夫。时宣帝养于掖庭,号皇曾孙,与广汉同寺居。时掖庭令张贺,本卫太子家吏,及太子败,贺坐下刑,以旧恩养视皇曾孙甚厚。及曾孙壮大,贺欲以女孙妻之。是时,昭帝始冠,长八尺二寸。贺弟安世为右将军,与霍将军同心辅政,闻贺称誉皇曾孙,欲妻以女,安世怒曰:「曾孙乃卫太子后也,幸得以庶人衣食县官,足矣,勿复言予女事。」于是贺止。时许广汉有女平君,年十四五,当为内者令欧侯氏子妇。临当入,欧侯氏子死。其母将行卜相,言当大贵,母独喜。贺闻许啬夫有女,乃置酒请之,酒酣,为言「曾孙体近,下人,乃关内侯,可妻也。」广汉许诺。明日妪闻之,怒。广汉重令为介,遂与曾孙,一岁生元帝。数月,曾孙立为帝,平君为婕妤。是时,霍将军有小女,与皇太后有亲。公卿议更立皇后,皆心仪霍将军女,亦未有言。上乃诏求微时故剑,大臣知指,白立许婕妤为皇后。

简释

思故剑:喻不忘旧日情爱。唐王昌龄《行路难》:“一闻汉主思故剑,使妾长嗟万古魂。”

故剑:喻称结发妻子。唐骆宾工《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倒提新缔成谦谦,翻将故剑作平平。”


例句

一闻汉主思故剑,使妾长嗟万古魂。 王昌龄 行路难

急宣求故剑,冥契得遗簪。 许浑 赠萧炼师

莫道新缣长绝比,犹逢故剑会相追。 长孙佐辅 古宫怨

倒提新缣成慊慊,翻将故剑作平平。 骆宾王 绝情代郭氏答卢照邻

典故
国玺危皇后

相关人物
王莽


《汉书》卷九十八〈元后列传〉~4032~
初,汉高祖入咸阳至霸上,秦王子婴降于轵道,奉上始皇玺。及高祖诛项籍,即天子位,因御服其玺,世世传受,号曰汉传国玺。以孺子未立,玺臧长乐宫。及莽即位,请玺,太后不肯授莽。莽使安阳侯舜谕指。舜素谨敕,太后雅爱信之。舜既见,太后知其为莽求玺,怒骂之曰:「而属父子宗族蒙汉家力,富贵累世,既无以报,受人孤寄,乘便利时,夺取其国,不复顾恩义。人如此者,狗猪不食其馀,天子岂有而兄弟邪!且若自以金匮符命为新皇帝,变更正朔服制,亦当自更作玺,传之万世,何用此亡国不祥玺为,而欲求之?我汉家老寡妇,旦暮且死,欲与此玺俱葬,终不可得!」太后因涕泣而言,旁侧长御以下皆垂涕。舜亦悲不能自止,良久乃仰谓太后:「臣等已无可言者。莽必欲得传国玺,太后宁能终不与邪!」太后闻舜语切,恐莽欲胁之,乃出汉传国玺,投之地以授舜,曰:「我老已死,如而兄弟,今族灭也!」舜既得传国玺,奏之,莽大说。

例句

御衣空惜侍中血,国玺几危皇后身。 韩偓 八月六日作四首

典故
汉殿鬓
 
皇后发

相关人物
明德马皇后


《东观汉记》卷六〈外戚列传·明德马皇后〉~92~
后长七尺二寸,青白色,方口美发。帝马皇后美发,为四起大髻,但以发成,尚有馀,绕髻三匝,复出诸发。眉不施黛,装不求饰。独左眉角小缺,补之如粟。常称疾而终身得意。

例句

无双汉殿鬓,第一楚宫腰。 李商隐 碧瓦

毛欺皇后发,声感楚姬弦。 杜牧

典故 
皇甫谧

相关人物
皇甫谧


《昭明文选》卷四十五〈对问设论辞序上·序上·三都赋序〉~2037~
玄晏先生曰:古人称不歌而颂谓之赋。然则赋也者,所以因物造端,敷弘体理,欲人不能加也。引而申之,故文必极美;触类而长之,故辞必尽丽。然则美丽之文,赋之作也。昔之为文者,非苟尚辞而已,将以纽之王教,本乎劝戒也。自夏殷以前,其文隐没,靡得而详焉。唐·李善注「谧自序曰:始志乎学,而自号玄晏先生。」又唐·李善注引《臧荣绪晋书》曰:「皇甫谧,字士安,安定朝那人。年二十,始受书,得风痹疾,犹手不辍卷。举孝廉,不行,又辟著作,不应,卒于家。」

