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83,分5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独吟
独断
独客
独树
独乐
独擅
独卧
独宿
独处
独处
独掩
独知
独秀
独游
独占
《國語辭典》:独吟(獨吟)  拼音:dú yín
独自吟唱。如:「杜诗适合独吟。」
《國語辭典》:独断(獨斷)  拼音:dú duàn
凭自己的主见决断事情。《管子。霸言》:「独断者,微密之营垒也。」《韩非子。孤愤》:「今大臣执柄独断,而上弗知收,是人主不明也。」
《漢語大詞典》:独客(獨客)
独自为客。 清 朱彝尊 《乔侍读一峰草堂看花歌》:“疾风经旬不出户,独客懒过三眠蚕。” 姚锡钧 《自春至夏幽居杂述》诗之一:“独客江关暮,归来百感生。”
分類:独自自为
《漢語大詞典》:独树(獨樹)
(1).一株树;一根木。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九:“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唐 杜甫 《愁》诗:“盘涡鷺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明。” 宋 林逋 《孤山隐居书壁》诗:“直过 天竺 溪流上,独树为桥小结庐。”
(2).单独竖起。
分類:单独一株
《漢語大詞典》:独乐(獨樂)
(1).独自欣赏、娱乐。孟子·梁惠王上:“民欲与之偕亡,虽有臺池鸟兽,岂能独乐哉?”晏子春秋·杂上十四:“夫乐者,上下同之……今上乐其乐,下伤其费,是独乐者也,不可!”汉书·游侠传·陈遵:“足下讽诵经书,苦身自约,不敢差跌,而我放意自恣,浮湛俗间官爵功名,不减於子,而差独乐,顾不优邪!” 宋 苏轼 《司马君实独乐园》诗:“虽云与众乐,中有独乐者。”
(2).独自以某事物为乐。礼记·乐记:“独乐其志,不厌其道。” 孔颖达 疏:“言 武王 今独能乐其志意,不违厌其仁义道理也。”
(3).玩具名。即陀螺。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榆白杨:“梜者,鏇作独乐及盏。” 缪启愉 校释:“‘独乐’,即‘陀螺’,小儿玩具。”参见“ 陀螺 ”。
《國語辭典》:陀螺  拼音:tuó luó
一种木头制的圆锥形玩具。下端有铁尖,绕上绳子,急甩出去,落地后就能在地上直立旋转。
《漢語大詞典》:独擅(獨擅)
独自据有;独揽,独自垄断。战国策·秦策三:“昔者 中山 之地,方五百里, 赵 独擅之,功成名立利附,则天下莫能害。”后汉书·班超传:“超知其意,举手曰:‘掾虽不行, 班超 何心独擅之乎?’” 元 王晔《桃花女》楔子:“独擅阴阳三十秋,犹餘妙理未穷搜。饶君掬尽西江水,难洗今朝这面羞。” 郑观应 《盛世危言·纺织》:“论纱布之利,各国莫不讲求,尤以 英 为巨擘焉……技艺既精,心思尤巧,所由独擅利权也。”
《漢語大詞典》:独卧(獨卧)
(1).古代养生家谓不与妇女同眠为“独卧”。 晋 葛洪 神仙传·彭祖:“故有上士别床,中士异被,服药百裹,不如独卧。”
(2).泛指一人独眠。 明 徐祯卿 《在武昌作》诗:“高斋今夜雨,独卧 武昌城 。”
(3).古指高人、隐士遗世独居。 唐 杜甫 《寄张十二山人彪三十韵》:“独卧 嵩阳 客,三违 潁水 春。” 赵次公 注:“此言 张山人 自 潁水 而隐 嵩阳 。”
《國語辭典》:独宿(獨宿)  拼音:dú sù
独自一人过夜。《初刻拍案惊奇》卷四:「至暮,径下山去,只留我独宿。」
《國語辭典》:独处(獨處)  拼音:dú chǔ
独自居处。如:「他的依赖性太强,独处正好可以训练他的独立性。」
《漢語大詞典》:独处(獨處)
独特之处。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大要出於良知同,便各自为説何害……你辈只要去培养良知,良知同,更不妨有独处。”
分類:独特
《韵府拾遗 俭韵》:独掩(独掩)
白居易诗独掩村斋卧
《漢語大詞典》:独知(獨知)
(1).知人所不知;仅一人知。《商君书·更法》:“有独知之虑者,必见毁于民。”韩非子·说林上:“一国皆不知,而我独知之,吾其危矣。”《淮南子·兵略训》:“夫将者,必独见独知。独见者,见人所不见也;独知者,知人所不知也。” 唐 李咸用 《和友人喜相遇》之四:“非穷非达非高尚,冷笑行藏祗独知。”《礼记·中庸》“故君子慎其独也” 宋 朱熹 集注:“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
(2).仅仅知道。墨子·兼爱中:“今诸侯独知爱其国,不爱人之国,是以不惮举其国而攻人之国。”韩非子·解老:“民独知兕虎之有爪角也,而莫知万物之尽有爪角也。”
《國語辭典》:独秀(獨秀)  拼音:dú xiù
出众超群。《宋史。卷四三五。儒林列传五。胡安国》:「胡康侯如大冬严雪,百草萎死,而松柏挺然独秀者也。」宋。苏轼 次韵陈四雪中赏梅:「独秀惊凡目,遗英卧逸民。」
《漢語大詞典》:独游(獨游)
亦作“ 独游 ”。
(1).独自游玩。后汉书·桥玄传:“ 玄 少子十岁,独游门次,卒有三人持杖执之……就 玄 求货, 玄 不与。” 唐 杜牧 《秋晚与人期游樊川不至》诗:“邀侣以官解,泛然成独游。”
(2).指独自出游者。 南唐 李中 《秋雨》诗:“疏篷谁断梦,荒径独游稀。”
(3).指隐逸避世,寄情山林。 晋 夏侯湛 《东方朔画赞》:“跨世凌时,远蹈独游,瞻望往代,爰想遐踪。” 唐 皎然 《别山》诗:“自许战胜心,弥高独游步,如何区中事,奈我林栖趣。”
《國語辭典》:独占(獨占)  拼音:dú zhàn
1.单独占有。宋。苏轼 红梅诗三首之二:「雪里开花却是迟,何如独占上春时。」《孤本元明杂剧。衣锦还乡。头折》:「执锐披坚领大兵,排兵布阵任非轻,身怀举鼎拔山力,独占东吴数百城。」
2.事业在特定市场处于无竞争状态,或具有压倒性地位,可排除竞争能力者。如:「独占市场」、「大资本家用大规模的独占方法,以获取更大利润。」