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5,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分类词汇(续上)
拜门
式庐
造谢
速宾
蹐门
叩庐
踵贺
叫街
踵谢
门唁
《國語辭典》:拜门(拜門)  拼音:bài mén
1.登门拜谢。语本《孟子。滕文公下》:「大夫有赐于士,不得受于其家,则往拜其门。」
2.新婚夫妇,在婚后三日或七朝九日,回女方拜见岳家。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五。娶妇》:「婿往参妇家,谓之『拜门』。」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嫁娶》:「其两新人于三日或七朝九日,往女家行拜门礼。」
3.拜在有名望或有权势者的门下,自称门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一回:「赵啸存由福建藩司升坐了福建巡抚。伯芬一面写了禀帖去贺任,顺便缴还宪帖;另外备了一份门生帖子,夹在里面寄去,算是拜门。」
《漢語大詞典》:式庐(式廬)
指登门拜谒。 清 顾炎武 《赠孙徵君奇逢》诗:“门人持笈满,郡守式庐频。”参见“ 式閭 ”。
分類:登门拜谒
《漢語大詞典》:式闾(式閭)
(1).车过里门,人立车中,俯凭车轼,表示敬意。式,通“ 軾 ”。书·武成:“释 箕子 囚,封 比干 墓,式 商容 閭。” 孔颖达 疏:“式者,车上之横木,男子立乘,有所敬则俯而凭式。”后以“式闆”为敬贤之词。 王闿运 《影山草堂铭》:“是以式閭者怀古,升堂如景行。”
(2).引申指登门拜谒。梁书·何胤传:“太守 衡阳王 元简 深加礼敬,月中常命驾式閭,谈论终日。”
《漢語大詞典》:造谢(造謝)
登门致谢。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昨日多蒙娘子美情,拾还遗金,今日特来造谢。”
分類:登门致谢
《漢語大詞典》:速宾(速賓)
亦作“ 速賔 ”。 主人亲自登门邀请宾客。仪礼·乡射礼:“主人朝服,乃速宾,宾朝服出迎再拜。” 郑玄 注:“速,召也。”礼记·乡饮酒义:“主人亲速宾及介,而众宾自从之。” 郑玄 注:“速谓即家召之。” 宋 沈遘 《五言赠梅圣俞柑实》:“爱之勿久留,有酒应速賔。” 清 徐崧 张大纯 百城烟水·吴江·蕳村引 沈栩栩 《己巳春招同人南庄赏雪分韵》:“辛盘未尽不知贫,茶熟香清可速宾。”
《漢語大詞典》:蹐门(蹐門)
(1).小步登门。形容谦恭而进。 唐 韩愈 《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久之,闻金吾 李将军 年少喜士,可撼,乃蹐门告曰:‘天下奇男子 王适 ,愿见将军白事。’” 元 王结 《市庄》:“市庄主人,蹐门徵诗。短歌六章,用塞雅命。” 清 钱谦益 《浦君鎔先生墓志》:“君蹐门而拜曰:‘愿以身后累子。’”
(2).指偷偷摸摸而进。 明 文徵明 《先叔父中宪大夫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文公行状》:“一切苞苴,不得蹐门。”
《漢語大詞典》:叩庐(叩廬)
谓登门求见。 明 叶宪祖 《鸾鎞记·合鎞》:“道姑,我问你观中有仙姝,西房姓 鱼 ,须传説我专来叩庐”
分類:登门求见
《漢語大詞典》:踵贺(踵賀)
谓登门祝贺。 唐 沈亚之 《序诗送李胶秀才》:“由是后学争踵贺,相与缀裁其字句。”
分類:登门祝贺
《國語辭典》:叫街  拼音:jiào jiē
在街上大声喊叫乞食。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三折:「你著我叫街,倒不识羞,我好歹也是财主人家女儿。」《醒世恒言。卷二七。李玉英狱中讼冤》:「小贱人,你可见那叫街的丫头么?」
《國語辭典》:踵谢(踵謝)  拼音:zhǒng xiè
亲自登门道谢或谢罪。《西游记》第一四回:「贫僧在府多扰,容回时踵谢。」
《漢語大詞典》:门唁(門唁)
登门吊唁。新唐书·李甘传:“ 牢 为儿践操如此,未闻执事门唁而书显之,岂树风扶教意耶?”
分類:登门吊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