例句

玄宴难瘳痹,临邛但发痟。 唐彦谦 汉代

秋光何处堪消日,玄宴先生满架书。 李涉 秋日过员太祝林园

志业过玄宴,词华似祢衡。 白居易 哭皇甫七郎中(湜)

玄晏舞狂乌帽落,蓝田醉倒玉山颓。 白居易 蓝田刘明府携酌(一作酎)相过与皇甫郎中卯时同饮醉后赠之

宫省旧推皇甫谧,寺曹今得夏侯婴。 罗隐 裴庶子除太仆卿因贺

谁当举玄晏,不使作良臣。 钱起 过曹钧隐居(一作者)

隔林残日照孤亭,玄晏先生酒未醒。 陆希声 阳羡杂咏十九首之西阳亭

典故 

《毛诗正义》卷九之二〈小雅·鹿鸣之什·皇皇者华〉~38~
毛诗序:「皇皇者华,君遣使臣也。送之以礼乐,言远而有光华也。」东汉·郑玄笺:「言臣出使能扬君之美,延其誉于四方,则为不辱命也。」

例句

旧绶有香笼驿马,皇华无暇狎沙鸥。 李频 送罗著作两浙按狱

皇华吾善处,于汝定无嫌。 杜甫 送张二十参军赴蜀州因呈杨五侍御

有美皇华使,曾同白社游。 武元衡 西亭早秋送徐员外

典故
皇览揆予


《楚辞补注》卷一〈离骚经·王逸序〉~4~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东汉·王逸注:「皇,皇考也。览,观也。揆,度也。初,始也。」
《國語辭典》:反璧  拼音:fǎn bì
退还他人所馈赠的东西。《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公子受飧,反璧。」也作「璧还」、「璧谢」、「敬璧」。
《國語辭典》:掌上舞  拼音:zhǎng shàng wǔ
相传汉朝赵飞燕体态轻盈,能站在武士手捧的铜盘上起舞,称为「掌上舞」。
《漢語大詞典》:掌上身
指女子轻盈善舞的体态。 唐 罗隐 《赠妓云英》诗:“ 钟陵 醉别十餘春,重见 云英 掌上身。”参见“ 掌上舞 ”。
《國語辭典》:掌上舞  拼音:zhǎng shàng wǔ
相传汉朝赵飞燕体态轻盈,能站在武士手捧的铜盘上起舞,称为「掌上舞」。
《漢語大詞典》:掌中舞
指体态轻盈的舞蹈。 唐 武平一 《妾薄命》诗:“正悦掌中舞,寧哀《团扇诗》。” 清 余怀 板桥杂记·丽品:“娇啼婉转,作掌中舞。”参见“ 掌上舞 ”。
《國語辭典》:掌上舞  拼音:zhǎng shàng wǔ
相传汉朝赵飞燕体态轻盈,能站在武士手捧的铜盘上起舞,称为「掌上舞」。
《漢語大詞典》:静婉腰
指纤柔善舞的腰肢。 前蜀 牛峤 《柳枝》词之三:“金覊白马临风望,认得 羊 家 静婉 腰。” 清 吴伟业 《听朱乐隆歌》之四:“谁画 张 家 静婉 腰,轻綃一幅美人蕉。”参见“ 静婉 ”。
《漢語大詞典》:静婉
梁书·羊侃传:“ 侃 性豪侈,善音律,自造《採莲》《棹歌》两曲,甚有新致……儛人 张浄琬 ,腰围一尺六寸,时人咸推能掌中儛。”后因以“静婉”指代歌舞能手。 唐 唐彦谦 《汉代》诗:“艷词传 静婉 ,新曲定 娇嬈 。” 唐 温庭筠 《题柳》诗:“香随 静婉 歌尘起,影伴 娇嬈 舞袖垂。” 清 唐孙华 《某公挽诗》:“ 龟年 擪絃管, 静婉 斗腰肢。”
分類:歌舞能手
《國語辭典》:凤凰(鳳凰)  拼音:fèng huáng
1.传说中的百鸟之王,雄的称为「凤」,雌的称为「凰」,为象徵祥瑞的鸟。也称为「丹鸟」、「火鸟」、「鶤鸡」。
2.县名。位于湖南省境之西,麻阳县西北,西南有凤凰山,旧为厅。
《漢語大詞典》:凤皇(鳳皇)
见“ 凤凰 ”。
《國語辭典》:凤凰(鳳凰)  拼音:fèng huáng
1.传说中的百鸟之王,雄的称为「凤」,雌的称为「凰」,为象徵祥瑞的鸟。也称为「丹鸟」、「火鸟」、「鶤鸡」。
2.县名。位于湖南省境之西,麻阳县西北,西南有凤凰山,旧为厅。
《國語辭典》:鹄立(鵠立)  拼音:hú lì
