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白雪  拼音:bái xuě
1.白色的雪。《孟子。告子上》:「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欤?」
2.形容人肌肤洁白细致。东周战国。宋玉 神女赋:「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
3.道家炼丹之术,常称水银为「白雪」。《西游记》第一七回:「讲的是立鼎安炉,抟砂炼汞;白雪黄芽,傍门外道。」
4.乐曲名。参见「阳春白雪」条。
《国语辞典》:白雪歌  拼音:bái xuě gē
乐曲名。参见「阳春白雪」条。
《漢語大詞典》:白雪楼(白雪樓)
古迹名。故址在今 湖北 钟祥 城西。 宋 王象之《舆地纪胜·京西南路·郢州》:“子城三面墉基皆天造,正西絶壁下临 汉江 , 白雪楼 冠其上。” 宋 沈括 梦溪笔谈·乐律一:“世称善歌者皆曰 郢州 , 郢州 至今有 白雪楼 。”
《国语辞典》:白雪曲  拼音:bái xuě qǔ
乐曲名。参见「阳春白雪」条。
《漢語大詞典》:郢中白雪
典出 战国 楚 宋玉 《答楚王问》:“客有歌於 郢中 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后以“郢中白雪”指高雅的乐曲或诗文。 唐 李白 《白紵辞》之二:“垂罗舞縠扬哀音, 郢中 《白雪》且莫吟。” 清 邵岷 《长歌留别江汉诸同学》:“ 郢中 《白雪》和者寡,我胡为是栖栖者?”亦省作“ 郢中雪 ”、“ 郢雪 ”。 唐 鲍溶 《送僧东游》:“独唱 郢中 《雪》,还游天际霞。” 唐 李咸用 《送人》:“有客为儒二十霜,酣歌 郢 《雪》时飘扬。” 宋 邓剡 《烛影摇红·雪楼得次子行台时治金陵》词:“ 郢 《雪》歌高,天教鹤子参鸣和。” 明 杨慎 《立春咏瓶梅》:“情惹 阳 云梦,歌成 郢 《雪》才。”
《分类字锦》:贞松白雪(贞松白雪)
倪瓒贞松白雪轩分韵赋诗序至正二十三年正月廿日勾吴倪瓒与某某会于贞松白雪轩其地林石奇胜窗牖明洁轩中主人又好文尚古有文武材
分类:
《國語辭典》:阳春白雪(陽春白雪)  拼音:yáng chūn bái xuě
1.乐曲名:(1)古琴十大名曲之一。相传为春秋战国时期晋国乐师师旷或齐国的刘涓子所作。现存琴谱中〈阳春〉和〈白雪〉是两首乐曲。(2)〈阳春白雪〉又名〈阳春古曲〉,琵琶大曲的代表作,其特点是综合文曲、武曲的表现手法和演奏风格。最早见于浦东派鞠士林传抄的琵琶谱,名为《六板》,其后发展成不同版本,后人称李芳园《南北派十三套大曲新谱》、沈浩初《养正轩琵琶谱》整理的10段与12段乐谱为《大阳春》;汪煜庭所传的7段乐谱为《小阳春》。目前社会上比较流行的〈阳春白雪〉是7段的《小阳春》。乐曲以活泼、新颖的旋律和稍快而有力的节奏,描绘大地回春、生气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
2.书名:(1)宋赵闻礼撰,八卷,外集一卷。共搜录宋代不传之作品,约二百馀家。(2)元杨朝英编撰。全名为《乐府新编阳春白雪》,前后集各分五卷,词曲兼收,尤多元人散曲中的小令、套数。
3.比喻精深高雅的文学艺术作品。东周战国。宋玉 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
《国语辞典》:白雪公主症候群  拼音:bái xuě gōng zhǔ zhèng hòu qún
指不敢生气或没有能力生气,既缺乏要求别人的能力,也不敢说出自己想法的情绪反应。也可指嫉妒别人的心思。来自于童话中白雪公主因受妒于坏皇后,遭迫害不敢反抗的故事。
《国语辞典》:白雪公主  拼音:bái xuě gōng zhǔ
格林童话中的一篇。内容叙述白雪公主因受后母嫉妒,而遭受陷害的经过。故事中除了主角人物白雪公主外,有关后母及七矮人的描绘也栩栩如生。美国人华德迪斯耐曾将其改编为卡通影片,深受全世界小朋友的喜爱。
《国语辞典》:白雪黄芽(白雪黄芽)  拼音:bái xuě huáng yá
道家炼丹之术,常称水银为「白雪」,铅为「黄芽」。《西游记》第一七回:「讲的是立鼎安炉,抟砂炼汞;白雪黄芽,傍门外道。」
《国语辞典》:白雪遗音(白雪遗音)  拼音:bái xuě yí yīn
书名。清华广生编,四卷,为小曲总集。蒐集题材广泛,有小曲歌词七百八十首,其中以描写男女间的爱情作品居多。另尚有小说、戏曲人物故事和写景的作品。书末并附有弹词《玉蜻蜓》九回。
《分类字锦》:白雪翻匙
陆游 白雪翻匙稻饭香。
分类:
《漢語大詞典》: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诗篇名。唐代岑参作。当时作者在边塞充当幕官。诗中描写了边塞风雪的奇特壮观,是盛唐边塞诗中的名篇。“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等名句,历来为人传诵。
《漢語大詞典》:白雪雪
形容颜色雪白。 萧甘牛 《长发妹》:“ 长发妹 的头发由青黝黝变成白雪雪的了。”
《國語辭典》:白雪阳春(白雪陽春)  拼音:bái xuě yáng chūn
乐曲名。参见「阳春白雪」条。
分類:高雅歌曲
《國語辭典》:阳春白雪(陽春白雪)  拼音:yáng chūn bái xuě
1.乐曲名:(1)古琴十大名曲之一。相传为春秋战国时期晋国乐师师旷或齐国的刘涓子所作。现存琴谱中〈阳春〉和〈白雪〉是两首乐曲。(2)〈阳春白雪〉又名〈阳春古曲〉,琵琶大曲的代表作,其特点是综合文曲、武曲的表现手法和演奏风格。最早见于浦东派鞠士林传抄的琵琶谱,名为《六板》,其后发展成不同版本,后人称李芳园《南北派十三套大曲新谱》、沈浩初《养正轩琵琶谱》整理的10段与12段乐谱为《大阳春》;汪煜庭所传的7段乐谱为《小阳春》。目前社会上比较流行的〈阳春白雪〉是7段的《小阳春》。乐曲以活泼、新颖的旋律和稍快而有力的节奏,描绘大地回春、生气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
2.书名:(1)宋赵闻礼撰,八卷,外集一卷。共搜录宋代不传之作品,约二百馀家。(2)元杨朝英编撰。全名为《乐府新编阳春白雪》,前后集各分五卷,词曲兼收,尤多元人散曲中的小令、套数。
3.比喻精深高雅的文学艺术作品。东周战国。宋玉 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