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鱼猎(魚獵)
捕鱼打猎。 徐珂 《清稗类钞·物品·金圣叹破砚》:“今 寧安 金 氏皆 圣叹 之子孙,其人多以鱼猎为生。”参见“ 渔猎 ”。
分類:捕鱼打猎
《國語辭典》:渔猎(漁獵)  拼音:yú liè
1.捕鱼打猎。《管子。轻重丁》:「渔猎取薪,蒸而为食。」
2.泛览、博涉。《隋书。卷七六。文学传。潘徽传》:「遨游必名教,渔猎唯图史。」
3.抢夺。《宋书。卷三三。五行志四》:「是时天下兵乱,渔猎生民。」
4.贪逐女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六回:「平日包揽词讼,无恶不作,横行乡里,欺压民懦,那不必说了,更欢喜渔猎女色。」
《骈字类编》:春猎(春猎)
尔雅春猎为蒐夏猎为苗秋猎为狝冬猎为狩 白居易杂兴诗云梦春仍猎章华夜不归
分类:春猎
《漢語大詞典》:猎兴(獵興)
打猎的兴致。
分類:打猎兴致
《漢語大詞典》:陵猎(陵獵)
(1).欺凌践踏。猎,通“ 躐 ”。《魏书·恩倖传·赵脩》:“不识人伦之体,不悟深浅之方,陵猎王侯,轻触卿相。” 宋 欧阳修 《时论·塞垣》:“故 契丹 奄有 幽 陵,遂絶 古北 之隘,往来全师入寇,径度 常 山,陵猎全 魏 。”
(2).逾越次序;平步青云。猎,通“ 躐 ”。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总统之选,非能自庸妄陵猎得之,必其尝任方面与为国务官者,功伐既明,才略既著,然后得有被选资格。”
《韵府拾遗 叶韵》:戏猎(戏猎)
列仙传苏耽与众儿俱戏猎常骑鹿
《漢語大詞典》:偷猎
非法捕猎(禽兽或鱼类)例如:偷猎野鸡。
《骈字类编》:汉猎(汉猎)
南北朝 庾信 奉和赵王西京路春旦诗 汉猎熊攀槛,秦田雉失群。
《漢語大詞典》:猎蝇(獵蠅)
捕蝇。 唐 冯贽 云仙杂记卷三:“ 卢记室 多作脯腊,夏则委人於十步内,扇上涂餳以扑蝇脯,以青纱障隔尘土,时人呼为‘猎蝇记室’。”
《漢語大詞典》:猎彦(獵彦)
搜求有才德的人。 唐 王勃 《乾元殿颂》:“龟文猎彦,麟旌收逸。” 唐 骆宾王 《对策文三》:“翘车猎彦,束帛旌贤。”
《漢語大詞典》:猎沙(獵沙)
植物名。狸豆的别称。 晋 崔豹 古今注·草木:“貍豆,一名貍沙,一名猎沙,叶似葛而实大如李核,可啗食也。”
分類:植物
《高级汉语词典》:猎区  拼音:liè qū
猎物(如猎鸟)常到的地方
《漢語大詞典》:猎郎(獵郎)
北魏 拓跋氏 起于 代 北,俗尚猎,故置猎郎,司宿卫侍从,以豪家子弟有才勇者任之,相当于 汉 代期门郎、羽林郎之类。魏书·官氏志:“﹝ 天赐 二年﹞置散骑郎、猎郎。”魏书·周几传:“ 几 少以善骑射为猎郎。”北史·古弼传:“ 古弼 , 代 人也。少忠谨,善骑射。初为猎郎,门下奏事,以敏正称。”
分類:拓跋
《漢語大詞典》:猎禁(獵禁)
禁止猎捕动物的命令。《三国志·魏志·高柔传》:“百姓供给众役,亲田者既减,加顷復有猎禁,羣鹿犯暴,残食生苗,处处为害,所伤不貲。”
《漢語大詞典》:猎获(獵獲)
(1).谓行射礼时,矢不中靶,而从唱靶者护身具(乏)旁擦过。仪礼·乡射礼:“命曰无射获,无猎获,上射揖,司射退,反位。” 郑玄 注:“射获谓矢中人也,猎矢从傍。” 贾公彦 疏:“猎矢从傍者,谓从乏傍也。”参见“ 获者 ”。
(2).由打猎而获得。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田七郎:“﹝ 田七郎 ﹞入山三日,无所猎获。”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杜甫的门阀观念》:“誉之为翎毛被剪掉的凤凰,比之以作为普通的兽类而被猎获的麒麟。”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序曲》:“他们把猎获的禽兽用枪尖或叉尖挑着。”
(3).求取。《花城》1981年第3期:“在这短短的时光里, 莓莓 渐渐把 张青 当作了自己猎获的对象。”
《漢語大詞典》:获者(獲者)
(1).猎得禽兽者。周礼·夏官·大司马:“大兽公之,小兽私之,获者取左耳。” 郑玄 注:“获,得也,得禽兽者取左耳当以计功。”
(2).指古代举行射礼时持旌唱获者。犹今之报靶员。仪礼·乡射礼:“司马又命获者倚旌于侯中。获者由西方,坐取旌于侯中。” 郑玄 注:“谓之获者以事名之。” 贾公彦 疏:“云以事名之者,以其唱获故名获者也。”
(3).射中靶心者。仪礼·乡射礼:“拾发以将乘矢。获者坐而获。” 贾公彦 疏:“射著禽兽为获,获则得也……射著正鵠亦曰获。”
(4).谓逃亡而被抓获,没为奴婢的人。初学记卷十九引 汉 应劭 《风俗通》:“获者,逃亡获得,为奴婢者也。”
《漢語大詞典》:猎旦(獵旦)
打猎的日子。 唐 韩愈 《答张彻》诗:“觥秋纵兀兀,猎旦驰駉駉。” 蒋抱玄 注:“猎旦,行猎之日。”
分類:打猎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