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17,分42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人丁
孤老
梳裹
年壮
三多
寿翁
弁髦
大哥
净身
尾生
兄长
单丁
外言
世翁
金夫
《國語辭典》:人丁  拼音:rén dīng
1.能服役的成年男子。《新唐书。卷五二。食货志二》:「租庸调之法,以人丁为本。」
2.人口。《清史稿。卷一二○。食货志一》:「康熙五十一年,有『新增人丁永不加赋』之谕。」《红楼梦》第二回:「雨村笑道:『原来是他家。若论起来,寒族人丁却不少。』」
3.家仆。《红楼梦》第五九回:「赖大添派人丁上夜,将两处厅院都关了。」
《國語辭典》:孤老  拼音:gū lǎo
1.老而无子的人。《晋书。卷八九。忠义传。刘敏元传》:「此公孤老,馀年无几,敏元请以身代,愿诸君舍之。」
2.宿娼或歌童使女所倚靠的人。《水浒传》第四回:「我女儿常常对他孤老说提辖大恩。」《儒林外史》第五三回:「那些妓女们相与的孤老多了,却也要几个名士来往,觉得破破俗。」
《國語辭典》:梳裹  拼音:shū guǒ
把头发梳理好,用巾帻包裹起来。泛指妆束打扮。宋。柳永 定风波。自春来词:「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董西厢》卷三:「绝早侵晨,早与他忙梳裹。」
《漢語大詞典》:年壮(年壯)
古时男子年满三十谓之壮。后以“年壮”泛指壮年。 汉 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仁君年壮气盛,绪信所嬖。” 唐 钱起 《送鲍中丞赴太原军营》诗:“年壮才仍美,时来道易行。” 明 方孝孺 《答郑仲辩》之二:“盖世之儒者,当年壮气鋭之时,驰鶩于声利,用智惟恐不工,操术惟恐不奇。”
《國語辭典》:三多  拼音:sān duō
1.多福、多寿、多男子的祝颂之辞。语本《庄子。天地》:「华封人曰:『嘻,圣人!请祝圣人,使圣人寿。』尧曰:『辞』。『使圣人富。』尧曰:『辞』。『使圣人多男子。』尧曰:『辞』。」
2.作文三要事:多看、多做、多商量。宋。陈师道〈后山诗话〉:「永叔谓为文有三多:看多、做多、商量多也。」
3.学者的三件要事:看读多,持论多、著述多。《通俗编。祝诵》引《玉海》:「杨文庄公言曰:『学者当取三多,乃看读多,持论多,著述多也。』」
《漢語大詞典》:寿翁(壽翁)
(1).对被祝寿者的尊称。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有的献过寿文的,有的道句寿词的,无非拜寿贺寿,祝寿翁的百年长寿。”
(2).高寿的男子。《西游记》第十六回:“堪叹老衲性愚蒙,枉作人间一寿翁。” 鲁迅 《花边文学·古人并不纯厚》:“但 广州 开的耆英会,却明明收集过一大批寿翁寿媪,活了一百零六岁的老太太还能穿针,有照片为证。”
《國語辭典》:弁髦  拼音:biàn máo
1.古代男子成人时举行冠体,先加缁布冠,次加皮弁,后加爵弁,三加之后剃去垂髦,不再用缁布冠。后即用弁髦来比喻没有用的东西。《左传。昭公九年》:「岂如弁髦,而因以敝之。」
2.玩弄、轻视。《醉醒石》第一四回:「即如王敦、桓玄干犯名义,谋反篡位,先时戕害僚友,继而弁髦君上。」
《國語辭典》:大哥  拼音:dà gē
1.称谓。称兄弟中年纪最长者。如:「在所有的兄弟姊妹中,就数大哥最疼我。」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大哥孝顺识亲疏,二哥留下著当门户。」
