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97,分4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返璧
楚璧
璧府
重璧
执璧
灵璧
抵璧
毁璧
璧流
环璧
璧返
璧彩
荆璧
奉璧
璧联
《國語辭典》:返璧  拼音:fǎn bì
1.退还璧玉。如:「秦王诈称以五十座城池换和氏璧,奸计未成,只得返璧。」
2.比喻将原物归回主人。
分類:归还
《漢語大詞典》:楚璧
即 和氏 璧。 明 何景明 《赠张合之秀才》诗之二:“ 卞生 怀 楚 璧, 郭隗 待 燕 金。”参见“ 和氏璧 ”。
分類:和氏
《國語辭典》:和氏璧  拼音:hé shì bì
春秋时楚人卞和自楚国山中得一玉璞,献给楚厉王,经玉工鉴定其为普通的石头,厉王以卞和撒谎欺骗,乃刖其左脚。后武王即位,卞和再献,仍视为石头,卞和又被刖去右足。至文王即位,卞和抱玉石至荆山下大哭三天三夜,文王得知,命玉工加以琢磨,终得一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见《韩非子。和氏》。也称为「和璧」。
《骈字类编》:璧府
欧阳元辟雍赋在天则应璧府图书之祥在地则产孔庙金芝之瑞
《漢語大詞典》:重璧
古台名。穆天子传卷六:“天子乃为之臺,是曰 重璧之臺 。” 郭璞 注:“言臺状如垒璧。”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臺如 重璧 ,逵似连璐。” 清 吴伟业 《读史有感》诗之二:“ 重璧臺 前八骏蹄,歌残黄竹日轮西。”
《分类字锦》:执璧(执璧)
周礼射人掌国之三公孤卿大夫之位三公北面孤东面卿大夫西面共挚三公执璧孤执皮帛卿执羔大夫雁注位将射始入见君之位
分类:公孤
《漢語大詞典》:灵璧(靈璧)
见“ 灵壁 ”。
《漢語大詞典》:灵壁(靈壁)
亦作“ 灵璧 ”。
(1).地名。 秦 末 项羽 破 汉 军于此。 唐 为 零壁镇 , 宋 元祐 间改为县, 政和 间又改 零壁 为 灵壁 。 明 清 属 凤阳府 。今称 灵璧县 ,属 安徽省 ,县治在 灵城镇 。史记·项羽本纪:“大破 汉 军。 汉 军皆走,相随入 穀 泗 水,杀 汉 卒十餘万人。 汉 卒皆南走山, 楚 又追击至 灵壁 东 睢水 上。” 元 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恰纔 灵壁 之战, 项王 遣使徵 布 会, 布 与 龙且 有隙,称病不赴。”
(2).即灵壁石。 宋 陆游 《吾家旧藏奇石甚富今无复存者独道石一尚置几案间戏作三绝句》之二:“林虑灵壁俱尤物,散落人间不復还。” 明 袁宏道 《中山观长公雪浪石》诗:“ 峨嵋 积雪裹玄云,坐令灵璧羞季昆。”参见“ 灵壁石 ”。
《漢語大詞典》:抵璧
掷璧。谓不以财宝为重。 晋 葛洪 抱朴子·安贫:“上智不贵难得之财,故 唐虞 捐金而抵璧。” 南朝 齐 谢朓 《三日侍宴曲水》诗:“抵璧焚翠,销剑隳城。” 宋 王禹偁 《赋得南山行送冯允中之辛谷冶按狱》:“画衣画地免烦苛,抵璧捐金返淳素。”
分類:财宝
《漢語大詞典》:毁璧
