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脱位(脫位)  拼音:tuō wèi
由于先天性的关节发育不全、病变或外伤等原因,导致组成关节的各个骨头关节面失去正常对应关系,称为「脱位」。也称为「脱臼」。
《漢語大詞典》:汤半体(湯半體)
疾病名。即半肢风。 清 袁枚 随园随笔·杂记:“考今疾病之见於古者, 郑康成 曰‘汤半体’,即今之半肢风也。”
分類:疾病病名
《漢語大詞典》:眼疳
中医眼病名。《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黑翳如珠歌》:“小儿患此名眼疳,羚羊角饮硝黄细,知母羚防一并煎。”注:“小儿患此证,为实热眼疳,宜服羚羊角饮子,泄其实热也。”
分類:中医病名
《國語辭典》:牙疳  拼音:yá gān
中医上指齿龈红肿、腐烂的病症。也称为「齿槽脓漏」。
《國語辭典》:夜盲症  拼音:yè máng zhèng
病名。由于遗传或缺乏维他命A,造成眼睛的视网膜杆状细胞机能障碍,使得人对黑暗的适应力迟缓,在薄暮或光线不足时不能见物。也称为「雀瞀」、「雀盲眼」。
《漢語大詞典》:啌嗽
中兽医病名。为多种疾病均可出现的症候,五脏六腑皆可发生,但主要在肺。外感、内伤均能引发。一般分风寒啌嗽、肺热啌嗽和劳伤啌嗽等。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邮政·立局》:“刷刨马匹……若在局内,风吹毛尾入於草料之中,马食之缠在喉间,便成啌嗽矣。”
《國語辭典》:息贲(息賁)  拼音:xí bēn
病名。因肺气郁结、痰热壅遏所引起。症状包括右胁下有覆杯样块状物、胸背痛、吐血、发热恶寒、咳嗽、呕逆、呼吸急迫等。久病会转为肺痈。
《漢語大詞典》:胸痹
中医病名。胸部闷痛。《医宗金鉴·张仲景〈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注:“胸痹之病,轻者即今之胸满,重者即今之胸痛也。”
《国语辞典》:后天免疫缺乏症候群(后天免疫缺乏症候群)  拼音:hòu tiān miǎn yì quē fá zhèng hòu qún
病名。由爱滋病毒所引起,一般经由血液或性行为传染,能破坏人类的免疫系统,使人体失去抵抗疾病的能力。英文简称为AIDS。也称为「爱滋病」。
《国语辞典》:高氏症  拼音:gāo shì zhèng
病名,即高雪氏症(Gaucher disease)。是一种体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因体内缺乏一种糖脂类特殊水解酶,而使糖脂类物质堆积在肝脏、脾脏、骨髓,甚至到神经系统。患者会有肝脾肿大、贫血、出血倾向及骨骼发育不正常等明显症状。
分类:病名
《漢語大詞典》:子肿(子腫)
中医学病名。指妇女妊娠期中出现的面部、四肢或全身浮肿,尿量减少,体重显著增加的病证。《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子肿子气子满脆脚皱脚总括》:“头面四肢肿子肿。”注:“头面遍身浮肿,小水短少者,属水气为病,故名曰子肿。”
《漢語大詞典》:子嗽
中医学病名。指妇女妊娠期中出现的干咳、烦热的病证。《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子嗽证治》:“妊娠咳嗽名子嗽,阴虚痰饮感风寒。”注:“妊娠咳嗽,谓之子嗽,嗽久每致伤胎。有阴虚火动痰饮上逆,有感冒风寒之不同。”
《国语辞典》:带状疱疹(带状疱疹)  拼音:dài zhuàng pào zhěn
病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皮肤病。症状包括倦怠、头痛、发烧、呕吐等和局部神经疼痛,伴有不等程度的发痒。在神经痛皮节部位的皮肤,会出现群聚呈带状的水泡。俗称「皮蛇」。
《国语辞典》:萎黄病(萎黄病)  拼音:wēi huáng bìng
病名:(1)因营养不足、身心疲劳引起的低色素性贫血症。会出现晕眩、食欲不振等症状。(2)植物因缺乏铁、镁、光,造成叶变黄的现象。
《漢語大詞典》:遁尸
中医学病名。流注的一种。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忍冬:“五种尸注……遁尸者,附肉入骨,攻凿血脉,每发不可见死尸,闻哀哭便作也。”参见“ 流注 ”。
《國語辭典》:流注  拼音:liú zhù
1.流通贯注。如:「长江流注东海。」
2.中医上指原发性脓肿沿著组织间隙、血管、淋巴管等导引到别处,形成新脓肿的症状。如瘀血流注、流注脓疡、淋巴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