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徵兵
1.征调军队。《史记·项羽本纪》:“徵兵 九江王 布 , 布 称疾不往,遣将将数千人行。” 隋 薛道衡 《出塞》诗之二:“边庭烽火惊,插羽夜徵兵。”《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嘉定九年》:“ 金 行枢密院、知 河南府 事 完颜哈达 以徵兵失律,坐诛。” 清 陈梦雷 《赠黄西津总戎海澄》诗:“将军飞鞚摧锋出,间道徵兵望 贺兰 。”
2.谓征集百姓服兵役。 唐 韩愈 《与鄂州柳中丞书》:“徵兵满万,不如召募数千。” 唐 白居易 《新丰折臂翁》诗:“无何 天宝 大徵兵,户有三丁点一丁。” 毛泽东 《三个月总结》:“国民党恢复征兵征实,引起人民不满。”
3.指被征入役的兵士。《天讨·楚元王〈谕立宪党〉》:“各国的征兵,没有一个人不尊贵; 中国 的征兵,天天被打,同奴隶一样。”
2.谓征集百姓服兵役。 唐 韩愈 《与鄂州柳中丞书》:“徵兵满万,不如召募数千。” 唐 白居易 《新丰折臂翁》诗:“无何 天宝 大徵兵,户有三丁点一丁。” 毛泽东 《三个月总结》:“国民党恢复征兵征实,引起人民不满。”
3.指被征入役的兵士。《天讨·楚元王〈谕立宪党〉》:“各国的征兵,没有一个人不尊贵; 中国 的征兵,天天被打,同奴隶一样。”
《漢語大詞典》:小夫
(1).平民百姓中的男性。《庄子·列御寇》:“小夫之知,不离苞且竿牘。” 汉 王符 《潜夫论·交际》:“ 孟軻 辞禄万钟,小夫贪於升食。” 宋 曾巩 《抚州颜鲁公祠堂记》:“至今虽小夫妇人,皆知公之为烈也。” 明 李贽 《答耿司寇书》:“翻思此等,反不如市井小夫,身履是事,口便説是事。”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七:“《豳风》、二《南》、二《雅》、三《颂》,或出於妇人小夫衝口率意之作。”
(2).一般工匠。《隶续·中平兽洗款识》 洪适 释:“下两字甚野,盖铸冶小夫所书者。”
(3). 秦 时低级军爵。《商君书·境内》:“爵,自一级已下至小夫,命曰校徒、操、出公。”出, 俞樾 云:“疑当作士。”见《诸子平议·商子》“吏自操及杖以上”。
(2).一般工匠。《隶续·中平兽洗款识》 洪适 释:“下两字甚野,盖铸冶小夫所书者。”
(3). 秦 时低级军爵。《商君书·境内》:“爵,自一级已下至小夫,命曰校徒、操、出公。”出, 俞樾 云:“疑当作士。”见《诸子平议·商子》“吏自操及杖以上”。
《漢語大詞典》:字人
(1).抚治百姓。《后汉书·吴延史卢赵传赞》:“ 吴翁 温爱,义干刚烈。 延史 字人,风和恩结。”《隋书·刑法志》:“始乎劝善,终乎禁暴,以此字人,必兼刑罚。”《资治通鉴·唐代宗大历十二年》:“县令,字人之官。”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凡有字人之责者,幸勿为煦煦孑孑,薄而不为。”
(2).许配于人。 清 李渔 《巧团圆·剖私》:“[老旦]请问娘子,青春多少,可有尊堂,曾嫁过丈夫了么?[旦]年方十六,尚未字人。”《东欧女豪杰》第三回:“那处有一位富家女子……父母双亡,又没兄弟,今年已是二十二岁,还未字人。”
(2).许配于人。 清 李渔 《巧团圆·剖私》:“[老旦]请问娘子,青春多少,可有尊堂,曾嫁过丈夫了么?[旦]年方十六,尚未字人。”《东欧女豪杰》第三回:“那处有一位富家女子……父母双亡,又没兄弟,今年已是二十二岁,还未字人。”
《漢語大詞典》:借留
地方百姓要求留用政绩卓著、深得民心的官吏。 唐 白居易 《乔弁可巴州刺史制》:“ 巴州 刺史 乔弁 前假竹符,俾临 巴郡 。一心为理,三年有成;州人借留,廉使置奏。”《宋史·何承矩传》:“﹝ 咸平 ﹞三年,召还,拜引进使。州民百餘诣闕贡马,乞借留 承矩 。” 明 陆容 《菽园杂记》卷一:“﹝ 陈鎰 ﹞尝以议事还朝、民讹传得代,遮道借留者数千人。”参见“ 借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