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白毫  拼音:bái háo
大丈夫三十二相之一。相传佛陀的两眉间有白色的毫毛,右旋宛转。《经律异相》卷四:「太子有三十二相:一、体躯金色。二、顶有肉髻。三、其发绀青。四、眉间白毫。」
《漢語大詞典》:白毫相
如来 三十二相之一。佛教传说 世尊 眉间有白色毫毛,右旋宛转,如日正中,放之则有光明,名“白毫相”。《佛藏经下·了戒品九》:“ 如来 灭后,白毫相中百千亿分,其中一分供养舍利及诸弟子……设使一切世间人皆共出家,随顺法行,於百毫相百千亿分,不尽其一。”法华经句解·序品:“尔时,佛放眉间白毫相光。”亦省作“ 白毫 ”。 南朝 梁简文帝 《迦叶佛像铭》:“慧雨自垂,仁风永扇。照耀白毫,半容月面。” 唐 白居易 《画西方帧记》:“白毫大光,应念来感。” 宋 苏轼 《书黁公诗后》:“灵颅隐白毫,锁骨埋青玉。” 明 梅鼎祚 《玉合记·邂逅》:“倘然现白毫,仗诸品圆明照。”
《漢語大詞典》:秋星
(1).秋夜的星辰。 唐 杨炯 《庭菊赋》:“秋星下照,金气上腾。” 唐 杜牧 《赠张祜》诗:“黥阵人人慑,秋星歷歷分。”《敦煌曲子词·西江月》:“连天红浪侵秋星,悟(误)入蓼花丛里。” 王重民 辑引 孙楷第 曰:“侵当作浸。”
(2).指马额上的白毛。宋史·文苑传三·路振:“丹髦晓霞,旳顙秋星。”
《漢語大詞典》:玉毫
(1).指佛眉间白毫,佛教谓其有巨大神力。 南朝 宋 鲍照 《佛影颂》:“金光絶见,玉毫遗覿。” 唐 李白 《秋日登扬州西灵塔》诗:“玉毫如可见,于此照迷方。” 王琦 注:“《法华经》:尔时佛放眉间白毫相光,照东方万八千世界,靡不周遍,下至阿鼻地狱,上至阿迦吒天。”
(2).指佛像。 南朝 梁简文帝 《与僧正教》:“缄匿玉毫,封印金掌。”
(3).白毛。 明 王世贞 《赵承旨天闲五马图歌》:“玉毫如霜落劲刷,俶儻暂摄归优游。”
《國語辭典》:芦花(蘆花)  拼音:lú huā
1.芦苇的花。花穗呈紫色,可以入药。
2.芦苇花下所丛生的白毛。由于外观似花,所以一般人多误以为芦花。也称为「芦絮」。
《漢語大詞典》:芦衣(蘆衣)
用芦花代棉絮的冬衣。语出太平御览卷八一九引 南朝 宋 师觉授 《孝子传》:“ 閔子騫 幼时为后母所苦,冬月以芦花衣之以代絮。其父后知之,欲出后母。 子騫 跪曰:‘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父遂止。”后遂以“芦衣”为孝子的典故。
《國語辭典》:白猿  拼音:bái yuán
白色的猿猴。如:「游客一靠近栅栏,园中的白猿马上伸出手来讨食。」《晋书。卷五五。列传。张载》:「白猿玄豹,藏于棂槛,何以知其接垂条于千仞也?」
分類:白毛
《漢語大詞典》:白猿公
传说古代善剑术的人。事见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处女将北见於王,道逢一翁自称曰 袁公 ,问於处女:‘吾闻子善剑,愿一见之。’女曰:‘妾不敢有所隐,惟公试之。’於是 袁公 即杖箖箊竹,竹枝上頡桥未堕地,女即捷末, 袁公 则飞上树变为白猿。” 唐 李白 《结客少年场行》:“少年学剑术,凌轢 白猿公 。”亦作“ 白猿翁 ”。 唐 杜牧 《题永崇西平王宅太尉愬院六韵》:“授符 黄石老 ,学剑 白猿翁 。”
分類:剑术
《國語辭典》:狐白  拼音:hú bái
狐腋下的白毛皮。会集之而制成裘,既轻软又暖和,甚为难得,为世所珍。《管子。轻重戊》:「代之出狐白之皮,公其贵买之。」《文选。曹植。赠徐干诗》:「狐白足禦冬,焉念无衣客。」
《漢語大詞典》:狐白裘
(1).用狐腋的白毛皮做成的衣服。礼记·玉藻:“君衣狐白裘,锦衣以裼之。”史记·孟尝君列传:“此时 孟尝君 有一狐白裘,直千金,天下无双。” 裴駰 集解引 韦昭 曰:“以狐之白毛皮为裘,谓集狐腋之毛,言美而难得者。” 唐 杜甫 《锦树行》:“王陵豪贵反颠倒,乡里小儿狐白裘。” 仇兆鳌 注:“言服饰之奢僭。”亦省作“ 狐白 ”。礼记·玉藻:“士不衣狐白。” 三国 魏 曹植 《赠丁仪》:“在贵多忘贱,为恩谁能博。狐白足御冬,焉念无衣客。” 宋 陆游 《暖阁》:“裘软胜狐白,炉温等鸽青。” 明 何景明 《咏裘》:“豹袪未称美,狐白安足云。”