文选·左思〈吴都赋〉“哂 澹臺 之见谋,聊袭海而徇珍” 刘 逵注引 晋 干宝 搜神记:“ 澹臺子羽 齎璧渡 河 ,风波忽起,两龙夹舟。 子羽 奋剑斩龙,波乃止。登岸,投璧於 河 , 河伯 三归之。 子羽 毁璧而去。”后以“毁璧”为鄙弃财宝之典。 唐 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诗:“谈玄明毁璧,拾紫陋籯金。” 五代 李瀚 《蒙求》诗:“ 澹臺 毁璧, 子罕 辞寳。”
《漢語大詞典》:璧流
璧池流水,借指施行教化。 南朝 梁 江淹 《齐太祖高皇帝诔》:“胄业既树,璧流方啟。” 胡之骥 注:“璧流,璧池之流也。啟,开也。”晋书·乐志上:“炎 汉 中兴, 明皇帝 即位,表圭景而陈《清庙》,树槐阴而疏璧流。”参见“ 璧池 ”。
《漢語大詞典》:璧池
古代学宫前半月形的水池。借指太学和皇帝的选士之所。 唐 罗隐 《暇日感怀因寄同院吴蜕拾遗》诗:“璧池清秩访 燕臺 ,曾捧 瀛洲 札翰来。”新唐书·归崇敬传:“古天子学曰辟雍。以制言之,壅水环繚如璧然;以谊言之,以礼乐明和天子云尔。在为泽宫,故前世或曰璧池,或曰璧沼,亦言学省。” 明 何景明 《观石鼓歌》:“璧池日月动华袞,奎阁星斗罗贞珉。”
《漢語大詞典》:环璧(環璧)
玉环和玉璧。环为圈形,璧的边阔大于孔径。古代用作朝聘、祭祀、丧葬的礼器。亦用作装饰品。墨子·天志中:“若国家治,财用足,则内有以洁为酒醴粢盛,以祭祀天鬼;外有以为环璧珠玉,以聘挠四邻。” 汉 刘胜 《文木赋》:“青緺紫綬,环璧珪璋。”
《漢語大詞典》:璧返
犹璧还。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巩仙:“此府中物,来时仓猝,未暇璧返,烦寄去。”
《漢語大詞典》:璧彩
见“ 璧采 ”。
《漢語大詞典》:璧采
亦作“ 璧彩 ”。 比喻月光,月色。 唐 骆宾王 《秋夜送阎五还润州序》:“于时璧彩澄空,漏轻光於云叶;珪阴散迥,摇碎影於风梧。” 唐 李商隐 《赋得月照冰池》:“金波双激射,璧采两参差。” 明 李东阳 《山水图为曰会中书题送体斋先生》诗:“书声出谷秋籟鸣,璧彩穿林夜光漏。”
分類:月光月色
《漢語大詞典》:荆璧
即和氏璧。亦用以泛指美玉。 汉 荀悦 《汉纪·武帝纪六》:“立 神明 通天 之臺,造甲乙之帐,络以 隋 珠 荆 璧。” 南朝 宋 谢惠连 《鞠歌行》:“南荆璧,万金貲, 卞和 不斲与石离。”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 荆 璧睨柱,受连城而见欺;载书横阶,捧珠盘而不定。”
《國語辭典》:奉璧  拼音:fèng bì
原物奉还。《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老兄不必著慌!银子是小弟拾得在此,自当奉璧。」
《漢語大詞典》:璧联(璧聯)
亦作“ 璧连 ”。 日月合璧。比喻人才和美好的事物聚合在一起。 南朝 梁 王僧孺 《谢历表》:“璧联珠灿,轮映阶平。” 唐 黄滔 《南海幕和段先辈送韦侍御赴阙》:“璧连标格惊分散,雪课篇章互唱酬。”参见“ 璧合珠连 ”。
《國語辭典》:璧合珠连(璧合珠連)  拼音:bì hé zhū lián
比喻美好的事物相匹配,同时荟集。常用为新婚贺辞。参见「珠联璧合」条。唐。杨烱〈公卿已下冕服议〉:「皇王受命,天地兴符,仰观则璧合珠连,俯察则银黄玉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