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包葫芦头(包葫芦头)  拼音:bāo hú lu tóu
北平方言。指将未完成的事物处理解决。
《国语辞典》:操作定义(操作定义)  拼音:cāo zuò dìng yì
对一概念或词语之理解,须经由操作行为而显明者,称为「操作定义」。
《漢語大詞典》:非语言传播
不见诸语言文字,但大家都能理解的传播方法。即通过人们可以感觉到的姿态、音容、笑貌、气味、颜色等非语言符号进行传播。
《國語辭典》:不识抬举(不識抬舉)  拼音:bù shì tái ju
责骂人不接受或不自知别人的礼遇优待。《儒林外史》第一回:「票子传著倒要去,帖子请著倒不去?这不是不识抬举了!」《红楼梦》第五八回:「不识抬举的东西!怪不得人人说戏子没一个好缠的。」也作「不受抬举」。
《國語辭典》:不可思议(不可思議)  拼音:bù kě sī yì
1.在直观中才能證悟的真理或境界。《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六○:「种种台榭,不可思议,皆于岸上,次第行列。」
2.无法想像,难以理解。含有神秘奥妙,出乎常情之意。《老残游记》第三回:「此人名震一时,恐将来果报也在不可思议之列!」
《漢語大詞典》:猜解
捉摸理解。红楼梦第七三回:“这痴丫头原不认得是春意儿……左右猜解不来,正要拿去给 贾母 看呢。”
分類:捉摸理解
《國語辭典》:百思不解  拼音:bǎi sī bù jiě
经过反覆思考,仍然无法了解。如:「他为什么会在最后关头奇迹般的出现?真是令人百思不解。」也作「百思莫解」。
《國語辭典》:饱汉不知饿汉饥(飽漢不知餓漢饑)  拼音:bǎo hàn bù zhī è hàn jī
吃饱的人不知饥饿者的难过滋味。比喻不知他人的苦痛。也作「饱人不知饿人饥」。
分類:处境理解
《漢語大詞典》:出入法
一种读书法,谓深入理解,灵活运用。 宋 陈善 扪虱新话·读书类:“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乃得尽读书之法也。”
《國語辭典》:吃透  拼音:chī tòu
大陆地区指透澈领会。如:「大家要吃透各种文件的精神。」
分類:理解透彻
《漢語大詞典》:诠识(詮識)
了解,理解。 清 陈维嵩 《妇人集》:“ 虞山 吴永汝 母……十岁工染翰,乐府诗歌,一见即能詮识。”
分類:了解理解
《國語辭典》:弄错(弄錯)  拼音:nòng cuò
搞错了。《文明小史》第五四回:「秦凤梧又把管家叫回来,说是『边大老爷』不是『边二老爷』,你别弄错了。」《冷眼观》第一○回:「你只要动了一点或好义或贪利的心,包管就偏偏在你自己手上,不知不觉的将碗下钱数弄错了。」
《國語辭典》:深入浅出(深入淺出)  拼音:shēn rù qiǎn chū
以简浅易懂的语言文字,表达深刻的道理。如:「这本书深入浅出,很受欢迎。」也作「深入显出」。
《漢語大詞典》:深刺腧髓
穿穴入骨。形容深透理解。腧,穴位。 宋 叶适 《〈覆瓿集〉序》:“使读者剖幽析微,深刺腧髓,渠不开其智。”
《國語辭典》:深不可测(深不可測)  拼音:shēn bù kě cè
深得无法测量出来。形容非常深远,难以测知。《淮南子。主术》:「天道玄默,无容无则,大不可极,深不可测。」三国魏。卞兰 赞述太子赋:「闻之于古,见之于今,深不可测,高不可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