1.像鹄一样伸长脖子站立著。形容人引领而望。《后汉书。卷七四下。袁绍传》:「今整勒士马,瞻望鹄立。」《晋书。卷七一。孙惠传》:「控马鹄立,计日俟命。」
2.依序并立。宋。苏轼 上元侍饮楼上三首呈同列诗:「侍臣鹄立通明殿,一朵红云捧玉皇。」
《國語辭典》:故剑(故劍)  拼音:gù jiàn
汉宣帝为皇曾孙时,娶许广汉女,及即位,众臣商议更立皇后,宣帝以诏求微时故剑,表明要立前妻许女为后。见《汉书。卷九七。外戚传上。孝宣许皇后传》。后比喻前妻。《北史。卷一四。后妃传下。隋炀悯皇后萧氏传》:「感怀旧之馀恩,求故剑于宸极。」清。宣鼎《麻疯女邱丽玉》:「小女命薄,殒谢久矣!明公尚欲寻故剑耶?」
《漢語大詞典》:玄晏
(1).指古代圣贤的礼教。文选·陆机〈演连珠〉:“玄晏之风恒存,动神之化已灭。” 李善 注:“ 曹植 《魏德论》:玄晏之化,丰洽之政。” 吕延济 注:“玄晏,礼教也。”
(2). 晋 皇甫谧 沈静寡欲,有高尚之志,隐居不仕,自号 玄晏先生 。后因以“玄晏先生”泛指高人雅士或山林隐逸。 唐 钱起 《过曹钧隐居》诗:“谁当举 玄晏 ,不使作良臣。” 清 曹寅 《题朱赤霞画对牛弹琴图》诗:“柳风飂飂白石磢, 玄晏先生 驰玄赏。” 皇甫谧 曾为 晋 左思 《三都赋》作序, 左 赋为世所重,因亦用为待人题品诗文的典实。 清 沈自南 《春暮钱牧斋宗伯过访》诗:“拟得《三都》待题品,当年 玄晏 最风流。” 清 周亮工 《旅壁步王西樵韵》:“《三都》岂必烦 玄晏 , 五岳 无心待 向平 。”
《漢語大詞典》:皇华(皇華)
(1).诗·小雅中的篇名。《序》谓:“《皇皇者华》,君遣使臣也。送之以礼乐,言远而有光华也。”国语·鲁语下:“《皇皇者华》,君教使臣曰:每怀靡及,諏、谋、度、询,必咨於周。”后因以“皇华”为赞颂奉命出使或出使者的典故。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歌《皇华》而遣使,赋膏雨而怀宾。” 明 何景明 《送杨驿丞》诗:“《皇华》歌送客,应閲出群才。” 清 龚自珍 《祭江西巡抚阳湖吴公文》:“览《皇华》而如 晋 兮,采 唐 魏 之佚调。” 叶恩 《上振贝子书》:“顷闻 贝 子以天潢之贵胄,作周道之皇华,庆加冕於 英 京,拓游踪於 美 地。”
(2).古代通俗歌曲名。参见“ 皇荂 ”。
《漢語大詞典》:皇荂
古代通俗歌曲名。庄子·天地:“大声不入於里耳,《折杨》《皇荂》,则嗑然而笑。” 陆德明 释文:“﹝荂﹞本又作华。 李颐 曰:‘《折杨》《皇华》,皆古歌曲也。’” 清 袁枚 续诗品·拔萃:“《折杨》《皇荂》,敢望《钧》《韶》。”
《漢語大詞典》:皇华使(皇華使)
皇帝的使臣。 唐 王维 《送李判官赴江东》诗:“闻道皇华使,方随皁盖臣。” 唐 杜甫 《寄韦有夏郎中》诗:“万里皇华使,为僚记腐儒。” 宋 范成大 《赵州石桥》诗:“不因再度皇华使,谁洗奚车塞马尘?”参见“ 皇华 ”。
分類:使臣帝王
《漢語大詞典》:皇华(皇華)
(1).诗·小雅中的篇名。《序》谓:“《皇皇者华》,君遣使臣也。送之以礼乐,言远而有光华也。”国语·鲁语下:“《皇皇者华》,君教使臣曰:每怀靡及,諏、谋、度、询,必咨於周。”后因以“皇华”为赞颂奉命出使或出使者的典故。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歌《皇华》而遣使,赋膏雨而怀宾。” 明 何景明 《送杨驿丞》诗:“《皇华》歌送客,应閲出群才。” 清 龚自珍 《祭江西巡抚阳湖吴公文》:“览《皇华》而如 晋 兮,采 唐 魏 之佚调。” 叶恩 《上振贝子书》:“顷闻 贝 子以天潢之贵胄,作周道之皇华,庆加冕於 英 京,拓游踪於 美 地。”
(2).古代通俗歌曲名。参见“ 皇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