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18,分48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孤栖
好合
陶情
老爷
情通
行缠
过礼
楚岫
儿女情
深盟
婢仆
山盟
春词
相偶
红线
《國語辭典》:孤栖(孤棲)  拼音:gū qī
独自停宿。《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六:「兄枉自灰其志,究见何益?况在家无聊,未免有孤栖之叹。」
《國語辭典》:好合  拼音:hǎo hé
1.指结为夫妻,和好相亲。如:「百年好合」。
2.志意相投。汉。桓宽《盐铁论。结和》:「夫两主好合,内外交通,天下安宁。」
《漢語大詞典》:陶情
(1).怡悦情性。 唐 贾岛 《和刘涵》:“陶情惜清澹,此意復谁攀。” 宋 王安石 《寄李士宁先生》诗:“渴愁如箭去年华,陶情满满倾榴花。”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 廷章 ﹞对 王翁 道:‘表妹之疾,是抑鬱所致,常须於宽敞之地,散步陶情,更使女伴劝慰,开其鬱抱,自当勿药。’” 清 洪升 《长生殿·偷曲》:“逞风魔少年逸兴,借曲中妙理陶情。”
(2).谓男女欢会调情。 元 张可久 《一枝花·携美人湖上归》套曲:“想当年 小小 ,问何处卿卿。 东坡 才调, 西子 娉婷,总相宜千古留名。咱两个谩相邀此地陶情。” 清 严虞惇 《艳囮》:“ 明 万歷 之末,上倦於勤,不坐朝,不閲章奏,輦下诸公亦泄泄沓沓。然间有陶情花柳者,一时教坊妇女,竞尚容色,投时好以博貲财。”《何典》第六回:“那男子并无怕惧,反喝道:‘我公子在此陶情作乐,你是甚么野鬼,敢来閒多管!’”
《國語辭典》:老爷(老爺)  拼音:lǎo ye
1.旧时对于官绅的敬称。《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四:「知府道:『你的冤已雪了。』李氏道:『多谢老爷天恩!』」《负曝闲谈》第三回:「我们当老爷的都做了贼,那些平头百姓,不一个个都该做强盗么?」
2.仆人对主人的敬称。《红楼梦》第九三回:「小的本不敢说,我们老爷只是太好了,一味真心待人,反倒招出事来。」
3.妻子对丈夫的敬称。《红楼梦》第三三回:「老爷虽然应当管教儿子,也要看夫妻分上。」
4.外祖父的俗称。
5.对科举时代举人的尊称。科举时代对秀才称相公,对举人称老爷。《儒林外史》第三回:「范进三两步走进屋里来,见中间报帖已经升挂起来,上写道:『捷报贵府老爷范讳进高中广东乡试第七名亚元。京报连登黄甲。』」
《漢語大詞典》:情通
通情。指搞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后汉书·吕布传:“ 卓 又使 布 守中閤,而私与傅婢情通,益不自安。”
《漢語大詞典》:行缠(行纏)
裹足布;绑腿布。古时男女都用。后惟兵士或远行者用。《乐府诗集·清商曲辞六·双行缠曲》:“新罗绣行缠,足趺如春妍。” 隋 杜宝 《大业杂记》:“﹝ 煬帝 御龙舟﹞其引船人普名殿脚一千八百人,并着杂锦采装袄子、行缠、鞋袜等。” 宋 范成大 《病中绝句》之二:“溽暑薰天地涌泉,弯跧避湿挂行缠。”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整整齐齐尽摆搠,三停来繫青布行缠,折半着黄紬絮袄。”
《國語辭典》:过礼(過禮)  拼音:guò lǐ
1.超越礼数。《后汉书。卷三二。樊宏传》:「事后母至孝,及母卒,哀思过礼,毁病不自支。」
2.订婚后,在结婚前夕,男方送到女方家的礼物。并有通知即将举行婚礼的意思。
3.成亲、结婚。《刘知远诸宫调。第一》:「选定吉日良辰,诸亲友相见。磨麦造酒,排喜庆筵席。至天晚,二人过礼。」
《漢語大詞典》:楚岫
(1). 楚 地山峦。 唐 韦迢 《早发湘潭寄杜员外院长》诗:“ 楚 岫千峰翠, 湘 潭一叶黄。” 唐 朱庆余 《送人下第归》诗:“岸阔湖波溢,程遥 楚 岫微。” 元 张可久 《折桂令·湖上即事》曲:“俊友 吴 鉤,清秋 楚 岫,退叟 齐 丘。”