(2).借指富贵者。 唐 袁朗 《和洗掾登城南坂望京邑》:“狐白登廊庙,牛衣出草莱。”
《國語辭典》:白颠(白顛)  拼音:bái diān
1.额头上有白毛。《诗经。秦风。车邻》:「有车邻邻,有马白颠。」
2.白头。亦指老人。《晋书。卷五一。束皙传》:「丹墀步纨裤之童,东野遗白颠之叟。」宋。王之道 和刘与可诗:「远信占黄耳,清游任白颠。」
《漢語大詞典》:狐白裘
(1).用狐腋的白毛皮做成的衣服。礼记·玉藻:“君衣狐白裘,锦衣以裼之。”史记·孟尝君列传:“此时 孟尝君 有一狐白裘,直千金,天下无双。” 裴駰 集解引 韦昭 曰:“以狐之白毛皮为裘,谓集狐腋之毛,言美而难得者。” 唐 杜甫 《锦树行》:“王陵豪贵反颠倒,乡里小儿狐白裘。” 仇兆鳌 注:“言服饰之奢僭。”亦省作“ 狐白 ”。礼记·玉藻:“士不衣狐白。” 三国 魏 曹植 《赠丁仪》:“在贵多忘贱,为恩谁能博。狐白足御冬,焉念无衣客。” 宋 陆游 《暖阁》:“裘软胜狐白,炉温等鸽青。” 明 何景明 《咏裘》:“豹袪未称美,狐白安足云。”
(2).借指富贵者。 唐 袁朗 《和洗掾登城南坂望京邑》:“狐白登廊庙,牛衣出草莱。”
《國語辭典》:白艾  拼音:bái ài
植物名。菊科艾属,多年生草本。叶具香气,互生,呈长卵形,羽状全裂或大头羽状深裂,上面深绿色,下面呈灰白色。秋日间抽花茎成穗状,著生小头状花序,排成圆锥状,全体由筒状花冠而成,色淡黄或淡褐。花后结瘦果,为平滑圆柱形,或扁平形,无冠毛。嫩叶可供食用,或制艾绳。也称为「冰台」、「五月艾」。
《漢語大詞典》:确颅(确顱)
谓马额生有白毛。 三国 魏 刘劭 《赵都赋》:“良马则……飞兔褭斯,常驪紫燕,丰鬒确颅,龙身鵠颈。”参见“ 的卢 ”。
分類:白毛
《國語辭典》:的卢(的盧)  拼音:dì lú
一种烈性快马。额有白毛或白斑,一般认为是不祥之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刘孝标注引《相马经》:「马白额入口至齿者,名曰榆雁,一名的卢。奴乘客死,主乘弃市,凶马也。」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词:「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三国演义》第三四回:「此马眼下有泪槽,额边生白点,名为的卢,骑则妨主。」也作「的颅」。
《漢語大詞典》:五明马(五明馬)
一种良马。因马的四蹄白如霜雪,肩上有一片白毛,故名。 元 汤垕 画鉴·唐画:“又见一卷,朱衣白帽人骑五明马,四蹄破碎,如行水中,乃 李伯时 旧藏。”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三折:“茶褐罗伞下五明马上,端然坐着个相公。”
《国语辞典》:马良白眉(马良白眉)  拼音:mǎ liáng bái méi
三国蜀汉人马良,眉有白毛,故称为「马良白眉」。见《三国志。卷三九。蜀书。马良传》。
《国语辞典》: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  拼音:qiān yì zhī qiú,fēi yī hú zhī bái
价值千金的皮衣,不是用一只狐狸腋下的白毛制成的。比喻治理好国家需要众多贤士的力量。《墨子。亲士》:「圣人者,事无辞也,物无违也,故能为天下器。是故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
《国语辞典》:茶毛虫(茶毛虫)  拼音:chá máo chóng
动物名。幼虫身上长白毛,以茶树的叶片为食,是茶树的主要害虫。
《漢語大詞典》:醭苔
东西发霉时表面生的白毛。 清 曹寅 《方屋前竹》诗:“緑韵和酣梦,空窗无醭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