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现象(現象)  拼音:xiàn xiàng
1.知识论上指我们认识外在事物,由于有主观的先天概念加入其中,故所认识者只是现象,而非物的自体。
2.通称事实的状态。如:「社会繁荣,是工商业发达的现象。」
《漢語大詞典》:相克现象
不同种的植物长在一起时,由于植物分泌物的作用,一些种类会对另一些种类产生抑制作用,使后者不能发芽或生长不良的现象。如黑胡桃树下不长任何草本植物。
《国语辞典》:凝血现象(凝血现象)  拼音:níng xiě xiàn xiàng
血液流出血管外,自动凝固成血块的现象。血液一与外界环境接触,血小板会放出使血液凝固的相关物质,促成一连串的化学反应,在伤口形成血块,以避免继续出血。
《国语辞典》:圣婴现象(圣婴现象)  拼音:shèng yīng xiàn xiàng
一种经过秘鲁赤道附近的中太平洋海域海水温度突然上升的现象。圣婴,本为天主之子,因为此种现象都出现在耶诞节前后,所以称之。早期发生频率为七至八年,但近几年愈来愈频繁,造成海洋表面温度上升,对全球的天气和气流产生影响。
《国语辞典》:竞合现象(竞合现象)  拼音:jìng hé xiàn xiàng
某一行为或案件,可能因法律规定错综复杂的关系,而符合多数法规的现象。如被告住所在甲地,居所在乙地,而在丙地犯罪,依法此三地的法院均有管辖权,但依法则仅能有一个判决,此即管辖权相竞合现象。
《国语辞典》:毛细管现象(毛细管现象)  拼音:máo xì guǎn xiàn xiàng
参见「毛细现象」。
《国语辞典》:退化现象(退化现象)  拼音:tuì huà xiàn xiàng
个体受严重挫折后,表现出较幼稚的行为反应,称为「退化现象」。
《国语辞典》:针孔现象(针孔现象)  拼音:zhēn kǒng xiàn xiàng
以针将厚纸穿一小孔,置于烛火前,则见烛火之光,通过小孔,生一倒像于幕上,称为「针孔现象」。
《國語辭典》:自然现象(自然現象)  拼音:zì rán xiàn xiàng
自然界所呈现的状态或变化,如物理现象、化学现象等。相对于社会现象而言。
《漢語大詞典》:干涉现象(干涉現象)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波相遇时,在一定情况下会相互影响,这种现象叫干涉现象。声波、光波和其他电磁波等都有此现象。
《漢語大詞典》:反常现象
与自然的和正常的现象相反的。例如:关于气候、洪水和大旱的种种反常现象的说法。
指不正常的某些东西或现象。例如:不是个体的反常现象,而是这个种的根深蒂固的习性。
《漢語大詞典》:返祖现象(返祖現象)
生物体已退化的器官或组织又重新出现在机体上的现象。如个别人长有尾巴或全身多毛等。这种现象说明人类是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比喻倒退到原来状态。 张周 《步履艰难的中国》第一章:“社会出现了一种触目惊心的返祖现象,人欲横流,人几乎变成禽兽。”
《國語辭典》:虹吸现象(虹吸現象)  拼音:hóng xī xiàn xiàng
参见「虹吸作用」条。
《漢語大詞典》:本质与现象
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本质是事物内在的、相对稳定的方面,现象是事物外在的、活动易变的方面。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由事物的特殊矛盾构成。本质是现象的本质,隐藏在现象背后并表现在现象之中;现象是本质的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本质决定现象,现象依赖本质。本质和现象之间总是存在着差别和矛盾。本质要靠思维才能把握,现象用感官即能感知。
分類:本质是事
《漢語大詞典》:朴金野现象
在不同光亮的环境中,人眼对不同光波的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如在明视觉条件下,人眼对波长550~560纳米的光最敏感,但在暗视觉条件下,人眼对500~510纳米的光最敏感。这种现象最早由捷克斯洛伐克学者朴金野发现,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