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安存  拼音:ān cún
置身、容身。元。李文蔚《圯桥进履》第一折:「我一发指引与你立身之事,别处难以安存,直至下邳城去。」《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四四出》:「村落人家不足论,不如古庙且安存。」
《國語辭典》:生养(生養)  拼音:shēng yang
生育、养育。《诗经。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昊天罔极」句下唐。孔颖达。正义:「毛以为此言父母生养之恩,己思报之言。」《管子。形势解》:「地生养万物,地之则也。」
《漢語大詞典》:有禄
(1).谓生,生存。书·君奭:“ 武王 惟兹四人尚迪有禄。” 周秉钧 易解:“有禄,谓生也;古称死为无禄,故知生为有禄矣。”
(2).指有禄位的人。 汉 袁康 越绝书·请籴内传:“ 吴王 率其有禄与贤良遯而去。”
《國語辭典》:养育(養育)  拼音:yǎng yù
扶养教育。《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我虽无三年养育之苦,也有十五年抬举之恩,却休忘我夫妻两口儿。」
《漢語大詞典》:幸存
侥幸生存;侥幸保存。 明 刘基 《〈宋景濂学士文集〉序》:“今幸存者,惟 基 与先生耳。”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五:“然此卷以文为戏,颇有可观,亦旧籍之幸存者也。” 鲁迅 《南腔北调集·祝〈涛声〉》:“《涛声》上常有赤膊打仗,拼死拼活的文章,这脾气和我很相反,并不是幸存的原因。”
《國語辭典》:存活  拼音:cún huó
1.生还,仍活在世上。如:「此次战役,异常惨烈,数十万大军得以存活者,寥寥可数。」
2.养活、使活命。《后汉书。卷五八。盖勋传》:「时人饥,相渔食,勋调谷禀之,先出家粮以率众,存活者千馀人。」
3.应付、过活。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赤紧的做媳妇先恶了公婆,怎存活?」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三折:「白日里叫吖吖信口自嘲歌,到晚来向羊圈里且存活、消磨。」也作「存济」、「存坐」。
《漢語大詞典》:食天
比喻人赖以生存的最为重要的事物。语本史记·郦生陆贾列传:“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 宋 姚勉 《沁园春·寿陶守》词:“春雨慳时,千金斗粟,民仰使君为食天。”
分類:生存
《國語辭典》:共生  拼音:gòng shēng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依生存,对彼此均有利的生活方式。
《國語辭典》:苟存  拼音:gǒu cún
暂求一时的生存。《晋书。卷八五。刘毅传》:「往年国难滔天,故志竭愚忠,腼然苟存。」
分類:苟且生存
《國語辭典》:独生(獨生)  拼音:dú shēng
单独苟活。《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如此,则家国俱亡,吾独生何益?宁杀身以全家国,所得多矣。」
《漢語大詞典》:自活
自求生存。《淮南子·道应训》:“为人君而欲杀其民以自活也,其谁以我为君者乎?”三国志·魏志·倭传:“有千餘户,无良田,食海物自活,乘船南北市糴。”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二:“﹝ 晏 ﹞访二人,皆死矣,妻子方贫,不能自活。”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五:“外人疑妇何以自活,然无迹可见,姑以为尚有蓄积而已。”
分類:求生生存
《國語辭典》:图存(圖存)  拼音:tú cún
谋求生存。如:「九一八事件后,日本侵华的行动愈急。为了救亡图存,百姓纷纷投入救国行列。」元。施惠《幽闺记》第四出:「你道效死而民勿去,这等拘守之言,怎及得迁国图存之计。」
《國語辭典》:保生  拼音:bǎo shēng
维护生命。《晋书。卷八四。列传。殷仲堪》:「素履终吉,隐以保生者,其若是乎!」《红楼梦》第一二回:「专治邪思妄动之症,有济世保生之功。」
《漢語大詞典》:不聊生
无法赖以生存。《战国策·秦策四》:“百姓不聊生。”《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行十餘年,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自经於道树,死者相望。”新唐书·王世充传:“今伍伍相保,一家叛,举伍诛。樵牧出入皆为限,公私不聊生。”
分類:生存
《漢語大詞典》:获生(獲生)
(1).获得生存。 汉 焦赣 《易林·蒙之损》:“黍稷之恩,灵輒以存,获生保年。” 梁启超 《灭国新法论》:“夫孰知瓜分政策,容或置之死地而获生。”
(2).谓生俘敌人。三国志·魏志·任城威王彰传:“一日一夜与虏相及,击,大破之,斩首获生以千数。”三国志·吴志·潘濬传:“斩首获生,盖以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