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头针疗法
用短毫针在头皮的特定刺激区密集针刺以治疗疾病的方法。主要用于治疗脑源性疾患所引起的肢体瘫痪、麻木、感觉异常以及共济失调、舞蹈震颤、失明、失语等。也可治疗内脏疼痛、皮肤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等。
《國語辭典》:五劳七伤(五勞七傷)  拼音:wǔ láo qī shāng
中医上指心、肝、脾、肺、肾等五脏劳损的疾病及阴寒、阴痿、里急、精漏、精少、精清、小便频数等肾气亏损的症状。
《国语辞典》:无疾而终(无疾而终)  拼音:wú jí ér zhōng
1.没有疾病而亡。《初刻拍案惊奇》卷二○:「次日无疾而终,恰好百岁。」
2.半途而废、不了了之。如:「他做事虎头蛇尾,定下许多计画,总是无疾而终。」
《國語辭典》:无病呻吟(無病呻吟)  拼音:wú bìng shēn yín
本无疾病而呻吟做作。比喻人无端忧戚或妄发牢骚。宋。辛弃疾〈临江仙。老去浑身无著处〉词:「更欢须叹息,无病也呻吟。」
《國語辭典》:乌骨鸡(烏骨雞)  拼音:wū gǔ jī
皮骨都黑的鸡,常用来燉补药。也称为「乌鸡」。
分類:入药疾病
《漢語大詞典》:汤半体(湯半體)
疾病名。即半肢风。 清 袁枚 随园随笔·杂记:“考今疾病之见於古者, 郑康成 曰‘汤半体’,即今之半肢风也。”
分類:疾病病名
《漢語大詞典》:四六风(四六風)
初生婴儿疾病。即脐风。发病多在出生后四天至六天。如:孩子的脐带带进脏东西,得了四六风,抽死啦!
《國語辭典》:四百四病  拼音:sì bǎi sì bìng
佛家以为人有四百零四种病。泛指人身所有疾病。《三国志平话。卷上》:「见有文书一卷,取出看罢,即是医治四百四病之书。」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一折:「三十三天觑了,离恨天最高;四百四病害了,相思病怎熬?」
《國語辭典》:丝虫病(絲蟲病)  拼音:sī chóng bìng
病名。是一种蚊子传染的寄生虫疾病。由血丝虫侵入淋巴管引起淋巴管发炎,有发热、淋巴水肿、淋巴结肿大等症状,若未经治疗则可能演变成象皮肿,使组织增厚肿大。大多数病例的病变部位在下肢和阴囊。
《國語辭典》:童子痨(童子癆)  拼音:tóng zǐ láo
中医指儿童所患的肺结核病,或其他慢性疾病所引起的虚弱症。
《國語辭典》:特效药(特效藥)  拼音:tè xiào yào
俗称对于某种疾病有很好疗效的药物。如:「患病应正确就医,不要自行服用所谓的特效药。」
《国语辞典》:血友病  拼音:xiě yǒu bìng
病名。指缺乏凝血因子的遗传性疾病。因血液不易凝固,受伤后常流血不止。
《漢語大詞典》:淹淹牵牵(淹淹牽牽)
形容疾病纠缠不已。 明 唐顺之 《与胡梅林总督书》之十二:“脾胀之病,非旬日所积,亦非旬日可遣,淹淹牵牵,半死半活人也。”
《漢語大詞典》:淹尖
谓疾病缠绵。《全元散曲·赏花时》套曲:“覰了这淹尖病体,比 东阳 无异。”
分類:疾病缠绵
《漢語大詞典》:一问一临(一問一臨)
古礼,君对士的疾病要慰问一次,对士的丧事要临吊一次,故称。荀子·大略:“君於大夫三问其疾,三临其丧,於士一问一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