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跨马鞍(跨馬鞍)
古时婚俗,置马鞍于男家门口,待新人入门时跨过。 唐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上:“婚姻之礼,坐女於马鞍之侧,或谓此北人尚乘鞍马之义。夫鞍者,安也,欲其安稳同载者也。酉阳杂俎云:‘今士大夫家婚礼,新妇乘马鞍,悉 北朝 之餘风也。’今娶妇家,新人入门跨马鞍,此盖其始也。”
《漢語大詞典》:援拾
提携收录。旧用为缔姻时女方对男家同意订婚的谦词。太平广记卷四二九引 唐 薛渔思 《河东记·申屠澄》:“ 澄 愕然叹曰:‘小娘子明慧若此,某幸未昏,敢请自媒如何?’翁曰:‘……颇有过客,以金帛为问,某先不忍别,未许。不期贵客又欲援拾,岂敢惜,即以为託。’”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萧七:“有幼女未字,欲充下陈,幸垂援拾。”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梅:“万一能成,肯赐援拾否?”
《漢語大詞典》:撞门酒(撞門酒)
旧时婚礼迎娶时男家所送的礼酒。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一:“ 扬州 所居堂 前杏一窠,极大,花多而不实。适有一媒姥见如此,笑谓家人曰:来春与嫁了此杏。冬深,忽携酒一樽来,云是婚家撞门酒,索处子裙一腰,繫杏上。已而奠酒,辞祝再三,家人莫不笑之。至来春,此杏结子无数。”
《國語辭典》:完饭(完飯)  拼音:wán fàn
旧时婚俗,结亲后第三日,女家送冠花䌽缎、鹅蛋、油蜜等三朝礼到男家探视女儿的习俗,称为「完饭」。《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耐到第三日,亲家母来完饭,两亲相见毕。」
《漢語大詞典》:送聘
谓订婚时男家向女家赠送财礼。也称下财礼。 胡朴安 《中华全国风俗志·浙江·杭州嫁娶风俗》:“次后择日则送聘,预令媒氏以鹅酒,重则羊酒,至日方行送聘之礼。”
《漢語大詞典》:送日期
旧俗结婚之前,男家请星命家挑选吉日后送交女家,谓之“送日期”或“送日子”。
《漢語大詞典》:送餪
方言。指嫁女后三日,女家备礼至男家探望。《歧路灯》第二八回:“ 孔 宅送餪之后,满月之时, 绍闻 夫妇并诣 孔 宅拜见岳翁岳母。”
《國語辭典》:提亲(提親)  拼音:tí qīn
说亲。受男方或女方的委托,而向对方提议婚嫁的事。《红楼梦》第二九回:「宝玉因昨日张道士提亲,心中大不受用。」《儿女英雄传》第二回:「太太听见有人给公子提亲,连忙问道:『说得是谁家?』」也作「题亲」。
《漢語大詞典》:洗帐(洗帳)
藏 族婚俗。成婚之日,男家在篷帐中诵读梵经,以驱扫邪气,俗称“洗帐”。 徐珂 《清稗类钞·婚姻·青海蒙番婚嫁之异同》:“聘定以后,男女可自行往来。婚娶之日,男家燃灯酥,高诵梵经,谓之洗帐。”
《国语辞典》:茶金  拼音:chá jīn
聘金。旧时订婚以茶为礼,故称男家致送女方的聘金为「茶金」。也称为「代茶」、「茶礼」。
《国语辞典》:乾宅  拼音:qián zhái
旧时传统习惯,是以乾坤代表男女,故在婚礼上称男家为「乾宅」。
《國語辭典》:发轿(發轎)  拼音:fā jiào
近代传统婚礼,男家派遣花轿前往迎接新娘。《通俗常言疏證。妇女。发轿》引《金陵杂志》:「发宝轿,约申酉之时,于轿前鼓乐齐奏。择年轻四人,各手执一灯,随彩舆至女家谓之迎亲宝轿。今江北但云发轿,或云发花轿是也。」
《國語辭典》:彩礼(彩禮)  拼音:cǎi lǐ
订婚及结婚时,男方赠予女方的财物礼品。《红楼梦》第六五回:「这也容易,凭你说是谁就是谁,一应彩礼都有我们置办,母亲也不用操心。」也作「财礼」。
《漢語大詞典》:三书六礼(三書六禮)
旧时婚礼,男家须具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种礼仪,谓之“六礼”。在纳采、纳征、亲迎时,男家还要备置礼物,以书面致送女家,谓之“三书”。《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二回:“ 侯虎 却不敢怠慢,备了三书六礼,迎娶过来。”
《國語辭典》:坤宅  拼音:kūn zhái
旧时缔婚,称女方的家为「坤宅」,男方的家为「乾宅」。《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办事的人便打发人到坤宅去打听,回报说新人正在那里梳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