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870,分19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白练
白鱼
雪白
大白
白白
白黑
白月
发白
白华
白花
白面
白面
露白
白雨
空白
《國語辭典》:白练(白練)  拼音:bái liàn
1.白色的绢条。《三国演义》第四回:「呼左右,持短刀、白练于前,曰:『寿酒不饮,可领此二物!』」
2.空操练一场。如:「你若半途而废,前面的辛苦,不都白练了!」
《國語辭典》:白鱼(白魚)  拼音:bái yú
1.动物名。节肢动物门昆虫纲。体小色银白,尾毛有三。会蛀蚀衣物、书籍。也称为「壁鱼」、「蠹虫」、「蠹鱼」、「衣鱼」。
2.白带鱼的别名。参见「白带鱼」条。
《國語辭典》:白鲦(白鰷)  拼音:bái tiáo
动物名。脊椎动物亚门硬骨鱼纲条鳍亚纲。产于淡水,大者约尺许长,形体狭长,背淡黑,微青,腹呈白色,鳞颇细,好群游于水面。也称为「白条」。
《國語辭典》:雪白  拼音:xuě bái
洁白如雪。《红楼梦》第二一回:「史湘云却一把青丝拖于枕畔,被只齐胸,一湾雪白的膀子掠于被外。」《老残游记》第二回:「红的火红,白的雪白。」
《國語辭典》:大白  拼音:dà bái
1.较土粉子为白的土块。可以用来粉刷墙壁。
2.完全清楚。如:「你应该把他的恶行公诸于天下,使真相得以大白。」
3.酒杯。汉。刘向《说苑。卷一一。善说》:「魏文侯与大夫饮酒,使公乘不任为觞政,曰:『饮不釂者,浮以大白。』」宋。张元干〈贺新郎。梦绕神州路〉词:「举大白,听金缕。」
《國語辭典》:白白  拼音:bái bái
1.平白无故的。如:「白白挨骂。」《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王招宣初娶时,十分宠幸;后来只为一句话破绽些,失了主人之心,情愿白白里把与人。」《红楼梦》第六九回:「你还依我,将此剑斩了那妒妇,一同归至警幻案下,听其发落。不然,你则白白的丧命,且无人怜惜。」
2.无可奈何的。《老残游记》第一回:「章伯一想,理路却也不错,便道:『依你该怎么样?难道白白地看他们死吗?』」
3.劳而无获的。《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等了多时,并不见墙里有些些声响,……到第二晚、第三晚,又复如此。白白守了三个深夜,并无动静。」
4.毫无牵挂的。《红楼梦》第四回:「雨村听了,大怒道:『岂有这样放屁的事!打死人命,竟白白走了,再拿不来的。』」
《國語辭典》:白黑  拼音:bái hēi
1.白色和黑色。《淮南子。脩务》:「今夫盲者目不能别昼夜、分白黑。」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诗:「苍蝇间白黑,谗巧反亲疏。」
2.比喻是非、清浊、善恶。《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窾言不听,奸乃不生,贤不肖自分,白黑乃形。」《汉书。卷三六。楚元王传。刘向》:「今贤不肖浑殽,白黑不分,邪正杂糅,忠谗并进。」
《漢語大詞典》:白月
(1).皎洁的月光。 唐 刘长卿 《宿北山禅寺兰若》诗:“青松临古路,白月满寒山。” 唐 孟郊 《寻裴处士》诗:“远心寄白月,华髮廻青春。”
(2).见“ 白分 ”。
分類:皎洁月光
《漢語大詞典》:白分
亦称“ 白半 ”。亦称“ 白月 ”。 古 印度 历法。指阴历每月的上半月。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月盈至满,谓之白分,月亏至晦,谓之黑分。” 宋 永亨 《搜采异闻录》卷二:“日在月前,行至十五日,俱足圆满,是名白半。” 清 钱谦益 《觉浪和上挽词》之一:“莫道三生隔眉宇,琉璃白月自分明。” 钱曾 注:“禪家以初一至十五日为白月,十六至大尽为黑月。”
《國語辭典》:发白(發白)  拼音:fā bái
1.出现曙光。《西游记》第一九回:「他两个自二更时分,直战到东方发白。」
2.呈现白色。如:「这条牛仔裤被磨得发白。」
3.脸上没有血色。如:「两个人吓得脸色发白,两腿发软。」
