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拼生死  拼音:pīn shēng sǐ
使尽全力、不顾一切去做。如:「这回他拼生死决心要闯出个名堂来。」
《漢語大詞典》:出入生死
出生入死。 唐 韩偓 《海山记》:“吾常亲锋刃,冒矢石,出入生死,与子同之。”
《漢語大詞典》:生死苦海
犹言生死海。《坛经·行由品》:“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参见“ 生死海 ”。
《國語辭典》:生死海  拼音:shēng sǐ hǎi
佛教将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六道的轮回世界喻为生死海。因为众生在六道中,就是生死的无尽循环。《佛所行赞》卷三:「当乘智慧舟,超度生死海。」
《國語辭典》:生死肉骨  拼音:shēng sǐ rù gǔ
语本《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晋。杜预。注:「已死复生,白骨更肉。」比喻恩施深重,恩同再造。《周书。卷一一。晋荡公护传》:「一得奉见慈颜,永毕生愿。生死肉骨,岂过今恩。」南唐。徐铉 又代萧给事与楚王书:「存者荷二天之恩,没者释九原之恨,则生死骨肉,未可比量。」
《漢語大詞典》:生死文字
旧时指当事人写的表示决不翻悔的保证书。《元典章·户部四·嫁娶》:“ 马得信 并妻及媒人 赵娘 将壻 马实哥 送本家,立到再不逃走生死文字,依旧住坐至十月初六日。”《元典章·刑部四·杀亲属》:“ 陈璵 招伏不合先为妻 司娇娇 与 陈二 通姦,立到生死文字,不曾告官。”
《漢語大詞典》:生死无贰(生死無貳)
至死无异心。表示坚定。《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论立宪与外交之关系》:“自后屡与外人交鬨,百举而百不胜,始微有悟於外人之筹餉则输将恐后,陷阵则生死无贰,其所以致胜於我者,殆不尽由船坚炮利之故。”
《漢語大詞典》:生死线(生死綫)
犹言死亡的边缘。京剧《智取威虎山》第四场:“ 杨子荣 有条件把这副担子挑,他出身雇农本质好,从小在生死线上受煎熬。”
《國語辭典》:生死攸关(生死攸關)  拼音:shēng sǐ yōu guān
关系到生存与死亡。形容关系重大。如:「即使都已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他还是不肯出力相助。」
分類:生存
《国语辞典》:生死有命  拼音:shēng sǐ yǒu mìng
是生是死都已命中注定,人力无法扭转改变。如:「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抱朴子。内篇。对俗》:「生死有命,脩短素定,非彼药物,所能损益。」《三国演义》第五○回:「生死有命,何哭之有!如再哭者立斩!」
《國語辭典》:生死与共(生死與共)  拼音:shēng sǐ yǔ gòng
一起经历生与死。形容关系密切,休戚相关。如:「他的合夥人都是推心置腹,生死与共的好朋友。」
《漢語大詞典》:生死长夜(生死長夜)
佛教语。指漫长昏昧的生死轮回。 清 道霈 《重刊〈坛经〉缘起》:“原夫大地众生,居生死长夜中。”
《國語辭典》:生死之交  拼音:shēng sǐ zhī jiāo
可以共生死,共患难的交谊。元。郑光祖《㑳梅香。楔子》:「晋公在鎗刀险难之中,我父亲挺身赴战,救他一命,身中六鎗,因此上与俺父亲结为生死之交。」《三国演义》第六八回:「凌统回寨中拜谢孙权。权曰:『放箭救你者,甘宁也。』凌统乃顿首拜宁曰:『不想公能如此垂恩!』自此与甘宁结为生死之交,再不为恶。」
《漢語大詞典》:生死醉梦(生死醉夢)
形容非常专心。 明 郎瑛 七修续稿·事物·戴进传:“﹝ 戴 ﹞生死醉梦於绘事,故学精而业著,业著而名远。”
分類:专心
《漢語大詞典》:生死观(生死觀)
对生与死的看法。 冰心 《寄小读者》二六:“这种地方,深沉幽邃,是哲学的,是使人勘破生死观的。”
分類:对生看法
《國語辭典》:生死关头(生死關頭)  拼音:shēng sǐ guān tóu
情势迫切,攸关生或死的关键时刻。如:「在这生死关头的时刻,只有努力坚持下去,日后才能东山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