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燮理阴阳(燮理阴阳)  拼音:xiè lǐ yīn yáng
燮理,调治。阴阳,相对立的事。燮理阴阳指调和治理国家大事。《尚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元。无名氏《延安府》第二折:「俺为官的,则要调和鼎鼐,燮理阴阳。」
《国语辞典》:冒进政策(冒进政策)  拼音:mào jìn zhèng cè
国家决策者处理国际争端时所采行的政策。当危机发生时,决策者在衡量利益得失后,为维护本国利益所采取诉诸战争的冒险政策。
《国语辞典》:国家闱场(国家闱场)  拼音:guó jiā wéi cháng
办理国家考试命题、印题的场所。
《国语辞典》:国务会议(国务会议)  拼音:guó wù huì yì
1.政府处理国务的会议。
2.一般立宪国家内阁全体阁员所组织的会议。
《国语辞典》:公断法院(公断法院)  拼音:gōng duàn fǎ yuàn
处理国际纷争的常设机构。设在荷兰海牙,凡一八九九及一九○七年缔结保和会条约各国,因国际纷争,有非外交官所能解决的事件,都可请求法院作仲裁性的公断。
《国语辞典》:经纶济世(经纶济世)  拼音:jīng lún jì shì
经纶,整理丝缕,引申为治理政事。经纶济世指治理国事,拯救世局。元。郑光祖《伊尹耕莘》第二折:「想你学成经纶济世之策,立国安邦之谋,若列朝纲,凭此大才,得受官爵显扬于世。」《三国演义》第三五回:「若孙乾、糜竺辈,乃白面书生,非经纶济世之才也。」
《国语辞典》:礼乐为钩(礼乐为钩)  拼音:lǐ yuè wéi gōu
礼乐正如钓鱼的钩,用以治理国家,则可平治天下。语出《淮南子。俶真》:「是故以道为竿,以德为纶,礼乐为钩,仁义为饵,投之于江,浮之于海,万物纷纷,熟非其有?」
《国语辞典》:礼让为国(礼让为国)  拼音:lǐ ràng wèi guó
以守礼谦让的精神治理国家。语出《论语。里仁》:「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国语辞典》:济世经邦(济世经邦)  拼音:jì shì jīng bāng
救济世人,治理国家。明。屠隆《䌽毫记》第一七出:「此行指望济世经邦,谁想竟成画饼?」
《国语辞典》:国家安全局(国家安全局)  拼音:guó jiā ān quán jú
隶属于国家安全会议。综理国家安全情报工作及特种勤务之策划与执行;并对国防部军事情报局、电讯发展室、海岸巡防司令部、宪兵司令部、内政部警政署、法务部调查局等机关所主管的有关国家安全情报事项,负统合指导、协调、支援之责。缩称为「国安局」。
《国语辞典》:文德武功  拼音:wén dé wǔ gōng
治理国事恩德昭著,对外用兵战绩辉煌。用以称颂帝王或位高者的功德。《太平广记。卷二四一。王承休》:「陛下千年膺运,一国称尊,文德武功,经天纬地。」
《國語辭典》:坐天下  拼音:zuò tiān xià
比喻统治天下。
《国语辞典》:外交部  拼音:wài jiāo bù
中央政府行政院的一部。掌理国际交涉及有关在外侨民、居留的外人、国内外通商等事务。我国于部下分设亚东太平洋、亚西、非洲、欧洲、北美、中南美、条约法律、国际组织、礼宾、总务等司。
《国语辞典》:行政权(行政权)  拼音:xíng zhèng quán
1.政府推行政务与执行法律的权力。
2.政府五种治权之一,即处理国家政务之权,由行政院掌理。在国父所倡的五权宪法中,与立法、司法、考试、监察四权并立。
《漢語大詞典》:国家机关(國家機關)
(1).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的机关。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军队、警察、监狱等。亦称政权机关。
(2).特指中央一级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