(2).指 巫山 。泛指男女欢会处。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步飞烟:“所恨 洛川 波隔, 贾午 墻高,连云不及於 秦 臺,荐梦尚遥於 楚 岫。” 明 顾大典 《青衫记·访兴不遇》:“自怜迁客去 长沙 ,迷 楚 岫隔京华,匆匆不尽离情话。” 柴萼 《梵天庐丛录·妙判三十则》:“启北门钥而荡乃春心,神迷 楚 岫;踰东家墙而搂其处子,梦绕 阳臺 。”
《漢語大詞典》:儿女情(兒女情)
指男女或家人之间的恩爱。 南朝 梁 钟嵘 《诗品》卷中:“虽名高曩代,而疏亮之士,尤恨其儿女情多,风云气少。”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小生受老丈深恩,已为难报。今为儿女之情,一时不能自禁,猖狂至此。”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四:“﹝ 鲁凤藻 、 陈梦湘 、 商宝意 、 金台衡 ﹞皆善言儿女之情。” 欧阳予倩 《馒头庵》第五场:“说罢了儿女情芳心已碎,学蝴蝶到花前比翼双飞。”
《漢語大詞典》:深盟
指男女双方向天发誓,永结同心的盟约。 明 屠隆 《綵毫记·蓬莱传信》:“并蒂花开,合欢衾整,璧月照深盟。”《玉娇梨》第十九回:“偶尔相逢,似有天幸;黯然别去,殊苦人心。既得石上深盟,花前密约,歷歷在耳。”
《國語辭典》:婢仆(婢僕)  拼音:bì pú
旧时,家中供差遣使唤的女婢及童仆。唐。白居易〈续古诗〉一○首之七:「豪家多婢仆,门内颇骄奢。」《三国演义》第一○三回:「岂其智之不如婢仆哉。」
《漢語大詞典》:山盟
指山为喻的盟誓。多指男女相爱之深,坚定不移。 宋 陆游 《钗头凤》词:“山盟虽在,锦书难託。” 明 黄参凤 《黄莺儿·嘲蚊虫》曲:“我恰才睡醒,他百般作声,口儿到处胭脂赠,假山盟,血浸牙后,不管我心疼。”白雪遗音·剪靛花·永不分:“山盟都是假,口説总无凭。”
《漢語大詞典》:春词(春詞)
(1).有关男女恋情的书信或文辞。旧题 宋 尤袤 《全唐诗话·莺莺》:“ 鶯鶯 姓 崔氏 ,有 张生 者,託其婢 红娘 以春词二篇诱之。” 明 梁辰鱼 《七犯玲珑·遇妓》曲:“密语还重订,春词定几封, 巫阳 梦。”
(2).春天的歌。 鲁迅 《野草·秋夜》:“胡蝶乱飞,蜜蜂都唱起春词来了。”
《漢語大詞典》:相偶
亦作“ 相耦 ”。
(1).男女婚配;结为伴侣。 汉 班固 《白虎通·嫁娶》:“七八十五,阴阳之数备,有相偶之志。” 宋 孙光宪 《应天长·赠酒妓》词:“醉 瑶臺 ,擕玉手,共燕此宵相偶。”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锺生:“娘子仙人,相耦为幸,但有祸患,恐致乖违。”
(2).成双,成对。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丽辞:“若夫事或孤立,莫与相偶,是 夔 之一足,趻踔而行也。”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四》:“博学而篤志,切问而近思,大势则两句相耦,细分则四句各为用。”
(3).共处;在一起。 南朝 梁 江淹 《思北归赋》:“况北州之贱士,为炎土之流人,共魍魎而相偶,与蠨蛸而为邻。”新唐书·百官志三:“官吏奴婢有技能者配诸司,妇人入掖庭,以类相偶。”
(4).相对。 明 高攀龙 《湖上闲居季思子往适至》诗:“默默各自怡,一室閒相偶。”
《國語辭典》:红线(紅線)  拼音:hóng xiàn
1.红色的丝线。唐。白居易〈新乐府。红线毯〉:「拣丝练线红蓝染,染为红线红于蓝。」
2.俗谓男女婚姻关系的发生,是命中注定的,好像冥冥之中有条红线牵系著。
3.唐袁郊传奇小说《红线传》中的人物。为潞州节度使薛嵩家婢女,通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