2.尊称同辈中年纪较长或相仿的男性。如:「他因入学晚了几年,平时又挺照顾同学的,所以我们都叫他大哥。」《水浒传》第七四回:「大哥是山东货郎,来庙上赶趁,怕敢出房钱不起?」
3.有时也用于父母对排行最大的儿子或妻子称丈夫。
《國語辭典》:净身(淨身)  拼音:jìng shēn
1.洗澡。《西游记》第八三回:「这太子三朝儿就下海净身闯祸,踏倒水晶宫,捉住蛟龙要抽筋为绦子。」
2.男子割去生殖器。《明经世文编。卷四一八。沈鲤。议处净身男子疏》:「今后敢有私自净身的,本身并下手之人处斩,全家发边远充军。」《国朝宫史。卷四。训谕四》:「尔等抛家舍业,净身进来当差,食钱粮图养父母一家,学做好人才是,如何做起贼来?」
分類:男子阉割
《國語辭典》:尾生  拼音:wěi shēng
人名。生卒年不详,传说中古代的守信之士,和女子约定在桥梁相会,久候女子不到,水涨,乃抱桥柱而死。
《國語辭典》:兄长(兄長)  拼音:xiōng zhǎng
1.称谓。称哥哥。《醒世恒言。卷二。三孝廉让产立高名》:「弟辈衣食自足,不消兄长挂念。」
2.对同辈男性朋友的尊称。《西游记》第七十三回:「我们特来投兄长,望兄长念昔日同窗之雅,与我今日做个报冤之人!」
《國語辭典》:单丁(單丁)  拼音:dān dīng
1.独生子。《晋书。卷九八。王敦传》:「其单丁在军无有兼重者,皆遣归家,终身不调。」
2.仅只、单单。《金瓶梅》第五二回:「我就单丁摆布不起你这小淫妇儿?你休笑哗,我半边俏还动的!」
3.独自、独个儿。宋。黄庭坚〈送密老住五峰〉诗「去与青山作主人,不负法昌老禅将」句下宋。任渊。注:「倚遇禅师三十年单丁住法昌山。」
《漢語大詞典》:外言
(1).男子所说有关公务之言。礼记·曲礼上:“外言不入於梱,内言不出於梱。” 郑玄 注:“外言、内言,男女之职也。不出入者,不以相问也。”新唐书·魏元忠传:“令出入禁掖,使内言必出,外言必入,固将弄君之法,纵而不禁,非所以重宗庙、固国家。”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天命诏旨书》:“咨尔臣工,当别男女,男理外事,内非所宜闻;女理内事,外非所宜闻。朕故特詔,继自今,外言永不准入,内言永不准出。”
(2).譬况字音用语。指韵母的细音。与“内言”相对。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音辞:“而古语与今殊别,其间轻重清浊,犹未可晓。加以内言外言,急言徐言,读若之类,益使人疑。”按,“外言”指语音幽细。参阅 周祖谟 《问学集·颜氏家训音辞篇注补》
《漢語大詞典》:世翁
世交之家的晚辈对长辈男子的称呼。亦用作对长者的敬称。红楼梦第十七回:“众清客在旁答道:‘老世翁所见极是。’”
《漢語大詞典》:金夫
刚夫。指刚强的男子。一说指多金的男子。《易·蒙》:“六三,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 郑玄 注:“见刚夫而求之,故曰不有躬也。” 孔颖达 疏:“见金夫者,谓上九,以其刚阳,故称金夫,此六三之女,自往求见金夫……是为女不能自保其躬,固守贞信,乃非礼而动,行既不顺,若欲取之,无所利益,故云不有躬,无攸利也。” 朱熹 本义:“金夫,盖以金赂己而挑之,若 鲁 秋胡 之为者。” 宋 魏了翁 《李微之闻其弟贯之西归以诗迓之刘左史和韵属余同赋》之二:“只期玉女是用諫,肯为金夫不有躬。” 明 吴从先 《金小品传》:“虽夺之金夫而射之石虎,肠坚过男子,志洁拟秋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