《國語辭典》:白华(白華)  拼音:bái huá
1.野生的菅草。《诗经。小雅。白华》:「白华菅兮,白茅束兮。」汉。毛亨。传:「白华,野菅也。」
2.《诗经。小雅》的篇名,共八章,根据〈诗序〉:「白华,周人刺幽后也。」或以为男子弃家远游,妇人思念之诗。首章二句为:「白华菅兮,白茅束兮。」
《國語辭典》:白花  拼音:bái huā
1.白色的花朵。如:「茉莉花一到五、六月,枝头就会开满了小白花,清香宜人。」
2.白白浪费。如:「忙了半天,一事无成,白花了我几十块钱。」
《國語辭典》:白面  拼音:bái miàn
1.形容脸孔洁白乾净。唐。杜甫〈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递呈苏涣侍御〉诗:「忆子初尉永嘉去,红颜白面花映肉。」
2.年纪小而无经验的人。如:「白面书生」。南朝陈。徐陵 司空河东康简王墓志:「王常讥庾翼,使白面之非才,深慕曹彰,叹黄须之为可。」
3.骂人的话。指不要脸。《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莫怪我今骂得丑,真是个白面老母狗!」
4.晋人谢石。《晋书。卷七九。列传。谢安》:「石少患面创,疗之莫愈,乃自匿。夜有物来舐其疮,随舐随差,舐处甚白,故世呼为谢白面。」
《國語辭典》:白面(白麵)  拼音:bái miàn
1.麦子面。取其与高粱、玉米等杂色粉相对。
2.一种毒品。即海洛英。因系白色结晶性粉末,状如面粉,故称为「白面」。也称为「白粉」。
《國語辭典》:白面书生(白面書生)  拼音:bái miàn shū shēng
年轻俊秀,而缺乏经验的读书人。《宋书。卷七七。沈庆之传》:「陛下今欲伐国,而与白面书生辈谋之,事何由济。」《三国演义》第三五回:「若孙乾、糜竺辈,乃白面书生,非经纶济世之才。」也作「白面书郎」。
《漢語大詞典》:白面(白麪)
1.小麦磨成的粉。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穀一·小麦﹝发明﹞引 寇宗奭 曰:“生嚼白麪成筋,可黏禽虫。”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元旦》:“是日,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麪作角而食之,谓之煮餑餑,举国皆然,无不同也。” 老舍 《茶馆》第一幕:“在乡下,五斤白面就换个孩子,你不是不知道!”
2.指面条。 鲁迅 《故事新编·奔月》:“只见 女辛 搬进夜饭来,放在中间的案上,左边是五大碗白面;右边两大碗,一碗汤;中央是一大碗乌鸦肉做的炸酱。”
3.指毒品海洛因。 老舍 《茶馆》第二幕:“哈德门烟是又长又松,(掏出烟来表演)一顿就空出一大块,正好放‘白面儿’。” 杨朔 《百花山》三:“土匪多,大半是吸白面的。”
《國語辭典》:露白  拼音:lòu bái
钱财外露,被别人看到。《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六:「此镜乃我寺发迹之本,岂可轻易露白,放得在别人家去的?」
《國語辭典》:白雨  拼音:bái yǔ
1.雨如白珠。形容雨势很大。唐。李白〈宿虾湖〉诗:「白雨映寒山,森森似银竹。」宋。苏轼〈介亭饯杨杰次公〉诗:「前朝欲上已蜡屐,黑云白雨如倾盆。」
2.冰雹。
分類:暴雨
《漢語大詞典》:白撞雨
亦省称“ 白撞 ”。 方言。暴雨;急骤的雨。 清 屈大均 广东新语·天:“凡天晴暴雨忽作,雨不避日,日不避雨,点大而疎,是曰白撞雨,亦曰过云,亦曰白雨……谚曰:‘早禾壮,须白撞。’” 章炳麟 新方言·释天:“尔雅暴雨谓之涷…… 广东 谓之白撞雨。撞从东声,涷音转撞。”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二一章:“白天下了一场喜人的白撞雨,天空像洗涤过一般。”参见“ 白雨 ”。
分類:暴雨急骤
《國語辭典》:空白  拼音:kòng bái
1.纸上没有被填满的部分。如:「画面要善留空白。」
2.空无所有。如:「他在画中留了一小片空白」、「他脑中一片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