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疮痛(瘡痛)
疮口或伤口痛;疮伤病痛。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迦湿弥罗国:“至大林中,有病象疮痛而卧,引此僧手至所苦处,乃枯竹所刺也。”《三国演义》第五一回:“ 周瑜 虽患疮痛,心中自有主张。”
《骈字类编》:箭疮(箭疮)
马戴 关山曲箭疮殊未合 更遣击兰州。
《國語辭典》:疮痕(瘡痕)  拼音:chuāng hén
创伤。《三国演义》第八七回:「每要赴川见先帝报雠,疮痕未合,不能起行。」《红楼梦》第四九回:「忙赶来瞧薛蟠时,见脸上身上虽有疮痕,并未伤筋动骨。」
《漢語大詞典》:疮疖(瘡癤)
(1).瘿瘤。 唐 皮日休 《二游诗》:“枕兼石锋刃,榻共松疮癤。” 萧红 《生死场》一:“榆树显然是生了疮疖,榆树带着偌大的疤痕。”
(2).小疮与热疖等皮肤疾患。 鲁迅 《华盖集·夏三虫》:“苍蝇嗡嗡地闹了大半天,停下来也不过舐一点油汗,倘有伤痕或疮疖,自然更占一些便宜。”
《漢語大詞典》:疮肿(瘡腫)
疮疖溃疡之疾。后汉书·济北惠王寿传:“头不枇沐,体生疮肿。”旧唐书·职官志三:“医术,谓习《本草》《甲乙脉经》,分而为业,一曰体疗,二曰疮肿,三曰少小,四曰耳目口齿,五曰角法也。”
分類:疮疖溃疡
《漢語大詞典》:疽疮(疽瘡)
(1).毒疮。 杨朔 《木棉花》:“我不过是说这次民族自卫战争很像一块试金石,一个人品格的高低可以立刻辨晰清楚;又像外科医生的手术刀,可以加速割除溃烂的疽疮。”
(2).比喻祸患。 宋 王安石 《开元行》:“君不闻 开元 盛天子,纠合俊杰披奸娼;几年辛苦补四海,始得完好无疽疮。”
分類:毒疮祸患
《漢語大詞典》:疮疹(瘡疹)
指疹子。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一·莱菔子:“下气定喘治痰,消食除胀,利大小便,止气痛,下痢后重,发疮疹。”
分類:疹子
《漢語大詞典》:刀疮(刀瘡)
刀伤。 清 王秀楚 《扬州十日记》:“伯兄因伤重,刀疮迸裂而死。”如:刀疮药。
分類:刀伤
《漢語大詞典》:疮疾(瘡疾)
泛指疥癣痈疽等皮肤及外科疾患。 唐 独孤及 《故隋镜智禅师碑》:“谓身相非真,故示以疮疾。”
《漢語大詞典》:吮疮(吮瘡)
(1).以口嘬吸疮疽之毒。谓将帅体恤士卒。 唐 刘长卿 《从军行》之六:“谁为吮疮者?此事今人薄。” 唐 白居易 《七德舞》诗:“含血吮疮抚战士,思摩奋呼乞效死。”参见“ 吮卒 ”。
(2).以口嘬吸疮疽之毒。谓卑幼者侍尊长之疾。新唐书·孝友传·支叔才:“母病痈, 叔才 吮疮注药。”亦作“ 吮疽 ”。 明 梁辰鱼 《浣纱记·问疾》:“吮疽含血,此乃臣子当为之事。”
《漢語大詞典》:吮卒
指为士兵嘬吸疮口的脓血。为将官爱兵之典。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卒有病疽者, 起 ( 吴起 )为吮之。” 明 徐渭 《龛山凯歌》诗之八:“旗裹金疮碎朔风,军中吮卒有 吴公 。”
《漢語大詞典》:养疮(養瘡)
因创伤而治疗休养。北史·西域传·悦般国:“养疮一月復常,又无痕瘢。” 唐 白居易 《叹鹤病》诗:“亦知白日青天好,未要高飞且养疮。”
《國語辭典》:疮口(瘡口)  拼音:chuāng kǒu
疮溃烂后的破口。如:「疮口已经瘉合。」
《韵府拾遗 董韵》:疮孔(疮孔)
灵怪集姚康成奉使汧陇假邢公旧宅就寝见三人赋诗其一长细而黄面多疮孔晓视之乃见破笛一管
《國語辭典》:口疮(口瘡)  拼音:kǒu chuāng
常称口腔溃疡或口内炎。为口腔黏膜上出现的黄白色溃疡。致病机转不明确,通常与创伤、免疫以及维生素缺乏等因素相关。
《漢語大詞典》:疣疮(疣瘡)
疣子。 唐 白居易 《和〈李势女〉》:“忍将先人体,与主为疣疮?妾死主意快,从此两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