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恹恹(懨懨)  拼音:yān yān
1.困倦或忧郁的样子。唐。刘兼 春昼醉眠诗:「处处落花春寂寂,时时中酒病恹恹。」《红楼梦》第七二回:「次日便觉心内不快,百般支持不住,一头睡倒,恹恹成了大病。」也作「厌厌」。
2.慢慢的。《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五:「今得孙小官在身体上腾那,气便活动,口鼻之间,又接著真阳之气,恹恹的苏醒转来。」
《國語辭典》:厌厌(猒猒)  拼音:yàn yàn
安泰的样子。《荀子。儒效》:「厌厌兮其能长久也。」
《國語辭典》:厌厌(厭厭)  拼音:yān yān
1.安静的样子。《诗经。小雅。湛露》:「厌厌夜饮,不醉无归。」
2.茂盛的样子。《诗经。周颂。载芟》:「厌厌其苗,绵绵其麃。」
3.露水重的样子。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二折:「趁著这厌厌露华,对著这澄澄月下,惊的那呀呀呀寒雁起平沙。」
4.暗淡、微弱的样子。《汉书。卷七五。李寻传》:「列星皆失色,厌厌如灭。」
5.虚弱生病的样子。元。白朴《东墙记》第一折:「早是这两日茶饭不进,厌厌瘦削。」《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六:「只是王氏生来娇怯,厌厌弱病尝不离身的。」也作「恹恹」。
《漢語大詞典》:酒酲
酒后残馀的醉意病态。 唐 郑谷 《敷溪高士》诗:“眠窗日暖添幽梦,步野风清散酒酲。”
《國語辭典》:心慌  拼音:xīn huāng
1.心里惊慌忙乱。《三国演义》第一八回:「操得书心慌,即日回兵。」《红楼梦》第二五回:「合家人口无不心慌,都说没了指望,忙著将他二人的后事衣履都治备下了。」
2.病时心中颤抖而不能自持的症状。《儒林外史》第五四回:「我这病一发了,不晓得怎的,就这样心慌!」
《漢語大詞典》:鬼幽
人将死前形体所表现的一种病态。三国志·魏志·管辂传“闻 晏 颺 皆诛”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管辰 《管辂别传》:“ 何 之视候,则魂不守宅,血不华色,精爽烟浮,容若槁木,谓之鬼幽。” 王闿运 《严伯受甫哀词》:“其不可生,戚栗兮,若在鬼幽。”参见“ 鬼躁 ”。
《漢語大詞典》:鬼躁
指人将死前形体所表现的一种病态。三国志·魏志·管辂传“闻 晏 颺 皆诛,然后舅氏乃服”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管辰 《管辂别传》:“夫 邓 之行步,则筋不束骨,脉不制肉,起立倾倚,若无手足,谓之鬼躁。” 梁启超 《新民说·论尚武》:“吸食鸦片以戕其身体,鬼躁鬼幽,躂步欹跌,血不华色,面有死容,病体奄奄,气息才属。”参见“ 鬼幽 ”。
《国语辞典》:病西施  拼音:bìng xī shī
相传西施有病时更美,故后人形容病态的美人为「病西施」。
《漢語大詞典》:鬼躁
指人将死前形体所表现的一种病态。三国志·魏志·管辂传“闻 晏 颺 皆诛,然后舅氏乃服”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管辰 《管辂别传》:“夫 邓 之行步,则筋不束骨,脉不制肉,起立倾倚,若无手足,谓之鬼躁。” 梁启超 《新民说·论尚武》:“吸食鸦片以戕其身体,鬼躁鬼幽,躂步欹跌,血不华色,面有死容,病体奄奄,气息才属。”参见“ 鬼幽 ”。
《漢語大詞典》:鬼幽
人将死前形体所表现的一种病态。三国志·魏志·管辂传“闻 晏 颺 皆诛”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管辰 《管辂别传》:“ 何 之视候,则魂不守宅,血不华色,精爽烟浮,容若槁木,谓之鬼幽。” 王闿运 《严伯受甫哀词》:“其不可生,戚栗兮,若在鬼幽。”参见“ 鬼躁 ”。
《漢語大詞典》:洁疾(潔疾)
亦称“ 洁病 ”。 过分讲究清洁的一种心理病态。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上:“﹝ 米芾 ﹞有好洁之癖……久之,亦自迁坐于众宾之间,乃知洁疾非天性也。” 宋 无名氏 道山清话:“人问 邵尧夫 :‘人有洁病,何也?’ 尧夫 曰:‘胸中滞碍而多疑耳,未有人天生如此也。’” 明 都穆 都公谭纂卷上:“ 廉夫 兴发,脱妓鞋,置酒盃其中,使坐客传饮,名曰鞋盃。 元镇 ( 倪元镇 )素有洁病,见之,大怒。” 明 谢肇浙 文海披沙·洁疾:“古今有洁疾者,莫如 庾炳之 、 王思微 、 米南宫 、 倪元镇 。”
《漢語大詞典》:脏象(臟象)
指人体脏腑正常机能及发生病态变化时反映于外的征象。中医据此作为判断人体健康和诊断、治疗疾病的依据。
《國語辭典》:西子捧心  拼音:xī zǐ pěng xīn
比喻别具风姿或病困愁苦之态。参见「西施捧心」条。《幼学琼林。卷二。身体类》:「西子捧心,愈见增妍。丑妇效颦,弄巧反拙。」
《漢語大詞典》:齘齿(齘齒)
(1).咬紧牙齿。一种病态。《医宗金鉴·张仲景〈金匮要略·痉湿暍病〉》:“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齘齿。”注:“必齘齿,牙紧甚也。”
(2).咬牙切齿。形容愤恨。 清 胡天游 《女李三传》:“某齘齿切叱曰:‘若何泣,若非我子也。且吾为人杀。’”
《国语辞典》:黑色喜剧(黑色喜剧)  拼音:hēi sè xǐ jù
透过喜剧的形式,揉入病态或恐怖的成分,以表现人生荒谬与无可奈何的困境。题材广泛,如讽刺政府、呈现丑陋人性、批判社会现实等,内容愤世嫉俗,具悲剧的精神。
《漢語大詞典》:畸态(畸態)
犹言畸形病态。 瞿秋白 《十月革命前的俄罗斯文学》:“他往往取材于平民之间的谣谚,讥笑当时 俄国 社会的畸态。”
分類:畸形病态
《漢語大詞典》:病梅馆记
散文篇名。清代龚自珍作。文中批判“文人画士”出于病态的审美观念,将健康生长的梅摧残为病梅,立愿终身为治疗病梅、使其自由生长尽力。全篇以梅喻人,揭露了封建统治者压制、摧残人才的罪恶。
《漢語大詞典》:病魅
迷信谓因鬼魅作祟而呈现病态。晋书·艺术传·韩友:“ 刘世则 女病魅积年…… 友 乃更作皮囊二枚,沓张之,施张如前,囊復胀满,因急缚囊口,悬著树二十许日,渐消,开视有二斤狐毛,女遂差。”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金刚经鸠异:“ 何軫 以为病魅,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