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画地自限(画地自限)  拼音:huà dì zì xiàn
形容自己设立界限,不求突破。如:「你的潜力尚未完全发挥,为何要画地自限,安于现状呢?」
《国语辞典》:泾渭不分(泾渭不分)  拼音:jīng wèi bù fēn
泾水流入渭水时,清浊不混,界限分明。后以泾渭不分比喻是非好坏混杂不明。唐。陆贽〈又论进瓜果人拟官状〉:「薰莸无辨,泾渭不分。」《清史稿。卷二四四。李森先传》:「江南既定,人材毕集,若复泾渭不分,则君子气沮,宵小竞进。」
《国语辞典》:最高容许量(最高容许量)  拼音:zuì gāo róng xǔ liàng
某一量之最大容许界限。例如工作场所内空气中所含的有毒物质,超过某一定量时则发生中毒现象,此时能容许存在之最大量称为「最高容许量」。
《国语辞典》:不能越雷池一步  拼音:bù néng yuè léi chí yī bù
不能超越既有的界限和范围。参见「不敢越雷池一步」条。如:「在我方的坚守情形下,对方不能越雷池一步!」
《国语辞典》:组限(组限)  拼音:zǔ xiàn
统计学上指已分组的计量资料,每组的界限值称为「组限」。其数量最小者称为「下限」,最大者称为「上限」。
《国语辞典》:地籍图(地籍图)  拼音:dì jí tú
一种详细划分土地所有权界限及其地目的大比例尺地图。通常用来当作官方确定地权及课徵税收的依据。如:「土地买卖还是要以地籍图的纪录为主,单凭口头描述是做不得准的。」「他到地政事务所申请地籍图,以了解那块农地的确实面积。」
《国语辞典》:不分畛域  拼音:bù fēn zhěn yù
不画分界限。形容感情融洽,同心协力。如:「人类应不分畛域,共同为促进世界和平而努力。」《清史稿。卷四八六。文苑传三。包世臣传》:「世臣拟多裁盐官,惟留运司主钱粮,场大使督灶户,不分畛域,仿现行铁硝之例,听商贩领本地官印照,赴场缴课买盐。」
《国语辞典》:不胜酒力(不胜酒力)  拼音:bù shēng jiǔ lì
饮酒超过能承担的界限,无法续饮。常用来形容酒量差,容易喝醉。如:「才一杯高粱酒下肚,他就不胜酒力,醉倒在一边了。」
《国语辞典》:壁垒分明(壁垒分明)  拼音:bì lěi fēn míng
彼此界限清楚,不相混淆。如:「敌我两方,壁垒分明。」
《国语辞典》:南极圈(南极圈)  拼音:nán jí quān
约南纬六十六度半。南半球夏至时,太阳照射地表的最南界限,亦是寒带与温带的界线。
《漢語大詞典》:高限
指山区生物分布的最高界限。
《漢語大詞典》:杠杠
(1).在图书上画的线条。 李建彤 《刘志丹》第十八章:“你那条路线,只是地图上画的几个杠杠,真走一趟,不掉脑袋,也得拄双拐。”《花城》1981年第6期:“其中有一段话,她用钢笔画了双道杠杠。”
(2).制度条例规定的界限。《人民日报》1969.2.17:“如果一味等待上级机关把什么细微的‘杠杠’都给划好了再说……那么,党的政策只能停留在口头上,工作就不可能有生气。”如:这次调整工资,文件上有几个杠杠。
《漢語大詞典》:畿限
王畿的界限。《周礼·地官·封人》“为畿封而树之” 唐 贾公彦 疏:“谓王之国外四面五百里各置畿限,畿上皆为沟堑,其土在外而为封,又树木而为阻固。”
分類:王畿界限
《國語辭典》:海岸线(海岸線)  拼音:hǎi àn xiàn
陆地与海的边界线。
《漢語大詞典》:关节点
量变引起质变的临界点。是两个不同质的事物的界限,事物的度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