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退坡
下坡。喻意志衰退,遇难畏缩。 赵树理 《求雨》:“光这一段五十尺长、五尺宽的石渠,一个月也开不过去。这时候退坡的,说闲话的慢慢多起来。”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三八章:“千万不能松气退坡、忘掉了斗争,要不,算不得一个无产阶级战士。”
《漢語大詞典》:缩缩蹑蹑(縮縮躡躡)
畏缩小心的样子。 沙汀 《凶手》:“当早上赶去点名的时候,全体兵士差不多全都已经排好队了,于是眨着干枯的眼睛,担心着打骂,他缩缩蹑蹑地加进队伍里去。”
《國語辭典》:缩头缩脑(縮頭縮腦)  拼音:suō tóu suō nǎo
形容怯弱无能,不肯出头负责任。如:「他做事老是缩头缩脑的,不足以成大器。」
分類:畏缩
《漢語大詞典》:缩匿(縮匿)
畏缩藏匿。 唐 柳宗元 《非〈国语〉上·轻币》:“ 桓公 之苟能弔天下之败,卫诸侯之地,贪强忌服,戎狄缩匿,君得以有其国,人得以安其堵,虽受赋於诸侯,乐而归之矣。”
分類:畏缩藏匿
《漢語大詞典》:肃缩(肅縮)
因寒畏缩。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翩翩:“ 顾生 肃缩,乃持襆掇拾洞口白云,为絮复衣,著之,温煗如襦,且轻鬆常如新绵。”
分類:畏缩
《国语辞典》:伸头探脑(伸头探脑)  拼音:shēn tóu tàn nǎo
畏缩窥视的样子。《儿女英雄传》第四回:「众人伸头探脑的,向屋里看了,无不吒异。」
分类:畏缩窥视
《国语辞典》:缩缩朒朒(缩缩朒朒)  拼音:sù sù nǜ nǜ
畏缩迟疑的样子。《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一:「住在衙中几日了。少卿终是有些羞惭不过意,缩缩朒朒,未敢到他房中歇宿去。」
分类:畏缩迟疑
《国语辞典》:缩头缩脚(缩头缩脚)  拼音:suō tóu suō jiǎo
形容畏缩、躲闪。如:「不具胆识的人,办起事来难免缩头缩脚的。」
分类:畏缩躲闪
《国语辞典》:草鸡毛(草鸡毛)  拼音:cǎo jī máo
大陆地区用以比喻懦弱畏缩而不中用的人。如:「这小子是草鸡毛,你想要他帮你可是很难成功。」
《国语辞典》:车无退表(车无退表)  拼音:chē wú tuì biǎo
兵车无标示后退的旗帜,引申为军队绝不畏缩后退。《国语。晋语五》:「三军之心在此车也,其耳目在于旗鼓,车无退表,鼓无退声,军事集焉。」
《國語辭典》:伏首贴耳(伏首貼耳)  拼音:fú shǒu tiē ěr
形容恭顺驯服的样子。「贴」文献异文作「帖」。《聊斋志异。卷六。马介甫》:「万石不言,惟伏首帖耳而泣。」也作「俯首帖耳」。
分類:畏缩恐惧
《国语辞典》:躲躲闪闪(躲躲闪闪)  拼音:duǒ duǒ shǎn shǎn
行动畏缩的样子。《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须知我是个寡居,要防生人眼,恐怕坏了名声。亦且拘拘束束,躲躲闪闪,怎能够像意?」
《國語辭典》:发怵(發怵)  拼音:fā chù
畏缩。如:「这种鬼地方不由得使人发怵。」
分類:胆怯畏缩
《漢語大詞典》:犯憷
〈方〉胆怯;畏缩:初上讲台,她有点儿~ㄧ不管在什么场合,他从没犯过憷。
《漢語大詞典》:惶怯
惶恐畏缩。《医宗金鉴·张仲景〈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病人面无血色”注:“人有恐怖,则面色脱白,其状惊骇;人有愧心,乍白乍红,其状惶怯。”
分類:惶恐畏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