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疆塍
犹疆界。 宋 苏辙 《和子瞻司竹监烧苇园因猎园下》:“回风忽作火力怒,平地一卷无疆塍。”
分類:疆界
《國語辭典》:圻界  拼音:qí jiè
疆界、边界。《书经。禹贡》「禹别九州」句下汉。孔安国。传:「分其圻界。」
分類:疆界
《漢語大詞典》:畔界
疆界。 汉 陆贾 新语·道基:“於是 后稷 乃列封疆,画畔界,以分土地之所宜。”
分類:疆界
《漢語大詞典》:疆略
疆界;境界。 清 方苞 《读二南》:“録此二诗,而被化之先后,疆略之广轮,观感之浅深,一一可辨矣。”
分類:疆界境界
《國語辭典》:封疆  拼音:fēng jiāng
1.疆界。《管子。小匡》:「既反其侵地,正其封疆,地南至于岱阴。」明。陆世廉《西台记》第一出:「愿明公重奠封疆,再安宗庙。」也作「邦域」。
2.镇守边境的将领。也称为「封疆臣」。
3.境内近郊的地方。
4.明清对总督、巡抚的称谓。
《漢語大詞典》:封疆大吏
亦作“ 封疆大臣 ”。亦作“ 封疆大员 ”。 明 代都指挥使、布政使、按察使和 清 代的总督、巡抚总揽一省或数省的军政大权,类似古代分封疆土的诸侯,故称。明史·兵志二:“当是时,都指挥使与布、按并称三司,为封疆大吏。”《官场现形记》第四二回:“连升带保,不到二十年工夫,居然做到封疆大吏,在 湖北 巡抚任上,也足足有了三个年头。” 马其昶 《〈濂亭集〉序》:“朝廷置封疆大臣,率取材 曾 门。” 吴晗 《况钟和周忱》:“ 周忱 从公元一四三○年任 江南 巡抚,一直到一四五一年,前后共二十一年,是 明朝 任期最长的封疆大员。”
《國語辭典》:四境  拼音:sì jìng
四方国境。《孟子。梁惠王下》:「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文选。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五首之二》:「幸四境无虞,三秋式稔。」
《國語辭典》:封人  拼音:fēng rén
职官名。周代设置,掌守帝王社坛与京畿疆界。《左传。隐公元年》:「颖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论语。八佾》:「绎如也以成,仪封人请见。」
《國語辭典》:封树(封樹)  拼音:fēng shù
聚土为坟,并在其旁种树以标明其处,为古代士人以上的葬礼。清。汪中〈先母邹孺人灵表〉:「更百苦以保其后,后之人尚保其封树。」
《漢語大詞典》:郊圻
(1).都邑的疆界;边境。书·毕命:“申画郊圻,慎固封守,以康四海。” 孔颖达 疏:“郊圻,谓邑之境界。” 唐 元稹 《徐智岌右监门卫将军制诰》:“ 邠 之地, 后稷 、 公刘 之所理也。俗饶稼穡,土宜六扰,内扞郊圻,外攘夷狄。” 清 顾炎武 《羌胡引》:“四入郊圻躪 鲁 齐 ,破邑屠城不可数。”
(2).郊野,郊外。 唐 高适 《同陈留崔司户早春宴蓬池》诗:“同官载酒出郊圻,晴日东驰雁北飞。” 宋 王安石 《次韵再游城西李园》:“我亦悠悠无事者,约君联骑访郊圻。” 清 周亮工 《题〈蕉堂索句图〉》:“丁亥冬初,予由 江 右入 杉关 ,抵 邵武 时,寇遍郊圻。”
《漢語大詞典》:分疆
(1).区分疆界。晋书·地理志上:“ 武帝 开 越 攘 胡 ,初置十七,拓土分疆,又增十四。” 宋 文天祥 《白沟河》诗:“行人为我言, 宋 辽 此分疆。”
(2).分守之地,谓辖境。 宋 梅尧臣 《送吴给事移淮西》诗:“夹路车徒盛,分疆禾黍秋。”
(3).谓断句。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句:“句者,局也。局言者,联字以分疆。”
《國語辭典》:四封  拼音:sì fēng
四境。《管子。大匡》:「乃令四封之内修兵,关市之政侈之。」《国语。越语上》:「越四封之内,亲吾君也,犹父母也。」
《國語辭典》:兆域  拼音:zhào yù
墓地的界域。《周礼。春官。冢人》:「掌公墓之地,辨其兆域而为之图。」汉。曹操 终令:「其公卿大臣列将有功者,宜陪寿陵;其广为兆域,使足相容。」
《漢語大詞典》:大封
(1).古军礼之一。指诸侯疆界有侵越,则以兵征定之。周礼·春官·大宗伯:“大封之礼合众也。” 郑玄 注:“正封疆沟涂之固,所以合聚其民。” 贾公彦 疏:“知大封为正封疆者,谓若诸侯相侵境界,民则随地迁移者,其民庶不得合聚,今以兵而正之,则其民合聚,故云大封之礼合众也。”
(2).指封赐众多的土地、田宅。左传·昭公三十年:“二公子奔 楚 。 楚子 大封,而定其徙。” 杜预 注:“大封,与土田,定其所徙之居。”后汉书·东海恭王彊传:“帝以 彊 废不以过,去就有礼,故优以大封,兼食 鲁郡 ,合二十九县。”
(3). 黄帝 时人名。管子·五行:“昔者 黄帝 得 蚩尤 而明於天道……得 大封 而辩於西方。”
《漢語大詞典》:界道
(1).划为一道疆界。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赤城霞起而建标,瀑布飞流以界道。” 李善 注:“谓为道疆界也。”
(2).指行格。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 宋 亳 间有织成界道绢素,谓之乌丝栏、朱丝栏,又有茧纸。”
分類:一道疆界
《漢語大詞典》:禹域
指 中国 。古代传说 禹 平水土,划分九州,指定名山、大川为各州疆界,后世因称 中国 为 禹 域。 清 黄遵宪 《唐韨臣明经》诗:“芒芒此 禹 域,滔滔彼 汉江 ,君听人间謡,处处歌《堂堂》。”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以 长素 魁垒耆硕之誉,闻于 禹 域,而弟子亦多言革命者。” 陈毅 《送董老出席旧金山会议即日出洋》诗:“百年家国恨, 禹 域日倾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