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54
词典
1
分类词汇
53
共53,分4页显示
上一页
1
1
2
3
4
3
4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憎恨
油炸桧
痛心疾首
痛入骨髓
痛深恶绝
痌心疾首
同仇敌忾
咬牙切齿
咬牙关
怒目咬牙
令人切齿
神怒民痛
神怒民怨
竖人毛发
恨之切骨
《國語辭典》:
憎恨
拼音:
zēng hèn
憎恶痛恨。如:「一看到宿敌,他就露出憎恨厌恶的表情。」
分類:
憎恨
厌恶
痛恨
《漢語大詞典》:
油炸桧(油炸檜)
即油炸果。相传老百姓痛恨 南宋 奸臣 秦桧 ,故有此称。
《杭州的传说·油炸桧》
:“原先,油炸桧是背对背的两个面人。做一个油炸桧,得花不少工夫,实在太费事了。后来逐渐简化,就成了现在的样子。老百姓当初吃油炸桧,是为了消消恨的。”参见“ 油炸果 ”。
分類:
油炸果
老百姓
痛恨
奸臣
《國語辭典》:
油炸果
拼音:
yóu zhá guǒ
油炸的面食。面粉中和以盐、碱与油,切成小方块,拉长后放在滚油中炸,立即爆长而焦黄,成为环状或条状。也称为「油条」、「油鬼」。
分類:
油炸果
油炸
长条
圆圈
《國語辭典》:
痛心疾首
拼音:
tòng xīn jí shǒu
痛恨、怨恨到极点。《左传。成公十三年》:「诸侯备闻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昵就寡人。」也作「疾首痛心」。
分類:
悲伤
痛恨
决心
极点
《國語辭典》:
痛入骨髓
拼音:
tòng rù gǔ suǐ
极端的痛楚。《史记。卷九二。淮阴候传》:「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花月痕》第一八回:「秋痕一人,终久无个结局,所以痛入骨髓。」也作「痛澈骨髓」、「痛楚彻骨」。
分類:
痛恨
极点
《漢語大詞典》:
痛深恶绝(痛深惡絶)
极端痛恨、厌恶。 老舍
《四世同堂》
二二:“他似乎已痛深恶绝了大哥,因为大哥竟敢公然与 冠 家为敌,帮着 钱默吟 和 金三爷 到 冠 家叫闹,打架。”参见“ 深恶痛絶 ”。
分類:
极端
痛恨
厌恶
《國語辭典》:
深恶痛绝(深惡痛絕)
拼音:
shēn wù tòng jué
厌恶、痛恨到极点。如:「他改邪归正后,对所犯的错误深恶痛绝,不可能重蹈覆辙。」也作「深恶痛嫉」。
分類:
厌恶
痛恨
《漢語大詞典》:
痌心疾首
形容极端痛恨。
《
新唐书·萧铣传
》
:“我先君昔事 隋 ,职贡无废,乃贪我土宇,灭我宗祊,我是以痌心疾首,思刷厥耻。”参见“ 痛心疾首 ”。
分類:
极端
痛恨
《國語辭典》:
痛心疾首
拼音:
tòng xīn jí shǒu
痛恨、怨恨到极点。《左传。成公十三年》:「诸侯备闻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昵就寡人。」也作「疾首痛心」。
分類:
悲伤
痛恨
决心
极点
《國語辭典》:
同仇敌忾(同仇敵愾)
拼音:
tóng chóu dí kài
同仇,一致对付仇敌。参见「同仇」条。敌忾,抵禦所恼恨的人。参见「敌忾」条。同仇敌忾指共同抱著愤恨心情,齐心同力抵抗敌人。清。梁章钜《归田琐记。卷五。讷亲》:「金川虽云小丑,而老师糜饷,克捷无期。凡在臣子,皆有同仇敌忾之念。」
分類:
全体
一致
痛恨
打击
敌人
《國語辭典》:
咬牙切齿(咬牙切齒)
拼音:
yǎo yá qiè chǐ
非常愤恨的样子。《水浒传》第七○回:「众多兄弟都被他打伤,咬牙切齿,尽要来杀张清。」《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刘氏咬牙切齿,恨恨的骂了一番。」也作「切齿咬牙」。
分類:
咬牙切齿
痛恨
至极
《漢語大詞典》:
咬牙关(咬牙關)
形容痛恨、愤怒或发狠心。 明
王玉峰
《焚香记·折证》
:“听他咬牙关恨言,不明不暗。”
分類:
痛恨
愤怒
狠心
《国语辞典》:
怒目咬牙
拼音:
nù mù yǎo yá
张眼瞪视、咬牙切齿。形容生气、痛恨到了极点。《三国演义》第一二回:「典韦怒目咬牙,冲杀出去。」也作「怒目切齿」。
分类:
咬牙切齿
生气
痛恨
极点
《国语辞典》:
令人切齿(令人切齿)
拼音:
lìng rén qiè chǐ
让人痛恨、愤怒至极。如:「这杀人犯的所作所为,令人切齿不已。」
分类:
痛恨
愤怒
至极
《国语辞典》:
神怒民痛
拼音:
shén nù mín tòng
鬼神震怒,人民痛恨。形容为非作歹,罪大恶极,引起众怒。《晏子春秋。外篇。重而异者》:「不思谤讟,不惮鬼神,神怒民痛,无悛于心。」也作「神怒民怨」、「神怒人怨」。
分类:
鬼神
震怒
人民
痛恨
为非作歹
罪大恶极
《国语辞典》:
神怒民怨
拼音:
shén nù mín yuàn
鬼神震怒,人民痛恨。形容为非作歹,罪大恶极,引起众怒。《东周列国志》第六八回:「神怒民怨,君不久矣!侈心之兴,实起于楚。」也作「神怒民痛」、「神怒人怨」。
分类:
鬼神
震怒
人民
痛恨
为非作歹
罪大恶极
《国语辞典》:
竖人毛发(竖人毛发)
拼音:
shù rén máo fǎ
因恐惧或痛恨而毛发竖立。《聊斋志异。卷二。红玉》:「然官宰悠悠,竖人毛发,刀震震入木,何惜不略移床上半尺许哉?」
分类:
恐惧
痛恨
毛发
发竖
竖立
《国语辞典》:
恨之切骨
拼音:
hèn zhī qiè gǔ
形容痛恨至极。如:「历史上的屠城事件泯灭人性,令人恨之切骨。」也作「恨之入骨」、「恨入骨髓」、「恨入心髓」。
分类:
痛恨
至极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