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由 → 繇由”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申请(申請)  拼音:shēn qǐng
1.向上级说明理由或提出请求。《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九:「待我申请朝廷,讨个明降,免你死罪。」
2.人民对政府或下级对上级的请求事项。如:「他提出的调职申请,很快就得到上级的批准。」
《國語辭典》:陈请(陳請)  拼音:chén qǐng
1.请愿,陈述衷情。《后汉书。卷八四。列女传。皇甫规妻传》:「妻乃轻服诣董卓门,跪自陈请,辞甚酸怆。」唐。吴融授孙储秦州节度使制〉:「既闻陈请,须议改移。」
2.应受惩戒的官吏自请处分。
《国语辞典》:大可  拼音:dà kě
绝对有理由可以。如:「如果对方的要求太过分,你大可加以拒绝。」
《國語辭典》:由于(由於)  拼音:yóu yú
表示原因或理由。如:「由于你的疏失,造成了这次意外。」
《國語辭典》:藉口  拼音:jiè kǒu
1.借用别人的话,作为自己论说的依据。《左传。成公二年》:「群臣帅赋舆以为鲁卫请,若苟有以藉口复于寡君,君之惠也,敢不唯命是听?」
2.以某事为理由。《文明小史》第三八回:「卑职得了这个风声,晓得自己弹压不来,只得拜求他们地方上绅士,务必设法解散,千万不可滋事,反叫他们有所藉口。」也作「借口」。
3.假托的理由。如:「他以头痛为藉口,提早退席。」也作「借口」。
《國語辭典》:他故  拼音:tā gù
其他理由和别的事故。《楚辞。屈原。离骚》:「岂其有他故兮,莫好脩之害也。」《文选。丘迟。与陈伯之书》:「寻君去就之际,非有他故。」
分類:理由原因
《國語辭典》:比量  拼音:bǐ liàng
1.比试较量。元。关汉卿《玉镜台》第一折:「他每都恃著口强,便仪秦呵!怎敢比量!」
2.了解真理的三种方式之一。经由推论而了解真理称为「比量」。
分類:比量
《漢語大詞典》:理曲
弄曲,演奏乐曲。 南朝 陈 徐陵 《〈玉台新咏〉序》:“五日犹赊,谁能理曲。” 唐 王维 《洛阳女儿行》:“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祇是薰香坐。” 宋 邢居实 《明妃引》:“ 披香殿 里夜吹笙, 未央宫 中朝理曲。”
理由欠缺;没有道理。 元 王结 《善俗要义·明要约》:“亦有诈立契约公肆欺谩者,然理曲之人,终亦败露。”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改重伤为轻,改多伤为少,改理曲为理直,改有心为无心。”
《國語辭典》:理直  拼音:lǐ zhí
1.正义无私。《北史。卷二三。列传。于栗磾》:「案谥法,刚强理直曰武,怙威肆行曰丑,宜谥武丑公。」
2.理由正确、充足。《醒世恒言。卷一六。陆五汉硬留合色鞋》:「理直千人必往,心亏寸步难移。」《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这事是他理直,不好曲拗得。」
《漢語大詞典》:辞老(辭老)
以年老为理由辞官。史记·高祖本纪:“ 亚父 是时劝 项羽 遂下 滎阳 ,及其见疑,乃怒,辞老,愿赐骸骨归卒伍,未至 彭城 而死。”
《漢語大詞典》:轻罪
比重罪为轻的罪行,特指未被判死刑而监禁在国家监狱的罪犯
尤指不可能成为起诉理由的罪行。例如:有轻罪的经历。
《國語辭典》:理屈  拼音:lǐ qū
道理上有所亏欠。宋。洪迈《夷坚乙志。卷九。栏街虎》:「会其人以讼事至廷,诘问理屈,遂杖之,数至八而毙。」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六。姑妄听之二》:「意其魂即栖是室,故欲驱奴子出,一经斥责,自知理屈而止欤!」
《國語辭典》:说辞(說辭)  拼音:shuō cí
1.言辞。《孟子。公孙丑》:「宰我、子贡,善为说辞;冉牛、闵子、颜渊,善言德行。孔子兼之。」
2.辩解的言辞。《列子。杨朱》:「且若以治国之能夸物,欲以说辞乱我之心,荣禄喜我之意,不亦鄙而可怜哉。」
《國語辭典》:理短  拼音:lǐ duǎn
理由不足。《水浒传》第八回:「高俅情知理短,又碍府尹,只得准了。」也作「理亏」、「理曲」。
《國語辭典》:借口  拼音:jiè kǒu
1.以某事为理由。《儒林外史》第三九回:「你若是借口不肯前去,便是贪图安逸,在家恋著妻子,乃是不孝之子,从此你便不许再见我的面了!」也作「藉口」。
2.假托的理由。如:「他总是以塞车做为迟到的借口。」也作「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