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瘦马(瘦馬)  拼音:shòu mǎ
1.瘦瘠羸弱的马。唐。杜甫〈瘦马行〉:「东郊瘦马使我伤,骨骼硉兀如堵墙。」元。马致远 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曲:「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2.扬州方言。指妓女。《野叟曝言》第三四回:「这西商是五月里边来的,挟有万金资本,要在扬州讨几个绝色女子,……,凡是养瘦马的,都领他去相看。」《品花宝鉴》第五○回:「这玉天仙本是扬州瘦马,到京来颇有声名。」
《漢語大詞典》:瘦骨
(1).谓马的肢体强壮而不肥。 唐 杜甫 《房兵曹胡马》诗:“胡马 大宛 名,锋稜瘦骨成。”
(2).指瘦弱的身躯。 唐 陆龟蒙 《记事》诗:“瘦骨倍加寒,徒为厚繒纊。” 清 纳兰性德 《昭君怨》词:“瘦骨不禁秋,总成愁。” 清 陈梦雷 《东行口占》之二:“瘦骨可堪边地苦,敝裘寧耐朔风寒。”
《國語辭典》:消瘦  拼音:xiāo shòu
消减瘦弱。唐。宋之问〈江南曲〉:「待君消瘦尽,日暮碧江潭。」唐。元稹《莺莺传》:「自从消瘦减容光,万转千回懒下床。」
《國語辭典》:瘦损(瘦損)  拼音:shòu sǔn
消瘦。宋。苏轼 红梅诗三首之二:「细雨裛残千颗泪,轻寒瘦损一分肌。」《三国演义》第二九回:「策即引镜自照,果见形容十分瘦损,不觉失惊。」
分類:瘦损消瘦
《國語辭典》:清瘦  拼音:qīng shòu
1.瘦弱。宋。苏轼 次韵王巩颜复同泛舟:「沈郎清瘦不胜衣,边老便便带十围。」《花月痕》第九回:「怎么这几日不见,更清瘦了,不是有病吗?」
2.清秀。如:「这幅字清瘦遒劲,我很喜欢。」唐。白居易 四十五诗:「清瘦诗成癖,粗豪酒放狂。」
《骈字类编》:花瘦
康与之闺情江城梅花引词一夜为花憔悴损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 辛弃疾粉蝶儿词一枝枝不教花瘦盈李清照重阳醉花阴词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 袖莫道不消魂帘捲西风人似黄花瘦
《漢語大詞典》:瘦生
瘦弱的样子。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轻佻:“ 李白 《戏赠杜甫》曰:‘ 饭颗坡 前逢 杜甫 ,头戴笠子日卓午,借问形容何瘦生?祇为从前学诗苦。’” 元 仇远 《和子野郊居见寄》:“论心握手到忘形,性癖耽诗各瘦生。”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藕花》:“蔆花忽至,虽觉瘦生,而姿态愈艷。”
分類:瘦弱
《漢語大詞典》:瘦筇
指手杖。筇竹,节高干细,可作手杖,故称“瘦筇”。笻,也写作“邛”。 唐 贾岛 《延寿里精舍寓居》诗:“双履与谁逐,一寻青瘦筇。” 前蜀 杜光庭 《题龙鹄山》诗:“抽得闲身伴瘦筇,乱敲青碧唤蛟龙。” 元 仇远 《与子野过永仙观子野明发诗来予次韵》:“坏垣荒径入蒿莱,不惹康衢半点埃。赏静偏怜雏笋长,趁凉自引瘦筇来。”按, 汉 张骞 使 西域 ,曾在 大夏 见邛竹杖。见史记·大宛列传
《國語辭典》:太瘦生  拼音:tài shòu shēng
生,语助词,无义。「太瘦生」指太瘦弱。唐。李白 戏赠杜甫诗:「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宋。苏轼 次韵答顿起二首之二:「早衰怪我遽如许,苦学怜君太瘦生。」
分類:语助词
《國語辭典》:肥瘦  拼音:féi shòu
1.形体的胖瘦。《南史。卷一六。王玄谟传》:「孝武狎侮群臣,各有称目,多须者谓之羊,短长肥瘦皆有比拟。」
2.土地肥沃或贫瘠。
3.衣服的宽窄。
《骈字类编》:石瘦
唐 陆龟蒙 丁隐君歌 盘烧天竺春笋肥,琴倚洞庭秋石瘦。
宋 梅尧臣 苏明允木山 雨侵藓涩得石瘦,宜与夫子归隐丘。
《漢語大詞典》:瘦石
峭削之石。 宋 叶梦得 《为山亭晚卧》诗:“瘦石聊吾伴,遥山更尔瞻。” 宋 林景熙 《过吴门诗》:“白虎气销遗瘦石,緑虹影冷卧斜阳。”
《漢語大詞典》:鹤瘦(鶴瘦)
清瘦;瘦削。鹤状貌瘦骨伶仃,故称。 唐 白居易 《酬杨九弘贞长安病中见寄》诗:“龙卧心有待,鹤瘦貌弥清。” 宋 苏轼 《过永乐文长老已卒》诗:“初惊鹤瘦不可识,旋觉云归无处寻。”
《骈字类编》:山瘦(山瘦)
唐 皮日休 杂体诗 怀鹿门县名离合二首 其一 山瘦更培秋后桂,溪澄闲数晚来鱼。
《骈字类编》:春瘦(春瘦)
李商隐赠歌妓诗只知解道春来瘦不道春来独自多 陈亚药名诗棋为腊寒呵子下衣因春瘦缩纱裁杯宋无客燕雨怀诗客愁万斛添 量春瘦三分解带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