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质能不灭定律(质能不灭定律)  拼音:zhí néng bù miè dìng lǜ
宇宙万物的质能总和不变,即反应物的总质量必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国语辞典》:天生天杀(天生天杀)  拼音:tiān shēng tiān shā
自然生成,自然灭亡。《周书。卷四六。孝义列传。张元》:「有生之类,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自然之理。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
《国语辞典》:爪甲点金(爪甲点金)  拼音:zhǎo jiǎ diǎn jīn
相传古代有一周生成仙而去之后,家日贫,至其子无法延师就读。周生乃遗其弟爪甲一枚,点万物皆成金,其家由此大富。见《聊斋志异。卷一。成仙》。
《国语辞典》:有性繁殖  拼音:yǒu xìng fán zhí
由雌雄两配偶子的结合,而生成新个体的方法。雌雄两配偶子配合后所生成的合体物,在高等植物即为种子。
《国语辞典》:串秧儿(串秧儿)  拼音:chuàn yāng ér
不同品种而相互杂交所生成的变种动、植物。后亦用来作为骂人的话,犹言杂种。如:「你这没人性的串秧儿,这种丧尽天良的事也做得出来。」
《国语辞典》:藓类(藓类)  拼音:xiǎn lèi
苔藓植物初生时为绿色丝状体,后发芽生成藓的本体。无根、茎、叶等构造,有假根吸收水分。配子体多为扁平之叶状体,分背腹两面,罕为茎叶体,孢子体之孢蒴常为四纵裂之一群。以「地钱」为代表。古籍中常误称为「苔」。
《国语辞典》:盐基(盐基)  拼音:yán jī
含有氢氧根,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一类物质的总称。水溶液味涩,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国语辞典》:早材  拼音:zǎo cái
生长旺盛季节期所生成的木材。构成细胞较大,细胞壁较薄,颜色较淡,材质较松。也称为「春材」。
《漢語大詞典》:自然物
天然生成之物。如人类、禽兽、鱼介、草木、矿物等。 鲁迅 《热风·随感录四十七》:“我想:显微镜的所以制造,本为着看那些极细微的自然物的。” 秦牧 《艺海拾贝·鲜花百态和艺术风格》:“艺术品不同于一般的自然物的,最重要的是它的思想性。这是一个最重要的‘根’。”
《国语辞典》:包析反应(包析反应)  拼音:bāo xī fǎn yìng
合金冷却时,二种固相互相作用而生成第三种固相的反应,称为「包析反应」。为可逆反应,在二元合金系中且是恒温进行。
《国语辞典》:多氯联苯(多氯联苯)  拼音:duō lǜ lián běn
由氯和联苯反应生成的非常稳定的液状、树脂状或晶状有机化合物的总称。能抗高温、强酸、强碱,故其混合物可用作润滑剂、传热介质、变压器中的耐火绝缘介质,及用于电容器的浸渍,木材、金属和混凝土的保护涂层及胶黏剂、导线的涂层。多氯联苯化合物和大多数高度氯化的有机化合物一样都有毒,特别是对于鱼类。在土壤、河流中不易分解,而且进入生物体后便储存在脂肪组织中,为致癌物质。
《国语辞典》:动物细胞(动物细胞)  拼音:dòng wù xì bāo
构成动物生成的基本单位。主要部分包括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而缺乏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壁。
《国语辞典》:春生秋杀(春生秋杀)  拼音:chūn shēng qiū shā
春天万物初生成长,秋天则衰败凋落。唐。白居易〈为宰相贺杀贼表〉:「君临八表,子育群生,合天覆地载之德,顺春生秋杀之令。」
《國語辭典》:甘油  拼音:gān yóu
一种无色透明或淡黄色的黏稠液体。有甜味,是从油质、脂肪或糖浆分解而成,可作防腐剂及化妆剂的制造原料。也称为「洋蜜」。
《漢語大詞典》:钝化
在半导体表面上生成一层能促进电性能稳定的氧化层,通常将晶体管表面与周围电的和化学的条件相隔离,以减少反向漏电流,提高击穿电压,增加功耗的定额
金属经强氧化剂或电化学方法氧化处理,使呈钝状的过程
催化剂、血清等活性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